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之所以具有“火彩”這種特性,內因是鑽石具有較高的色散現象(其色散係數為0。044。 在日常生活中0。044是一個極不起眼的小數目,可是在自然界產出的寶石中色散係數大於鑽石者,僅有一兩個,例如翠榴石的色散係數是0。057)。
但是,鑽石不經過精心地琢磨,其“火彩”的特性是看不出來的。
一定要經過切磨成合適的角度和平整光滑的小面,才能使得色散現象充分表現出來(這就是鑽石呈現火彩的外因)。這就是為什麼鑽石總是被琢磨成帶稜帶角的多面體的原因所在。
例如一顆標準圓鑽型鑽石,至少要磨成57個小面,小面與小面之間的角度也是有一定範圍的,角度大一點或小一點都能影響其“火彩”的程度。
這也就是一般判別鑽石切工好壞的標誌。火彩不強烈的,其切工肯定就是較差的;切工優秀的,其火彩肯定是強烈的。
選購鑽石時,一定要把鑽石迎著光(日光或其他白色光)再微微晃動鑽石(首飾),眼睛就能見到猶如彩虹那樣五顏六色的彩色光在閃爍,這就是鑽石的火彩。
切工差的,就看不到幾條彩色光;切工好的,就能見到很多彩色光在閃爍。
一顆較大一點的(例如六七十分以上,或一克拉以上)切工好的鑽石做成戒指戴在手指上,走進聯歡會的會場,其閃爍的火彩能把全場觀眾的眼球都吸引過來。這不是在誇大宣傳,而是鑽石的火彩的確有這樣的魅力!。
鑽石之所以具有“火彩”這種特性,內因是鑽石具有較高的色散現象(其色散係數為0。044。 在日常生活中0。044是一個極不起眼的小數目,可是在自然界產出的寶石中色散係數大於鑽石者,僅有一兩個,例如翠榴石的色散係數是0。057)。
但是,鑽石不經過精心地琢磨,其“火彩”的特性是看不出來的。
一定要經過切磨成合適的角度和平整光滑的小面,才能使得色散現象充分表現出來(這就是鑽石呈現火彩的外因)。這就是為什麼鑽石總是被琢磨成帶稜帶角的多面體的原因所在。
例如一顆標準圓鑽型鑽石,至少要磨成57個小面,小面與小面之間的角度也是有一定範圍的,角度大一點或小一點都能影響其“火彩”的程度。
這也就是一般判別鑽石切工好壞的標誌。火彩不強烈的,其切工肯定就是較差的;切工優秀的,其火彩肯定是強烈的。
選購鑽石時,一定要把鑽石迎著光(日光或其他白色光)再微微晃動鑽石(首飾),眼睛就能見到猶如彩虹那樣五顏六色的彩色光在閃爍,這就是鑽石的火彩。
切工差的,就看不到幾條彩色光;切工好的,就能見到很多彩色光在閃爍。
一顆較大一點的(例如六七十分以上,或一克拉以上)切工好的鑽石做成戒指戴在手指上,走進聯歡會的會場,其閃爍的火彩能把全場觀眾的眼球都吸引過來。這不是在誇大宣傳,而是鑽石的火彩的確有這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