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之王

    首先我告訴題主,玻璃光是玻璃光;包漿是包漿。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再者我明確的告訴你,你可能分不清楚何為油脂光澤?何為玻璃光澤?何為蠟狀光澤?

    戰漢玉器在處理最後一道工序時,拋光處理效果特別好,有些玉器出土後呈現出玻璃光澤,俗稱玻璃光。

    包漿,入土二三百年後,出土玉器都有包漿,也稱寶漿。古人對包漿的定義是:出土玉器的精光,俗稱包漿。是一種十分抽象的東西,如瑩非瑩,但光澤異與沒入過土的玉器。沒入過土的玉器沒有包漿。但有玻璃光。圖一是塊和田籽料。圖二老和田玉玉鐲。圖三戰國玉珠一串。包漿入土後二三百年才能形成,而玻璃光是拋光所致。

  • 2 # 人生如碳

    按照常識,通常要有2000年以上才能形成玻璃光包漿,也就是說要戰漢時期以前的做工十分精細的玉器才能形成這種包漿,我的一件良渚古玉也形成了玻璃光包漿,銘文的溝底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見附圖。

  • 3 # 大顏

    問的問題不完整,直接說玻璃光就可以了,包槳是玉器的包裹體物質,兩碼事。

    玻璃光不是養出來的,是當時的一種打磨工藝,如果養出來的玻璃光澤的話,每一塊出土的都會有玻璃光了。關於用什麼方法獲得鏡面一樣的效果?古玉器界是有爭議的,到今天為止複製玻璃光也未獲成功,複製品基本上都是"賊"光,,沒有那種柔和的自然玻光的感覺。最貼近實際的試驗是用一種叫"骨節草"的植物,類似麻,遇水變硬,沾上動物油脂打磨,不如說研磨,其效果也不盡理想,至於其他的實驗就不知道了,目前知道的就這麼多。

    也許有仿製成功的,中國太大,能人太多,也真希望恢復這種工藝技術。回覆完畢。

  • 4 # 璞門玉述

    古玉器上光氣的形成,除了埋藏條件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時間跨度,既年代!只有埋藏期長久,年代久遠達到兩千多年以上的,才有可能形成光氣。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成玉的用料,用料一定是質地細膩非常好的玉料,但在這裡強調說明一下,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有限,玉料絕非只有和田玉,其它玉種中品質較好的玉料,也能形成光氣!

    而對於包漿的形成,廣大玉友們早已熟知,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了

    (上圖為借用圖片,感謝趙總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善若水,大愛無言。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