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詞的“背後”(內容)是概念即思想(思想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靈魂”一詞反映兩個不同的概念。
1、迷信和宗教中的“靈魂”
在迷信和宗教中,靈魂是指一種非物質的神秘的東西,它是永恆不滅(不死)的。
古今中外,各種迷信和宗教中的“靈魂和肉體的關係”基本上就兩種:
①靈魂附體。常見的表述是一個嬰兒的誕生就是一個靈魂的“轉世”。類似的傳說是一個成年人又被另一個靈魂鑽進肉體,支配他(她)的言行。
②靈魂出竅。常見的表述是一個老人的死亡就是一個靈魂的“逸出”。類似的傳說是一個成年人的靈魂暫時飛離肉體,頓時呆若木雞。
在無神論者看來,這種神秘的“靈魂”是不存在的。
2、科學和哲學中的“靈魂”
在科學和哲學中,靈魂是指人的精神(包括意識)、心靈;往往簡稱“心”。
“靈魂和肉體的關係”就是心身關係。
醫學中有心身醫學。1962年,弗朗西斯·克里克與另一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他們協同發現了遺傳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1976年以後,克里克將研究方向轉到腦科學和意識。透過一系列的研究他堅信,獨立於身體之外的靈魂(意識)是不存在的,沒有生命就沒有了靈魂。1994年他的著作《驚人的假說:對靈魂的科學研究》出版,書中寫到:“你的快樂和你的痛苦,你的記憶和你的雄心,你的個人身份和自由意願的感受,不過是一大群神經細胞及其相關分子的群體行為。”也就是說,人的靈魂(意識)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的活動。
哲學中有精神哲學(心靈哲學),與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構成哲學的三大基本分支(論域)。
①心身關係一元論。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包括人的肉體)決定精神;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決定物質(包括人的肉體)。
②心身關係二元論。二元論者認為物質和精神彼此獨立。“二元論”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1596-1650)。他認為物質和心靈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實體。物質實體的本性是有廣延性,是被動的。心靈實體的本性是能夠思想、不佔空間,是主動的。為了擺脫肉體和心靈相互協調一致這個事實,他又提出了靈魂位於大腦中的“松果腺”之內。當松果腺受到振動,靈魂固有的知覺就呈現出來!這實際上承認了靈魂和肉體之間聯絡,甚至承認了靈魂對肉體的依賴關係。這就使他的二元論觀點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於是他乞靈於上帝,斷言上帝是最高的實體,最終倒向了唯心主義。
在現代科學和哲學中,很少使用“靈魂”一詞,較少使用“心靈”一詞,常常使用“精神”一詞。
語詞的“背後”(內容)是概念即思想(思想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靈魂”一詞反映兩個不同的概念。
1、迷信和宗教中的“靈魂”
在迷信和宗教中,靈魂是指一種非物質的神秘的東西,它是永恆不滅(不死)的。
古今中外,各種迷信和宗教中的“靈魂和肉體的關係”基本上就兩種:
①靈魂附體。常見的表述是一個嬰兒的誕生就是一個靈魂的“轉世”。類似的傳說是一個成年人又被另一個靈魂鑽進肉體,支配他(她)的言行。
②靈魂出竅。常見的表述是一個老人的死亡就是一個靈魂的“逸出”。類似的傳說是一個成年人的靈魂暫時飛離肉體,頓時呆若木雞。
在無神論者看來,這種神秘的“靈魂”是不存在的。
2、科學和哲學中的“靈魂”
在科學和哲學中,靈魂是指人的精神(包括意識)、心靈;往往簡稱“心”。
“靈魂和肉體的關係”就是心身關係。
醫學中有心身醫學。1962年,弗朗西斯·克里克與另一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他們協同發現了遺傳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1976年以後,克里克將研究方向轉到腦科學和意識。透過一系列的研究他堅信,獨立於身體之外的靈魂(意識)是不存在的,沒有生命就沒有了靈魂。1994年他的著作《驚人的假說:對靈魂的科學研究》出版,書中寫到:“你的快樂和你的痛苦,你的記憶和你的雄心,你的個人身份和自由意願的感受,不過是一大群神經細胞及其相關分子的群體行為。”也就是說,人的靈魂(意識)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的活動。
哲學中有精神哲學(心靈哲學),與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構成哲學的三大基本分支(論域)。
①心身關係一元論。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包括人的肉體)決定精神;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決定物質(包括人的肉體)。
②心身關係二元論。二元論者認為物質和精神彼此獨立。“二元論”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1596-1650)。他認為物質和心靈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實體。物質實體的本性是有廣延性,是被動的。心靈實體的本性是能夠思想、不佔空間,是主動的。為了擺脫肉體和心靈相互協調一致這個事實,他又提出了靈魂位於大腦中的“松果腺”之內。當松果腺受到振動,靈魂固有的知覺就呈現出來!這實際上承認了靈魂和肉體之間聯絡,甚至承認了靈魂對肉體的依賴關係。這就使他的二元論觀點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於是他乞靈於上帝,斷言上帝是最高的實體,最終倒向了唯心主義。
在現代科學和哲學中,很少使用“靈魂”一詞,較少使用“心靈”一詞,常常使用“精神”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