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正常烏龜冬眠是閉著眼睛的,但是要區別烏龜是否得了白眼病,如果得了白眼病是不會閉上的,會半爭不爭的。

    冬眠的誘發原因:

    冬眠的誘發因素是些外在因素,如環境溫度的下降和秋季食物短缺。但一些專家認為,逐漸縮短的白晝是一種冬眠訊號,它會導致一些內在因素的改變,如激素水平的變化和季節性變化的生物鐘的調節。生物鐘看來會影響動物的行為,如脂肪貯存和為冬眠作準備。還有正待研究的關於冬眠地點高濃度二氧化碳的麻醉作用,可能也是冬眠的誘發因素。環境溫度的升高和代謝產物的積聚可能都是覺醒訊號。冬眠動物在覺醒時慢慢升高自己的體溫。荷爾蒙會導致褐色脂肪組織的分解,為體溫初步升高提供能量。當體溫到達15攝氏度時,肌肉會開始顫抖,進一步暖和身體。在有著重要器官的胸部和頭部溫度會比起其它身體部位更快的恢復。冬眠的長短隨動物而異。歐洲刺蝟3到4個月。冬眠鼠可睡上6到7個月。但不能簡單認為,冬眠是一個長達數月不間斷的過程,相反,更常見的冬眠是間歇性的,長的休止狀態,低的新陳代謝中插有短暫的覺醒狀態。但動物不能經常回復到醒的狀態,因為每次醒來都是要耗能的,醒的次數太多會導致脂肪貯存過早耗盡,以致在來年春天的真正覺醒時無“脂”可用。

    動物的冬眠受自然條件影響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內部本能的適應能力越強。首先,外界溫度對動物冬眠有重要影響。當週圍環境溫度在5℃一10℃時,最宜引起冬眠。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對於鳥類,一般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讓它飢餓,它就會立即進入昏睡狀態。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條件。如果光線時間減少或昏暗時,動物便很快開始冬眠。

    冬眠對記憶的負面作用:維也納大學在對歐黃鼠的研究中發現,長達數月的冬眠會對冬眠動物的記憶構成負面影響。相比起沒有進行冬眠的動物,歐黃鼠在冬眠後無法解決它們在冬眠前已學習過的任務,如在迷宮中找到正確路線,或者是控制食物機器的槓桿。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冬眠會降低神經的活性。科學家甚至已證明,腦部的神經元連線會在冬眠中斷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男同事每次跟我說話很緊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