外形特徵: 藏羚羊(chiru),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形體健壯,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雄性角長而直,烏黑髮亮,雌性無角。鼻部寬闊略隆起,尾短,四肢強健而勻稱。全身除臉頰、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餘各處被毛豐厚絨密,通體淡褐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豎琴形狀的角用於禦敵。 雌性藏羚羊沒有角。 藏羚羊的底絨非常柔軟。 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約75釐米(30英寸)、體重約25-30公斤(55-66磅)。 雄性身高約80-85釐米(32-33英寸)、體重約35-40公斤(77-88磅)。 藏羚羊一般體長135cm,肩高80cm,體重達45~60kg。 形態:四肢勻稱、強健。尾短小、端尖。通體被毛豐厚絨密,毛形直。 特殊性:每個鼻孔內還有1個小囊,其作用是為了幫助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進行呼吸。 毛色:雄羊頭、頸、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淺,腹部白色,額面和四條腿有醒目黑斑記,雌羊純黃褐,腹部白色。 角長:成年雄性角長筆直,角尖微內彎,50—60釐米(雌性無角) 壽命:一般不超過8歲 肩高:80—85釐米(雄) 70—75釐米(雌) 體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資料】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屬牛科、藏羚屬,別名:藏羚羊、長角羊、羚羊,主要分佈在中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現存野生種群數量約在20~22萬隻。由於藏羚獨特的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動物園或其它地方人工飼養過藏羚羊,而對於這一物種的生活習性等有關的科學研究工作也開展甚少。 藏羚羊,被稱為"可可西里的驕傲",中國特有物種,群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貿易的瀕危動物。1970年之前仍有100多萬隻,但隨著1970年代中期藏羚羊羊絨的巨大經濟價值被人類所人知和開發,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內,偷獵現象便開始頻發,甚至有過一年被殺害幾萬頭藏羚羊的記錄,這使得它們的族群在90年代便急速下降到了5萬多隻。但目前由於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的大力保護和關注,它們的數量已明顯有所回升,現存約21萬隻左右。
外形特徵: 藏羚羊(chiru),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形體健壯,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雄性角長而直,烏黑髮亮,雌性無角。鼻部寬闊略隆起,尾短,四肢強健而勻稱。全身除臉頰、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餘各處被毛豐厚絨密,通體淡褐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豎琴形狀的角用於禦敵。 雌性藏羚羊沒有角。 藏羚羊的底絨非常柔軟。 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約75釐米(30英寸)、體重約25-30公斤(55-66磅)。 雄性身高約80-85釐米(32-33英寸)、體重約35-40公斤(77-88磅)。 藏羚羊一般體長135cm,肩高80cm,體重達45~60kg。 形態:四肢勻稱、強健。尾短小、端尖。通體被毛豐厚絨密,毛形直。 特殊性:每個鼻孔內還有1個小囊,其作用是為了幫助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進行呼吸。 毛色:雄羊頭、頸、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淺,腹部白色,額面和四條腿有醒目黑斑記,雌羊純黃褐,腹部白色。 角長:成年雄性角長筆直,角尖微內彎,50—60釐米(雌性無角) 壽命:一般不超過8歲 肩高:80—85釐米(雄) 70—75釐米(雌) 體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資料】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屬牛科、藏羚屬,別名:藏羚羊、長角羊、羚羊,主要分佈在中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現存野生種群數量約在20~22萬隻。由於藏羚獨特的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動物園或其它地方人工飼養過藏羚羊,而對於這一物種的生活習性等有關的科學研究工作也開展甚少。 藏羚羊,被稱為"可可西里的驕傲",中國特有物種,群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貿易的瀕危動物。1970年之前仍有100多萬隻,但隨著1970年代中期藏羚羊羊絨的巨大經濟價值被人類所人知和開發,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內,偷獵現象便開始頻發,甚至有過一年被殺害幾萬頭藏羚羊的記錄,這使得它們的族群在90年代便急速下降到了5萬多隻。但目前由於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的大力保護和關注,它們的數量已明顯有所回升,現存約21萬隻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