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生活的幻想家
-
2 # 西藏琦夢商旅國文
本人從2006年開始騎行,至今長長短短的騎行也有12年5萬多公里了,騎行的確是我最愛的出行和戶外旅行方式。我曾經也很迷惑為什麼這麼痴迷騎行。
1.從普通感官體驗來說,腳踏車速度爬坡5-10公里,平路15-30公里,下坡25-45公里,比徒步4-6公里快,比汽車摩托車60公里以上慢。風景映像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不長不短,不容易出現徒步產生的審美疲勞和身心疲憊,也不容易出行自駕摩旅出現的記憶淺表和模糊。從看到美景到做出制動停車反應大約需要2秒,腳踏車行進了約10米,汽車或摩托車行進了30米以上,對視覺角度產生影響。腳踏車的機動性較好,可以隨時停下來休息或欣賞美景,自駕和摩旅的便利性不如腳踏車。
2.從運動心理方面來說,騎行(腳踏車運動)是有氧運動,當騎行愛好者翻過高坡、騎過爛路、戰勝困難、完成挑戰、到達目的地的成就感是非常強烈而深刻的。這種成就感比徒步、摩旅、自駕要強烈很多。
3.從運動生理方面來說,騎行是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刺激體內激素的生成,促進身體健康。
3.1騎行運動之後,大腦下垂體會產生一種名為內啡肽的物質,它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有止痛和欣快感,是人體產生的天然鎮痛劑。在內啡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人由此感到歡愉和滿足,運動之前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和不快可以得到釋放。長時間的騎行運動,把肌肉內的糖原用盡,只剩下氧氣,這個時候,內啡肽便會分泌,開始從難受的極點向幸福轉化了。累並快樂著,就是這種感覺。
3.2睪酮可以為機體提供一個良好的合成代謝環境, 有利於肌肉、肌腱、韌帶、骨骼的修復及增強,有利於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肌耐力及爆發力。較高睪酮水平的騎友在運動中有更多的適應性並且有更好的表現,而且平時的精神狀態更為飽滿。
3.3在騎行中發生應激反應時(如創傷、感染、中毒、缺氧、飢餓、精神壓力、過度運動等),皮質醇有助於調節能量代謝、維持身體狀態穩定和控制過度發炎。皮質醇具有分解代謝的作用,可以促進脂肪、蛋白質等非糖物質分解轉化為糖、維持血糖。
當然不是人人都會熱愛上騎行。當一個人沒有體會到騎行的快感,或者第一次騎行就被傷了的人很難愛上騎行。
-
3 # 美好時光284143506
我從1979年騎腳踏車到2015年36年,身體真的很好。打乒乓球也有15年了。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堅持就好。
-
4 # 春田裝飾
我是2017年7月份開始接觸騎行,腳踏車店老闆不贊成我一上來就買貴的山地車,先讓我騎一款捷安特770,二手車,說要是喜歡騎行,以後再買好的車子。
後來我就堅持騎了下來,家裡山地車,公路車都有。我覺得騎行有很多好處:
一是開闊了視野,相比於其他運動專案,騎行可以去很多地方,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你想去哪個景點都行。
二是減少了疾病危害,我的肩周炎,頸椎病等沒有再反覆過。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美女騎友呢,因為可以減肥呀。
三是結交很多新朋友,在騎行圈子裡,或者加入騎行俱樂部,跟隨他們參加活動,一行幾十人,浩浩蕩蕩,頗為氣派。
四是可以拍照攝影,騎到哪裡,拍到哪裡。
-
5 # 獨行者3872160930080
我從2012年開始騎行至今,騎腳踏車治好了我身體疾病,給我帶來健康,騎腳踏車旅行即鍛鍊身體,又能觀賞美景,能讓自己心情舒暢
回覆列表
騎行,也許當你真的上路的那一刻,才會真的喜歡上它,不快不慢。
上學的時候無意間接觸了騎行,也騎過川藏線和新藏線,從最早那次進藏開始,每天都在趕路,到達終點的那一刻,感觸頗深,以為自己再也不會騎車了。
17年,又悄悄的上路了,看遍了很多風景,遇到了很多人,也學會了一樣東西,自由。
也許很多人喜歡的並不是騎車本身,而且那份自由吧,才能夠一次又一次的上路,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