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色夢想202

    李鴻章身為朝廷重臣,身負其責。受儒家思想教育有其歷史侷限性,況且外國使臣指定必須由其為談判代表,他不承擔其責(簽訂條約),還是有人承擔簽約責任,李為保自己頂戴和民族少受損失不得已而為之,因此被承擔賣國的歷史罵名!

    梁啟超評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有閱歷而無血性”,並曰“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甚為客觀!

  • 2 # 歷史寶藏

    李鴻章真是冤枉死了。

    日本是給大清國籤不平等條約,又不是給李鴻章一個人簽約。

    甲午戰敗是清政府敗於日本,又不是李中堂敗於日本。

    李鴻章不去籤這個條約,還有別人會被慈禧派去。

    你說罵李鴻章合理嗎?

  • 3 # 歷史票友

    李鴻章一生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三四十個條約,其中自然也有平等的條約。

    沒辦法,可能因為李鴻章比較“識時務”,當時的列強喜歡跟他談判。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分內的事。

    因為弱國無外交,面對列強的威逼,慈禧可以有兩種選擇:籤或者不籤。當然,不籤,肯定要捱揍。所以,通常情況下,慈禧會選擇籤。

    而在這種情況下,李鴻章也有兩種選擇:籤,或者等等再籤。

    僅此而已。

  • 4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我說過無數遍了,李鴻章根本不想籤所謂的不平等條約,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一個外交家,他看的清中國和列強的差距,所以他才選擇妥協。

    雖然看似屈辱,但是在死硬到底還是妥協保國的問題上,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妥協保國,只有傻子才會死硬到底,最後落得了個政府崩潰,國家敗亡。

    再者,李鴻章也非一味妥協,他每次都在努力減損,好讓中國的國力少受點損失。同時,李鴻章也牽過平等條約,畢竟他是一個外交家,什麼時候妥協什麼時候堅持原則他分的清楚。

    最後,李鴻章也希望打個漂亮仗,好籤一個揚眉吐氣的條約,從他主張的洋務運動求富求強的口號就可以看出。但是隻可惜改革走錯了方向,中國並沒有像他設想的那樣富強起來,他只能在談判桌上為中國儘量減少損失。

    對於胡人,現代人沒必要或許苛責。

    全文完

  • 5 # 怎麼總是存在使用者名稱

    恰巧最近看完了梁啟超的《李鴻章傳》,再結合下自己的看法吧,李鴻章簽訂的那些條約並不是李鴻章的過錯,起碼我覺得這並不該成為他招黑的一點。

    晚清政府是個什麼落後狀況我們都心知肚明,面對強大的外敵入侵自然不可能是別人的對手了,敗者為寇必然就要簽訂不平等條約,而李鴻章只是處在了那個位置,所以被選擇出來簽訂這個條約。沒有李鴻章照樣有其他人會出來籤這些條約。可以看下幾件事。

    李鴻章在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時被襲擊,他首先想的是如何能夠藉此機會來減少點賠款,這就足可見其心;李鴻章也是在簽訂完屈辱的《辛丑條約》以後鬱郁而死;再看李的作為吧洋務運動這是大家熟知的,李鴻章在其中發揮極其重要作用,他還去過西方眾多國家考察,在國內也主張變革,可以說為中國近代化貢獻了力所能及的力量。

    並不是洗白什麼,而是客觀來講李鴻章確實是有貢獻之人。但其所處的時代畢竟還是封建時代,李鴻章也是其產物,自然免不了受影響做出錯誤的決定判斷諸如在外參觀時對西方制度的評價,同時時代也讓他難以施展部分的構想。簽訂條約李鴻章是不得已而為之,他也不能力挽狂瀾,所以就憑這點對他指責不對,李鴻章的功過要辯證來看結合他所處的時代地位。

    借用梁啟超的一句話就是“吾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片美麗人生是真事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