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51701896967

    古代人的名字多為一個字,特別在唐朝之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應該是那時候人比較少,一個字的名字足夠區分了,不像現代人數那麼多,四個字的名字都有。 單名真正獨大,是從漢代末尾的,兩漢 23 位帝王俱為單名,三國諸多風流人物,更是絕難想出一個複名來。 至於其緣由,有種解釋說是西漢元始二年(公元 2 年),漢平帝下詔說自己「箕子」之名「不合古制」,於是改為單名「衎」,這時正是王莽專政,因而祖先會說「王莽令中國不得有二名」。 漢宣帝原名劉病已,即位後改名劉詢 既然皇帝帶頭只用單名,還是這麼矮小的理由,下邊的官僚豈有不效仿之理,畢竟他們學習這樣的做法,也有利於一家之中避家諱,便於維護自己的尊嚴。 《禮記·曲禮上》:「禮不避嫌名,二名不偏諱。」即是說避諱不用管同音字和讀音相近的字;假設是複名,只需不把兩個字同時運用就算避諱了,如孔子母親叫徵在,孔子說「徵」時就不說「在」,說「在」時就不說「徵」。 命運多舛的壽張縣最終被劃分紅壽張鎮 但單名現象只是上層社會的專利,平民仍然是單名、複名皆有,東漢時期留上去的買地石券,即使位於距離首都洛陽很近的地方,也都是同時存在單名和複名。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王羲之的「羲」加「之」,後邊的「之」就是虛字,它無需避諱,王羲之的兒子有五人知名: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王獻之又有個兒子叫王靜之,祖孫三代都帶個「之」字,完全不會被人以為不妥。 再往後,加給單名的虛字型別變得愈加豐厚,信仰顏色的虛字逐漸退潮,而帶有儒家品德涵義的虛字則增多起來。很多人名裡都參與了「仁」「孝」等字,宋武帝劉裕給他七個兒子取名都帶個「義」字。 這類做法構成了取名風向的逆轉。從東漢到西晉,原為複名的寒人新進入官府,會給自己改成單名,孟孝琚碑的傳主原名孟廣宗,就改成了孟旋。而陳朝人周文育原名項猛奴,是典型的俚俗名,為轉換身份,他選擇的改名就並非改作單名,而是在中間加了一個有寓意的「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GC決賽首日:GEN領跑,4AM第二,FAZE第五,VC第八,QM低迷墊底,如何評價今天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