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兒的美好生活
-
2 # 小凱走鄉村
現在的農業發展應該說越來越好了,很多非農專業的人才都開始做起農業的工作來了。但是農業的發展仍然是各行各業裡面最慢的,賺錢也是最難的。
在這種背景下,農業的發展勢必要調整大方向,依賴高階人才。所以,有一個問題就會出現了,普通農民在農業行業裡,會被淘汰嗎?未來10年淘汰不了,那麼20年呢?
農民肯定是要被淘汰的,新農業需要的是新農民!這是為什麼呢?
一、土地會集中
隨著農業農村的發展,農村的耕地肯定會集中起來,集中到少數人的手裡。這也正是推行土地確權,土地流轉的目的。土地集中之後,需要種地的農民越來也少了。那麼大批次的農民幹嘛去?在農業領域裡面自然會淘汰一部分。
二、各種壓力會導致普通農民幹不下去
普通農民種地是不賺錢的,而外出打工卻可以賺不少錢。
大規模種植的賺了不少錢,而普通農民賺不著錢。
種地付出了很多,但是卻沒有回報。
在種種壓力之下,普通農民幹不下去了,只能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做點小生意。
三、未來農業將會是知識分子的天下
農業朝著規模化、集約化、高科技化發展,沒有文化知識的經營方式將會被淘汰,看看發達國家的農業,農民是很賺錢,而且很高尚的工作。我們的農業未來也將如此發展。
未來,農業的發展將會是非常迅速的,跟得上腳步的人將會被留下,跟不上腳步的人,自然會被淘汰。這是自然規律。
10年,也許20年,也許30年.......
-
3 # 迷糊tutu
民以食為天,不管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多快,工業多發達,農業在中國永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近兩年糧食價格低迷,種地收入已經不能支撐農民正常生活開支,不得已大量農村勞動力湧入城鎮務工,造成農村空心化,大片土地荒蕪,面臨這種狀況國家也是不斷出臺政策推動農業發展,培養新型職業化農民。大部分土地隨著土地流轉興起,未來土地由承包大戶經營,不管農業機械化水平多高,還會用部分人來管理,農民把土地承包出去,不想外出打工,可以給種植大戶打工,按月領工資金,隨著對規化和種植補貼逐年增加,農民會越來越少,但越來越規模化、現代化、越來越職業化,雖然由個體經營到新型職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會逐漸實現的
-
4 # 使用者95579800820
要想成立合作社國家首先培養一批象錢老那樣大公無私有為國家為農民任勞任願的貢獻者對那些用國家的資金自用的要嚴力
-
5 # 使用者6837712738
十年以後農村什麼樣不敢想,按現在看農民將要斷檔,因如今農民年齡最小的50左右歲,待10年後農村什麼形勢不可想像。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是肯定的,未來農民一定是職業化的。新型職業化農民將會成為一種全新的社會職業,而不是傳統的農民身份。新型農民應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現代化觀念,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會走科學務農之路,選擇對科技依賴性較強的種植業,飼養業。
二.農村也不再是一直以來的小農小戶,家家門前三畝地,想種什麼種什麼的狀態了!這種模式不再適合現在的發展形式了!農場化,公司+農戶,土地流轉由新型農民耕種。走統一規劃機械化種植,科學管理的道路。才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拓寬銷路。最終提高收入。
三.有一部分人成為新型農民,可以是農場主也可以作為普通的工人即新型農民,另一部分人就會被分流出去,進入城市轉變成城市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