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逗講汽車
-
2 # 瀚文2019
從目前來說的只是相對可靠,並且還是在非完全開放道路的低速車輛
目前國外的waymo和國內的百度都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在指定範圍內常規運營,但是都會有安全員在車上隨時監控車輛的運營情況以及發現潛在危險及時接管車輛,這種做法不僅僅是因為法律規定,其實也是由於自動駕駛汽車還不是完全可靠,需要人工介入!
另外就我實際專案經驗,在封閉園區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達到了常規運營的能力,但是偶爾出現一些小問題,需要技術人員隨時支援。簡單總結就是功能層面已實現,穩定性有待提高!
所以,目前如果有“安全員”再崗的低速非開放道路運營的無人車,大家還是可以放心乘坐的,風險可控!
給技術一段時間,無人車一定會到來!
早在2012年穀歌汽車公司就發表宣告稱,他們所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安全行駛了48萬公里。但是,在2016年也發生了較為嚴重的車禍。還有我們熟知的特斯拉,自動駕駛模式,也曾於2016年發生了兩起較為嚴重的車禍:據央視報道稱,23歲的高姓車主在部隊從事司機工作,並有上萬公里的安全形勢記錄。但據事故後行程記錄儀中的影片分析,事故發生時,特斯拉處於“定速”的狀態,並未能識別躲閃而撞上前車。事故造成車主當場死亡。目前,各大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技術,都沒有普及到在售的車型上。或者僅僅作為駕駛輔助技術出現。
不管什麼型別的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都是基於感測器與計算機演算法來決策的,都會存在一些漏洞,以及判斷上的失誤。或者會留有後門,被不法分子操控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即使普及自動駕駛,也只會說是輔助駕駛,廠商也不會打這個保票,法律也不會輕易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