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作夢
-
2 # 獵奇動物社
動物自己吃自己?這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沒事啃自己的手指甲、嘴角的死皮,甚至是不小心劃破手指用嘴吸走血,其實都算是一種“自食行為”。當然,自然界中的自食行為遠沒有這麼簡單,那麼,自然界中有哪些動物吃自己的行為呢?它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自然界中哪些動物會自己吃自己?第一種:蘇門答臘虎。早在2017年,印尼德索尼洛國家公園中有一頭奇怪的蘇門答臘虎,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它的右前掌消失了。遊客發現並且拍照之後,引起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注意,經過調查,研究人員發現,是偷獵者在國家公園內放置的捕獸夾導致的,因此,研究人員推測這頭老虎被夾住之後,為了掙脫,將自己的右前掌整個的咬斷,之後才脫險的。
2017年,南韓吉里桑國家公園內一頭雌性的成年亞洲黑熊因為被絞索纏住了一條腿,隨後它為了自保將被纏住的這條腿直接咬斷,成為了“三腿熊”。
第二種:環箍蛇。養過狗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狗喜歡跟自己的尾巴“過不去”,總是追著自己的尾巴咬,有時候咬到了,自己疼的慘叫一聲然後鬆口。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狗自己“玩”(消遣)的一種方式。當然,狗追著自己尾巴大都咬不到,但是有一種動物不但能咬到,還能吞下自己身體的約1/3,它就是環箍蛇。
環箍蛇是分佈在北美洲的一種蛇類,它們體長平均在50-60釐米左右,屬於小型後溝牙毒蛇(通常毒性不強,屬於遊蛇科)。作為一種小型蛇類,環箍蛇頗受一些喜歡爬寵的人的喜愛,而且在人工飼養下,環箍蛇通常會表現出“自食行為”,它們會從自己的尾巴開始吞食,一直吞到身體的1/3,(為啥不繼續吞了?蛇的扭曲是有極限的,再吞的話就骨折了)。不過,它們基本上吞到這個位置之後就會停止,過一會再慢慢地透過蠕動將尾巴吐出。
第三種:海鞘
海鞘是脊索動物門海鞘綱下所有動物的統稱,它們均分佈在海洋之中,種類超過了1200種,它們形態各異,有的像鳳梨、有的像茄子、有的像花朵。通常海鞘身體大都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狀的,成年後寄生在海底礁石或者一些物體的表面。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海鞘有一個奇怪的“自食行為”,那就是它們會“吃掉”自己的大腦。眾所周知,成年的海鞘是沒有大腦的,但是幼年期的海鞘是有大腦的,而且大腦在其身體裡呈遊離狀態。那麼,成年後海鞘的大腦去了哪裡呢?被吸收掉了。由於幼年的海鞘需要在海中游來游去,所以它們需要大腦去調節身體的活動,當成年後,海鞘會固定在礁石上,此時它們不需要移動,也就不需要大腦了。這時海鞘的大腦以及其尾巴和神經節就會被分解並吸收掉,成為身體營養的一部分。(下圖為海鞘的幼體器官圖)
第四種:貓。貓也有“自食行為”,這個行為通常發生在分娩之後,作為胎生哺乳動物,母貓通常會吃掉自己的胎盤,當然這個動作是確保小貓已經被自己舔乾淨的前提下。
動物為什麼會有“吃自己”的行為?透過以上四種動物的“自食行為”,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的動機都不相同。首先,老虎、熊咬掉自己的尾巴或者是四肢,是為了生存,算是一種求生的本能,因為被夾住之後,它們要麼餓死,要麼被偷獵者收走,只有死路一條,斷掉一根腿或者尾巴還有生還的希望。
其次,環箍蛇的“自食”主要原因是人工飼養下,它們的捕食慾望得不到釋放,而且環境過於單調,所以是它們一種消遣的方式。
第三,海鞘吃掉自己的“大腦”,是因為成年後大腦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就被分解吸收掉了。
第四,貓吃自己的胎盤,一方面是因為胎盤的氣味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對自己的幼崽不利,所以這是一種保護的本能。一方面一些科學家認為動物吃掉自己胎盤的行為可能與減少分娩後的疼痛以及分娩後對能量的需求有關。
總結動物自己吃自己的行為被稱為“自食主義”,這是自然界中相對來說比較少見的現象,從整體上看,動物被困後咬斷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環箍蛇自己吞自己的尾巴並不算真正的“自食主義”,而貓吃自己的胎盤、海鞘“吃掉自己的腦子”更符合“自食主義”的定義,而它們之所以有這種行為,一方面是“物盡其用”(海鞘吃腦),一方面是種本能的自保行為(貓吃胎盤)。
-
3 # 雄二剪輯分享
動物的智商也不低,好比我們自己的關節因某某因素,導致了截肢,而我們是在醫生的幫助下截肢;動物呢,只能自己啃食。我們農村最常見的,家禽母親。剛生出小崽,就會在他身上不停舔食,這真正的原因是。為了把小崽崽身上的髒液體舔乾淨,從而使得小崽崽更好的成活。而最後的胎盤出來後,養農,不及時清理,就會被小崽崽母親吃掉。你以為它真的餓了嗎?不是的,他是為了剛出生小崽崽有更好的環境生長。不得不把它吃掉。然後再到別的地方吐出來。
回覆列表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以前聽說過雌螳螂吃雄螳螂,那只是同類;還看到過蛇吃自己尾巴的圖片,據說那是因為蛇沒認出來那是自己的尾巴;而剛剛看到的一項研究說,線蟲真的是自己吃自己,其腸道會持續不斷地消化自身組織,最終能把自己給吃死。
線蟲是一種常在土壤裡生活的小蟲子,身體細長。由於它壽命只有約3個星期,身體結構和基因組都較簡單,在生物學研究中常被用作模式生物,用來分析各種各樣的生理現象。它還跟隨宇宙飛船進過太空,用於研究太空輻射環境下的一些生理變化。
下面就是科研人員用透視儀器拍的一張線蟲圖片,它們體內那些藍色的點是它們的卵。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線蟲生成這些卵需要卵黃物質,而這些卵黃竟然很大程度上源於線蟲腸道對自己的吸收。
簡言之,線蟲告訴自己的身體,需要營養來形成卵黃,如果腸道里有食物,那麼就趕緊消化食物,如果腸道里的食物不夠,那腸道就先消化自己吧。
研究人員說,這種“餓起來連自己都吃”的方式是線蟲基因決定的。在線蟲年輕的時候,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即便在食物稀少的情況下,線蟲也能透過吃自己來保證排卵繁衍。但在線蟲年老的時候,它已經不排卵了,腸道還是像往常那樣吃自己,就導致了一系列疾病,促使了線蟲的衰老和死亡。
這是研究人員在學術刊物《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發表的相關論文中的圖示。左邊是年輕線蟲,右邊是衰老的線蟲,看看中間的腸道,都被自己吃成什麼樣了。
研究人員說,透過基因手段,關閉線蟲體內指導合成卵黃的基因,則線蟲腸道“吃自己”的情況會大為緩解,線蟲的壽命也得以延長。
研究人員由此推測,我們人類體內有些基因可能也是在年輕時有好處,但在年老後就變得有壞處。如果將來能確認這些基因並想辦法按需“關閉”它們,或許有助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