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是白點病。 白點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動物小瓜蟲侵入魚體面板或鰓部而引發。其小瓜蟲屬原生動物中纖毛蟲的一種。鏡檢成蟲體內具有馬蹄形大核。幼魚僅有圓形、橢圓形或棒形的大核。蟲體柔而可塑,形態多變。此病是觀賞魚中最為常見的多發病之一,它的發病特點是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 白點病防治方法: 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藥浴處理。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生。多采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到32℃,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癒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癒率可達100%。用1%鹽水或慶大黴素浸泡15分鐘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紅鯽魚管水防病: 生產季節,定期加、換新水對紅鯽的生長十分必要。一般夏季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每次加換新水量為20-50釐米。換水時,採取先排後進,即先從塘底排水,再向塘面加水,加換水應選擇晴好中午進行。同時,堅持晴天中午正常開機1-2小時。水質管理,除了把好魚種下池前的藥浴關外,養殖期間每10-15天全池潑灑強氯精1次;用藥濃度為0.2×10-6-0.3×10-6。高溫季節在飼料中新增克暴靈等內服藥物,劑量為每日每1000公斤魚用藥100克,每月1-2次,每次連用3-5天,可有效地預防腸炎病、出血病等暴發性疾病。
可能會是白點病。 白點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動物小瓜蟲侵入魚體面板或鰓部而引發。其小瓜蟲屬原生動物中纖毛蟲的一種。鏡檢成蟲體內具有馬蹄形大核。幼魚僅有圓形、橢圓形或棒形的大核。蟲體柔而可塑,形態多變。此病是觀賞魚中最為常見的多發病之一,它的發病特點是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 白點病防治方法: 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藥浴處理。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生。多采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到32℃,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癒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癒率可達100%。用1%鹽水或慶大黴素浸泡15分鐘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紅鯽魚管水防病: 生產季節,定期加、換新水對紅鯽的生長十分必要。一般夏季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每次加換新水量為20-50釐米。換水時,採取先排後進,即先從塘底排水,再向塘面加水,加換水應選擇晴好中午進行。同時,堅持晴天中午正常開機1-2小時。水質管理,除了把好魚種下池前的藥浴關外,養殖期間每10-15天全池潑灑強氯精1次;用藥濃度為0.2×10-6-0.3×10-6。高溫季節在飼料中新增克暴靈等內服藥物,劑量為每日每1000公斤魚用藥100克,每月1-2次,每次連用3-5天,可有效地預防腸炎病、出血病等暴發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