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7156913043
-
2 # 靜謐光陰
子貢問:“伯夷叔齊何人也?”大家知道,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就是周朝滅了商以後,伯夷叔齊是商朝的大臣,然後他們不食周粟,說你們周朝人亂臣賊子,你顛覆了商王朝,我們不食周粟,所以在首陽山上采薇而生,採一些植物吃。
結果後來別人說,你不是不食周粟嗎?你采薇,那薇難道不是周朝的嗎?這兩人說那我們也不吃了,這倆人就餓死在首陽山上。子貢就問孔子說:“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說:“古之賢人也。”然後子貢問:“怨乎?”那這兩個人會抱怨嗎?他內心會難過嗎?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你不就是想做個仁人嘛,你現在做到了,你有什麼好抱怨的呢?就這麼高階的對話。對話完了以後,子貢出來跟冉有講,說“夫子不為也”,所以我問過了,夫子不會留在衛國當官的。
《論語·學而》第十五章: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接著說:“詩中說:‘就好像治理美玉、象牙等精貴器物那樣,先切開原料,進行粗糙加工,然後再精雕細刻,打磨拋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孔子高興了,誇獎道:“端木賜啊,現在才開始可以和你討論詩了,告訴你以往的知識,你就能夠體悟出新的道理來。”【註釋】[諂]諂媚,巴結奉承。[驕]馬高六尺稱驕,是高大之馬。人自以為高大也稱驕,即驕傲。[何如]《論語》中的“何如”都可以解為“怎麼樣”。[貧而樂]有的版本作“貧而樂道”,更符合句法。但原文無“道”字。[詩]指《詩經》。先秦《詩經》還未稱經,常用“詩”、“詩三百”稱之。[如切如磋]兩句出自《詩經61衛風61淇奧》。[賜]孔子稱呼子貢,子貢名端木賜。[諸]之,代指子貢。[往]已經知道的或者以前的事。[來]指以後的事或新的知識。
孔子講學圖【評析】這是一段頗富情趣的師生對話。子貢是孔子弟子中最有實際才能的人,尤其長於外交和經濟,也長於語言表達,即會說話。可能是子貢當時非常富足,但沒有表現出驕氣,因此向老師彙報自己的心得,多少有點自得的味道,可以體會出來,可能希望得到老師的全面表揚和高度肯定。孔子回答非常精彩,先肯定,然後正面提出更高的標準,這就是安貧樂道,永遠遵守禮制。子貢對於老師的回答心領神會,然後用《詩經》中的話來含蓄回答老師之話的主旨,並談了自己對於這件事的體會。子貢只是引用《詩經》的話,但並沒有把話直接說出來。意思是說:《詩經》上說,要雕琢好一塊美玉,就要先切後磋,再雕琢和打磨,這樣才能最後成功。實際是比喻人的品德要不斷修煉提高,才能到最高境界,而自己也需要不斷提高,需要老師的不斷教育。比喻很精彩巧妙。孔子的第二次回答也用含蓄的方式肯定了子貢的話,讚美子貢能夠舉一反三,悟性好。從這段對話還可以看出孔子以及弟子對於《詩經》的熟練程度。可以推測,《詩》是孔子教學中的必修課和基礎課,師生都可以熟練背誦,並經常交流體會。還可以看出,從孔子教學開始,《詩經》就不是單純的文學課,而是哲學、社會學、外交學無所不包的學問,對於《詩經》的引用,已超越原文的本來意義,而附加上更多更廣泛的內容。往往採用類比的方式來說明闡釋觀點。其後中國詩歌中大量運用比興手法便與這種解釋利用《詩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