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危害方面講,主要是有塵埃會透過呼吸道進入身體,另外就是噪音較大。
但是這兩方面如果做好防護,應該也還好,另一方面人的身體本身也會透過唾液等排出一部分塵埃。
噪聲對人體的影響
1、聽覺系統
(1)暫時性聽閾位移 暫時性聽閾位移是指人或動物接觸噪聲後引起聽閾變化,脫離噪聲環境後,經過一段時間聽力可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2)永久性聽閾位移 永久性聽閾位移是指噪聲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聽閾升高。
2、噪聲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聽覺器官受噪聲後,經神經傳入大腦,在傳入過程中,經腦幹網路結構時發生泛化,投射到大腦皮質有關部位,並作用於丘腦下部植物神經中樞,引起一系列的神經反應。可出現頭痛、頭暈、心悸、睡眠障礙和全身乏力等神經衰弱綜合徵,還有的表現記憶力減退和情緒不穩定(如易激怒等)。客觀檢查可見腦電波改變,表現為α節律減少及慢波成分增加。此外,可有視覺運動反應時潛伏期延長,閃爍融合頻率降低,視力清晰度及穩定性下降等。自主神經中樞調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面板劃痕試驗反應遲鈍。
3、噪聲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在噪聲作用下,心率可表現為加快或減慢,心電圖ST段或T波出現缺血型改變。早期可表現為血壓不穩定,長期接觸較強的噪聲可以引起血壓升高。腦血流圖呈現波幅降低、流入時間延長等,提示血管緊張度增加,彈性降低。
4、噪聲對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的影響
有人觀察到,在中等強度噪聲(70~80dB)作用下,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而大強度(100dB)噪聲作用下,功能減弱。有人觀察了實驗動物或接觸噪聲工人的免疫功能,發現免疫功能降低,並且接觸噪聲時間愈長,變化愈顯著。
5、噪聲對消化系統及代謝功能的影響
在噪聲影響下,可以出現胃腸功能紊亂、食慾不振、胃液分泌減少、胃緊張度降低、胃蠕動減慢等變化。
預防措施
1.控制噪聲源: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技術措施,控制或消除噪聲源,是從根本上解決噪聲危害的一種方法。
2.控制噪聲的傳播:在噪聲傳播中,應用吸聲和消聲技術,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3.制訂工業企業衛生標準
4.個人防護: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是保護聽覺器官的一項有效措施。如耳塞、耳罩、帽盔等等。
5.健康監護:按照國家要求,對勞動者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特別是聽覺器官的檢查及時發現禁忌症。
6.合理安排勞動和作息:噪聲作業應避免加班或連續工作時間過長,儘可能地縮短接觸時間。
從危害方面講,主要是有塵埃會透過呼吸道進入身體,另外就是噪音較大。
但是這兩方面如果做好防護,應該也還好,另一方面人的身體本身也會透過唾液等排出一部分塵埃。
噪聲對人體的影響
1、聽覺系統
(1)暫時性聽閾位移 暫時性聽閾位移是指人或動物接觸噪聲後引起聽閾變化,脫離噪聲環境後,經過一段時間聽力可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2)永久性聽閾位移 永久性聽閾位移是指噪聲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聽閾升高。
2、噪聲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聽覺器官受噪聲後,經神經傳入大腦,在傳入過程中,經腦幹網路結構時發生泛化,投射到大腦皮質有關部位,並作用於丘腦下部植物神經中樞,引起一系列的神經反應。可出現頭痛、頭暈、心悸、睡眠障礙和全身乏力等神經衰弱綜合徵,還有的表現記憶力減退和情緒不穩定(如易激怒等)。客觀檢查可見腦電波改變,表現為α節律減少及慢波成分增加。此外,可有視覺運動反應時潛伏期延長,閃爍融合頻率降低,視力清晰度及穩定性下降等。自主神經中樞調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面板劃痕試驗反應遲鈍。
3、噪聲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在噪聲作用下,心率可表現為加快或減慢,心電圖ST段或T波出現缺血型改變。早期可表現為血壓不穩定,長期接觸較強的噪聲可以引起血壓升高。腦血流圖呈現波幅降低、流入時間延長等,提示血管緊張度增加,彈性降低。
4、噪聲對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的影響
有人觀察到,在中等強度噪聲(70~80dB)作用下,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而大強度(100dB)噪聲作用下,功能減弱。有人觀察了實驗動物或接觸噪聲工人的免疫功能,發現免疫功能降低,並且接觸噪聲時間愈長,變化愈顯著。
5、噪聲對消化系統及代謝功能的影響
在噪聲影響下,可以出現胃腸功能紊亂、食慾不振、胃液分泌減少、胃緊張度降低、胃蠕動減慢等變化。
預防措施
1.控制噪聲源: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技術措施,控制或消除噪聲源,是從根本上解決噪聲危害的一種方法。
2.控制噪聲的傳播:在噪聲傳播中,應用吸聲和消聲技術,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3.制訂工業企業衛生標準
4.個人防護: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是保護聽覺器官的一項有效措施。如耳塞、耳罩、帽盔等等。
5.健康監護:按照國家要求,對勞動者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特別是聽覺器官的檢查及時發現禁忌症。
6.合理安排勞動和作息:噪聲作業應避免加班或連續工作時間過長,儘可能地縮短接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