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哥阿郎

    不論買房還是租房,本質上都是付了錢,擁有對房子的使用權和居住權。但是人們從心理預期感覺不同。往大了說,土地和房子的歸屬到底還是國有的,居民只是買了房子的使用權,年限不同而已,租房給人感覺房子還是房東的,而買了房就是更長時間之內房子屬於自己的了。租房的各種不變動因素比較多,房客一般不願意投資有價值的傢俱在裡面,而且房東隨時都有收回租房的可能,很多地方還和孩子的落戶上學息息相關,對比之下買了房子還是更有安全感一些,當然不是絕對論,而是相對論。

  • 2 # 指尖溫度

    時不時要漲租,不能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裝修,關鍵是心裡沒有歸屬感,總是別人的,也沒有買賣權利,買房絕對有安全感,儘管還房貸日子艱難,熬過去就過去了,留下了東西,租房子租過去就過去了,什麼也沒留下

  • 3 # 巴樂兔租房

    先給大家講一個恐怖故事:你工資2000時,房價是5000;等你工資漲到5000時,房價已經4w了。

    【買房篇】

    在北上廣,一套房子的價格可能就是一個小公司全年的營收。

    比起租房子三天兩頭漲租金、隨時可能被房東逼著搬家,有套自己的房子確實有安全感。但如今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有了房子就會有安全感嗎?

    不,真相是你可能正在為房地產泡沫添磚加瓦。

    1、房地產崩盤?

    以前,華人結婚講究三件套:縫紉機、手錶、腳踏車

    到後來的三件套:摩托車,彩色電視機,冰箱

    到現在的三件套:房子,車子,金子

    很多人希望房價崩盤,“趕緊崩盤吧,房價從30000元降到1000元,我要買一堆房子”!

    然而,如果樓市真的崩盤了,你也依舊買不起一套房子。

    2、日本的前車之鑑

    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房地產市場一片火爆,有個說法是:僅東京23區的地價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但當東京房價崩盤後,成交萎靡、銀行貸款斷供,一夜間,那些貸款購買房產的千萬富翁變成了欠銀行鉅額債款的千萬負翁,破產自殺等現象集中爆發。

    泡沫之後,大家手裡都沒錢了。那些小而精的十元鋪子如大創、簡裝常服如優衣庫等品牌,也是從這時起來的。

    3、6個錢包,掏幹祖孫三輩

    說起買房這事兒,6個錢包瞭解一下。

    4、虹吸效應,後進場很吃虧

    城市發展本身具有虹吸效應,越強的越強,越弱的越弱。

    說了這麼多。買房已經成了一件風險與利潤並存的事情。如果你沒有能力去購買房產,不如敞開心扉,轉換思路,試試租房。

    【租房篇】

    1、買房的紅利期已經過去

    小兔在此總結一下華人買房的根本原因:

    中國房子最重要的價值不是住,而是戶籍和學區。不買房最大的風險是通貨膨脹,手裡拿著錢,最後變廢紙。買房最大的風險是收入下降後的斷供。

    雖然我在之前很長時間裡都屬於花光積蓄也要買房子的典型,但放眼過去,現階段的確已經過了房地產業的快速增長期,而我對自己未來經濟的增長也沒有很大信心。且不說買不起,就算買得起,斷供了也不是好玩的。因此我不支援花光所有積蓄換房子。

    2、房子不是家。

    小兔讀過一句話“A house is a home when it shelters the body and comforts the soul.”

    翻譯過來,就是說:“能夠安放軀體,舒展靈魂的房子,才是家”。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十九大中,中國明確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通知》中所提及的12個首批試點地區中,8個城市已經出臺房屋租賃細則。而在全國,8省20餘城市住房租賃政策落地。

    有這樣的政策引導著,90後中接受一輩子租房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北京租房總人群中78%的人可以接受一輩子租房,認為“不管房子是租是買,用心生活最重要”。在“婚房觀”方面,北京年輕人也最開放,支援租房結婚的人群佔比達74%。

    3、越來越成熟的租住市場。

    為了居住舒適度的提高, 55%的租客願意拿出3~6成的收入來租房。另一方面,專業機構能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更完善的服務流程、更注重積累口碑,追求長期的良性經營,註定成為未來市場的主角。預估這類房東將在未來佔據8成以上的市場空間。

    說到底,房子,是被冰冷的鋼筋水泥澆築的物品,存在於這世上,可以有千間萬間,但你自立的決心和能力,和愛你挺你的家人,卻難得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客廳牆面乳膠漆已經完工,廚房安裝石英石臺麵灰很大,是否需要先把廚房移門裝好再裝石英石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