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寫一場

    回答:

    百科

    克勞修斯(T.Clausius) 於1854年提出熵(entropie)的概念, 中國物理學家胡剛復教授於1923年根據熱溫商之意首次把entropie譯為“熵”。A.Einstein曾把熵理論在科學中的地位概述為“熵理論對於整個科學來說是第一法則”。查爾斯·珀西·斯諾(C.P.Snow)在其《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一書中寫道: “一位對熱力學一無所知的人文學者和一位對莎士比亞一無所知的科學家同樣糟糕”.熵定律確立不久,麥克斯韋(J.C.Maxwell)就對此提出一個有名的悖論試圖證明一個隔離系統會自動由熱平衡狀態變為不平衡。實際上該系統透過麥克斯韋妖的工作將能量和資訊輸入到所謂的“隔離系統”中去了。這種系統實際是一種“自組織系統”。

    以熵原理為核心的熱力學第二定律, 歷史上曾被視為墮落的淵藪。美國曆史學家亞當斯H.Adams(1850-1901)說:“這條原理只意味著廢墟的體積不斷增大”。有人甚至認為這條定律表明人種將從壞變得更壞,最終都要滅絕。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當時社會聲謄最壞的定律。社會實質上不同於熱力學上的隔離系統,而應是一種“自組織系統”。

    生活應用

    為什麼生活不會自發變得有序,而是變得無序呢?因為“熵減”的自發過程,就是勢能從高處向低處發揮作用,從包含張力處流向稀釋寬鬆處的結果。例如,水只會從高處流向低處,因為高處水的勢能大,低處勢能小,勢能從高往低流;人的狀態會從自律向懶散變化,自律需要更多的勢能,而懶散卻不需要做功。只要人停止用力,那麼好習慣(需要高勢能)就變會成壞習慣(懶散是低勢能)。有了這個過程,才會產生相應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系汽車逍客和大眾探歌相比,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