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7393934651

    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一下這個問題。預收賬款屬於負債類科目,期末餘額一般出現在貸方。應收賬款屬於資產類科目,期末餘額一般出現在借方。假如現在我司發出一批貨物,但尚未收款,會計分錄:借:應收賬款---對司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對方公司收到貨物,但沒給錢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貸:應付賬款---我司所以應收的借方和應付的貸方是相反的。同理,預付的借方和預收的貸方是相反的假如題主說的是對的,應收的借方=預付的借方,那麼應付的貸方與預付的借方)是相反的,同理預收的貸方和應收的借方是相反的,上述條件推出預收的貸方=應付的貸方應收的借方=預付的借方很多人都會得出這個結論,從資產負債角度,預收,應付都是負債類應收,預付都是資產類,天衣無縫,但會計產生於經濟活動。預收的貸方=收錢沒給貨應付的貸方=收貨沒給錢收錢沒給貨=收貨沒給錢錢與貨就無法區分。但是資產負債總數並未錯誤。所以題主這種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錯誤在哪,我們以一種不小心態度來看一下。我司給100萬貨對方給100萬了,“不小心”會計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正確其實是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不小心”會計記錄了發貨,記錄了收錢,但經濟活動結束,往來一直掛著。資產虛增。貨都走了,還一直掛著(雖然負債也虛高了)如果前面掛的是借預收賬款 ,那麼就絲毫沒問題了。其實一般預收都是貸方,但是”不小心”會計必須要透過這種等式來轉換。對面鏡子中的自己在己面鏡子中的自己就是自己表象,哲學是就這樣理解下如何去記憶呢?A是供應商,他先給貨,你應付,你先給錢,你預付C是客戶,你先給貨,你應收,他先給錢,你預收所以應付預付一家子,應收預收一家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舊充電電池可以一起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