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35123734932

    深滬灣自然保護區所發現的海底古森林遺蹟主要分佈於距海岸100m~200m外,通常水深約2~3m的潮間景區石碑帶,呈三片分佈,已發現有60餘棵以上。原始直立狀態儲存良好。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和福建師範大學地理所等多家單位鑑定,這些海底古森林遺蹟以裸子植物油杉為主,夾有皂莢樹、桑樹、南亞松等多個屬種。

    據多個品種14C同位素年齡測定,其年齡在距今6761±193年至距今7620±130年之間。

    保護區以保護已有7000多年曆史的海底古森林遺蹟為核心,還包括海灣內的牡蠣礁和海岸自然地質地貌、名勝古蹟、防風林帶以及石圳海岸海蝕變質岩自然剖面。

    目前,已發現24株古樹樁,其中22株在中潮區、2株在低潮區。最大樹樁面直徑達100釐米,最小為30釐米。樹樁露出灘面1—30釐米,時有些被沙淹沒,據地震儀測定,古樹樁埋藏部分的長度可能為20—25米。

    保護區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而且還是旅遊勝地。

    保護區氣候條件優越,名勝古蹟甚多,在其周圍有清朝率兵統一臺灣名將”施琅博物館”,有在閩臺一帶名聞遐爾供奉媽祖娘娘的“深林寺”、“鎮海官”、“百公廟”、“崇真殿”、“寶泉庵”,有壁山棧道、煙墩山峰火臺、獅峰石刻等。

    國務院1992年批准建立的保護灣海底古森林遺蹟自然保護區,其保護物件為海底古森林、杜蠣礁、海蝕變質岩等,這種型別的保護區不僅在中國獨一無二,即便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