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折大眾”前景渺茫
個人認為斯柯達放下身段也很難進入第一合資陣營,但韓系車不用欺負,以這一車系作為對手等於會拉低品牌形象。韓系汽車僅存現代起亞兩大品牌,量產車能夠熱銷的僅剩下少數幾臺低端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這些嚴重簡配、安全等級極低、且品質很差的韓系車的市場份額會被逐漸壓縮到接近零。
同理任何想要在15萬以下區間發光發熱的合資汽車品牌都逃不過這一噩夢,因為自主品牌的品牌溢價能力仍舊不高,但如長城吉利比亞迪長安傳祺等品牌在技術研發方面已經超越了多數合資品牌。中國產車的市場定位決定了需要主攻15萬以下的市場,先進的技術也只能用在這些車上;那麼自主品牌以10萬左右的價格打造出技術水平與輕奢級合資車相當的產品,對於消費者而言顯然這些車會是更理想的選項;目前的中國產車市場佔有率已經有半數,自身的能力已經足以“燎原”,差的只是一陣風,這陣風不用多長時間一定會形成,拭目以待吧。
斯柯達汽車被戲稱為“八折大眾”,這一超百年車企以低價和足夠高的知名度理論上是應該成功的,但是斯柯達不論在歐洲有多高的知名度,這一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06年,忘了大眾汽車20年不止。所以斯柯達在國內的認可度很低,彆嘴的名稱也沒有大眾汽車這麼淺顯易懂,品牌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眾浴池”“大眾包子店”“大眾串串香”,從名稱上就能看出這一品牌“接地氣”的低端定位,普通人也才敢於消費;而斯柯達從語法上就與一般的理解方式差距甚大,而且這種奇怪的命名總會有一種不接地氣的味道,這一品牌被冷門也有命名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斯柯達汽車的技術完全依靠大眾汽車,而大眾汽車客觀的評價,其量產車十之八九都是問題車。比如LavidaBoraSagitarLamando以及邁帕低配使用的乾式雙離合,這種變速箱無疑是有史以來品質最差的變速箱且沒有之一;大眾汽車使用這種糟糕的變速箱還能依靠品牌影響力硬撐,但是斯柯達的品牌影響力太小了,出現任何普遍性的質量穩定都會是致命打擊,加之同期大眾發動機燒機油成為常態,斯柯達面對雙重打擊實際早就輸了。
斯柯達汽車被大眾集團收購之後就必然會有這種命運,而降低產品定位之後品質必然還會下滑,那麼本就很糟糕的品質再下滑一些的話不就成為韓系車了嗎?這些車已經在淘汰過程中了。從昊銳換成Superb之後已經感受到品質的下滑,YETI停產之後推出的幾款SUV也是消薄的厲害,斯柯達汽車的定位不應該再下調了,想要復甦最好的辦法是區別使用變速箱,把Octavia和Karoq這兩臺車的DQ200七檔乾式雙離合換成AT銷量必然大漲。
其次斯柯達Octavia旅行版換裝DQ381七檔溼式雙離合,後懸架升級三連桿獨懸,充分利用這臺車的高顏值打造出一臺15萬級最有味道的旅行車,這也是曲線開啟市場的利器。斯柯達汽車的設計感並不差,只是被大眾汽車毀了。
“八折大眾”前景渺茫
個人認為斯柯達放下身段也很難進入第一合資陣營,但韓系車不用欺負,以這一車系作為對手等於會拉低品牌形象。韓系汽車僅存現代起亞兩大品牌,量產車能夠熱銷的僅剩下少數幾臺低端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這些嚴重簡配、安全等級極低、且品質很差的韓系車的市場份額會被逐漸壓縮到接近零。
同理任何想要在15萬以下區間發光發熱的合資汽車品牌都逃不過這一噩夢,因為自主品牌的品牌溢價能力仍舊不高,但如長城吉利比亞迪長安傳祺等品牌在技術研發方面已經超越了多數合資品牌。中國產車的市場定位決定了需要主攻15萬以下的市場,先進的技術也只能用在這些車上;那麼自主品牌以10萬左右的價格打造出技術水平與輕奢級合資車相當的產品,對於消費者而言顯然這些車會是更理想的選項;目前的中國產車市場佔有率已經有半數,自身的能力已經足以“燎原”,差的只是一陣風,這陣風不用多長時間一定會形成,拭目以待吧。
那麼韓系車的市場份額必定會被壓縮,品牌形象又極其差,斯柯達以韓系車作為競品起步就輸了。斯柯達汽車被戲稱為“八折大眾”,這一超百年車企以低價和足夠高的知名度理論上是應該成功的,但是斯柯達不論在歐洲有多高的知名度,這一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06年,忘了大眾汽車20年不止。所以斯柯達在國內的認可度很低,彆嘴的名稱也沒有大眾汽車這麼淺顯易懂,品牌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眾浴池”“大眾包子店”“大眾串串香”,從名稱上就能看出這一品牌“接地氣”的低端定位,普通人也才敢於消費;而斯柯達從語法上就與一般的理解方式差距甚大,而且這種奇怪的命名總會有一種不接地氣的味道,這一品牌被冷門也有命名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斯柯達汽車的技術完全依靠大眾汽車,而大眾汽車客觀的評價,其量產車十之八九都是問題車。比如LavidaBoraSagitarLamando以及邁帕低配使用的乾式雙離合,這種變速箱無疑是有史以來品質最差的變速箱且沒有之一;大眾汽車使用這種糟糕的變速箱還能依靠品牌影響力硬撐,但是斯柯達的品牌影響力太小了,出現任何普遍性的質量穩定都會是致命打擊,加之同期大眾發動機燒機油成為常態,斯柯達面對雙重打擊實際早就輸了。
斯柯達汽車被大眾集團收購之後就必然會有這種命運,而降低產品定位之後品質必然還會下滑,那麼本就很糟糕的品質再下滑一些的話不就成為韓系車了嗎?這些車已經在淘汰過程中了。從昊銳換成Superb之後已經感受到品質的下滑,YETI停產之後推出的幾款SUV也是消薄的厲害,斯柯達汽車的定位不應該再下調了,想要復甦最好的辦法是區別使用變速箱,把Octavia和Karoq這兩臺車的DQ200七檔乾式雙離合換成AT銷量必然大漲。
其次斯柯達Octavia旅行版換裝DQ381七檔溼式雙離合,後懸架升級三連桿獨懸,充分利用這臺車的高顏值打造出一臺15萬級最有味道的旅行車,這也是曲線開啟市場的利器。斯柯達汽車的設計感並不差,只是被大眾汽車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