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對幾何圖形很有研究,他熱情好客,發明了一種用6張小桌子組成的“宴幾”——請客吃飯的小桌子。後來有人把它改進為7張桌組成的宴幾,可以根據吃飯人數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這樣用餐時人人方便,氣氛更好。後來,有人把宴幾縮小改變到只有七塊板,用它拼圖,演變成一種玩具。因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們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宮中的人經常用它來慶賀節日和娛樂,拼成各種吉祥圖案和文字,故宮博物院至今還儲存著當時的七巧板呢! 今天,在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圖,它在國外被稱為“唐圖”(Tangram),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不是唐代發明的圖)。 七巧板的歷史也許應該追溯到中國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經》,其 中有正方形切割術,並由之證明了勾股定理。而當時是將大正方形切割成四個同樣的三角形和一個小正方形,還不是七巧板。現在的七巧板是經過一段歷史演變過程的,它是由宋代的燕几圖到明代發展為蝶幾圖,到清初再演變成七巧圖,到現在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華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在歐洲,大約在1805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中有24幅七巧圖並附有一份木製的七巧板。隨後,1810年在法國,1818年在德國和美國都紛紛出版了關於七巧板的書,在義大利出版的書中還介紹了中國歷史。在這些書的前言中說:這是一種男女老少、達官貴族、平民百姓無不咸宜的消遣遊戲,而且它不像其他賭具那樣會讓您輸掉錢 財。 荷蘭作家高羅佩在他的小說中寫了一個啞巴男孩用七巧板拼字來補充他的手勢。據說法國拿破崙被放逐後就常常玩七巧板來消磨歲月。 七巧板傳往歐洲至今風靡不衰。1978年荷蘭人JoosfElffers編寫 了一本有關七巧板的書,書中搜羅了1600種圖形,並被譯成多國文字出版。
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對幾何圖形很有研究,他熱情好客,發明了一種用6張小桌子組成的“宴幾”——請客吃飯的小桌子。後來有人把它改進為7張桌組成的宴幾,可以根據吃飯人數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這樣用餐時人人方便,氣氛更好。後來,有人把宴幾縮小改變到只有七塊板,用它拼圖,演變成一種玩具。因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們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宮中的人經常用它來慶賀節日和娛樂,拼成各種吉祥圖案和文字,故宮博物院至今還儲存著當時的七巧板呢! 今天,在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圖,它在國外被稱為“唐圖”(Tangram),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不是唐代發明的圖)。 七巧板的歷史也許應該追溯到中國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經》,其 中有正方形切割術,並由之證明了勾股定理。而當時是將大正方形切割成四個同樣的三角形和一個小正方形,還不是七巧板。現在的七巧板是經過一段歷史演變過程的,它是由宋代的燕几圖到明代發展為蝶幾圖,到清初再演變成七巧圖,到現在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華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在歐洲,大約在1805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中有24幅七巧圖並附有一份木製的七巧板。隨後,1810年在法國,1818年在德國和美國都紛紛出版了關於七巧板的書,在義大利出版的書中還介紹了中國歷史。在這些書的前言中說:這是一種男女老少、達官貴族、平民百姓無不咸宜的消遣遊戲,而且它不像其他賭具那樣會讓您輸掉錢 財。 荷蘭作家高羅佩在他的小說中寫了一個啞巴男孩用七巧板拼字來補充他的手勢。據說法國拿破崙被放逐後就常常玩七巧板來消磨歲月。 七巧板傳往歐洲至今風靡不衰。1978年荷蘭人JoosfElffers編寫 了一本有關七巧板的書,書中搜羅了1600種圖形,並被譯成多國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