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梧桐樹邊羽

    從《詩經》算起,中國的古詩已經創作、流傳了超過兩千年。而“平仄”這個概念出現了才一千年左右,那麼在平仄出現之前的那一千年,古人寫詩如何去合這個還未出現的“平仄”?

    詩從最早的民歌形式到後來的貴族上層用來交流溝通,一直是在吟唱的模式下發展。早期的詩,自帶音樂屬性,與漢字本生的音調是不同的。後來文化開始普及,詩作大量出現,就開始脫離音樂而單獨存在。但是對吟誦發音還是沒有規範。

    魏晉大文學家曹植開創了文字修飾的先河,在詩歌創作上詞彩華茂,情深雅正,卓爾不群。由於在與曹丕的競爭中失利,為求自保,他潛心研究東漢時期傳入的佛經,用自己的文學知識對佛經進行重譯整理,在這期間發現了漢字的部分發音規律,創造了“梵唄”,開端了中華漢字音韻學。

    魏晉之後的南北朝,佛教大行其道,甚至成為國教。在梵唄基礎上的聲韻學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很多韻書和研究者,詩人們開始重視文字的華美以及吟哦時的腔調,詩的創作開始走向文字和發音共同美化之路。

    沈約的《四聲韻》提出了四聲為“平上去入”。把這四聲的字,間隔使用在詩句裡,就形成了抑揚頓挫的上口節奏感。這是“永明體”的發端,詩人們並開創出講究文辭和發音美化的宮體詩,也就是“齊梁體”,齊梁體雖然內容空洞,但流傳下來詩歌的“四聲八病”,成為唐朝近體詩,也就是格律體的基礎。

    初唐宮廷詩人們在宮體詩的基礎上,結合聲韻要求,對仗要求,字數要求,創造了絕句和律詩這兩種格律體形式。當時的宰相許敬宗發現四聲韻相對於格律詩來說還是複雜,於是在武則天欽定下主持編制了一部聲韻書。這本書就直接把四聲韻針對格律詩簡化為平仄,把四聲中的“平”和“上去入”聲分為平仄兩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平仄來源,也是南宋末年劉淵《平水韻》的底子。

    平仄格式到此時才真正定型。但是由於平仄格式相對限制比較多,有人喜歡,當然也有人不喜歡。如杜甫堪稱格律體之聖,而李白是歌行體之仙,兩人各有擅長,單從氣勢和意象縱橫上來講,李白尤勝半子。

    哪怕是後來格律詩已經完全成熟,並佔據了比較高的話語權,各種不守平仄的古體詩依然不勢弱,在每個朝代,古體詩的創作數量都遠大於近體詩。

    所以,古人的詩不是都守平仄的。

    平仄出現之前,根本就沒得守。

    平仄出現之後,也有很多不願意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螺旋槳飛機或直升機,產生的風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