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
2、分類
散文: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隨筆:記敘性隨筆、議論性隨筆、說明性隨筆。
擴充套件資料:
散文在時下數量龐大,勢頭不減。各類紙質媒體仍為大戶,各路作者老與少,名與無名,多有染指,網路部落格微博,壯其陣勢。但,如若仔細分辨,魚龍混雜,或可以濫且亂而名之。信馬由韁,無所節制,小題大做,無病呻吟,成為疏離讀者的主因。
情懷是平實的風度,是高揚的精神氣象,也是一種人情世態秉持的尺度。她不輕浮,不急躁,不自戀,不乖戾,不虛偽。散文寫歷史、文化、民生,書寫情感,勵志抒懷。散文的情懷,實際上是對大地的書寫,對民生的關注。作文要有溫度,溫度是情懷的體現。
與大地和大眾精神相通,氣息相求。觀照平民人生,書寫生活艱難,展示大眾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期望,文章就能為讀者大眾青睞。
1、定義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
2、分類
散文: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隨筆:記敘性隨筆、議論性隨筆、說明性隨筆。
擴充套件資料:
散文在時下數量龐大,勢頭不減。各類紙質媒體仍為大戶,各路作者老與少,名與無名,多有染指,網路部落格微博,壯其陣勢。但,如若仔細分辨,魚龍混雜,或可以濫且亂而名之。信馬由韁,無所節制,小題大做,無病呻吟,成為疏離讀者的主因。
情懷是平實的風度,是高揚的精神氣象,也是一種人情世態秉持的尺度。她不輕浮,不急躁,不自戀,不乖戾,不虛偽。散文寫歷史、文化、民生,書寫情感,勵志抒懷。散文的情懷,實際上是對大地的書寫,對民生的關注。作文要有溫度,溫度是情懷的體現。
與大地和大眾精神相通,氣息相求。觀照平民人生,書寫生活艱難,展示大眾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期望,文章就能為讀者大眾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