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愁前路君

    1、丈夫已經不愛妻子。一個男人不愛一個女人的時候,什麼事情都能對女人做出來。丈夫已經說離婚了,他就不會再覺得這個女人是他的妻子,他已經把這個女人當成陌生人,陌生人是不能住到家裡的,所以丈夫趕妻子離開家。

    2、丈夫已經不講夫妻情分,對妻子厭惡至極。我們對於自己厭惡的人,都會遠離。這個丈夫已經厭惡他的妻子,不想在他的家裡再看到妻子的身影。所以他敢妻子離開家。

    3、他決定和妻子離開,不想再跟妻子有更多的糾纏不休。他也不想再跟妻子有任何的爭吵,他已經吵煩了,他不想妻子再跟他說話的最好方法就是趕妻子離開家。

    我個人認為,夫妻之間無論是因為什麼事情吵架,任何一方都不能擅自趕另一方出家門。這麼做是犯法的,也是不合情理的。

    老話說的好:一日夫妻百日恩!多大的怨仇,爭吵了就要將對方趕出家門呢!真說要離婚,也要走法律程式,把離婚證領了,財產平分了,大家好聚好散。畢竟曾經相愛過,何必要在最後分開時,給對方難堪呢!做人要講情義,夫妻一場,即使沒有多大恩情,也多大怨仇,不要對對方做那些無情無義的事情。

  • 2 # 火炎焱焱燚燚

    心靈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和諧的婚姻應從敬畏開始.....

    人一生的成敗,多數時候是由一個人的心靈境界決定的。

    人們通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用相貌和氣質品評女人的品級,殊不知,心也是有品級的。心靈的品級,決定著一個人的人格、品格和命運。直白地說,心靈的品級,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

    《遇見幸福》中歐陽嚴嚴對婚姻的態度,面對誘惑,他雖然動心,但也拒絕,就是因為知道,他一旦越界,就會讓兩個家庭的人跟著受傷。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明白婚姻的真諦,明白承擔義務是幸福而長久的婚姻關係的基礎,在結婚前都可以考慮清楚,不要匆忙地結婚,在結婚後更要為對方負責,不要隨便地離婚。

    以下中國汽車玻璃大王、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曹德旺對婚姻的自述: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明溪遇到了一個讓我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當時我的生活已經有了很大好轉,不像剛結婚時那樣拮据。但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富裕起來的農民而已,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有能被稱得上是事業的企業。就在那個時候,我與她相愛了。 當時她很年輕,大約二十四五歲,已經結婚,有兩個孩子。我們都很投入,彼此覺得找到了一生的知音。可是,那是80年代初,尤其是在福清這樣的地方,她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可是她很勇敢,我和她的事情被她的一些好姐妹知道了,那些姐妹就勸她,說:“你什麼人不好找,找一個農民,瘦瘦的,黑黑的。”她就跟那些姐妹說:“我們談得來,我相信他是一個非凡的人,他將來一定會有成就,會飛黃騰達的。” 我當時很痛苦,也面臨著一個選擇。一面是我的結髮妻子,她為我默默地奉獻了這麼多年,吃了那麼多苦,純樸善良,永遠無條件地信任我;另一面是我的紅顏知己,我們有刻骨銘心的感情。我真的很苦悶,我不知道這以後的路該怎樣走,於是我就去做調查,想看看別人都是怎麼生活的。 我選了100對有代表性的夫妻,有工人,醫生,幹部,有做老師的,也有老闆,我發現並不是我一個人對自己的家庭不滿意,而是這100對夫妻中沒有一對夫妻對自己的家庭是滿意的。給我感觸比較深的是福州水錶廠的一個朋友,他和太太兩個人,一個是科長,一個是團幹部,郎才女貌,是談了3年戀愛才結婚的,在我看來,他們應該幸福得不得了。沒有想到,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我跟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後,有幾次,喝酒聊天說深了,才知道他們雙方都對家庭不太滿意,兩個人互相指責起來,一點不比我的少。 當時是1980年。我對我能蒐集到的婚姻樣本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得出的結論是:沒有一個家庭是絕對幸福的家庭。後來我想通了——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教育,這樣就會形成各自不同的觀念,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是求同存異,一旦真正生活到一起,就會有很多問題。所以我覺得,幸福這東西講起來都是大同小異的,就是有吃有喝,子孫滿堂這些東西,可是如果往深層去想,世界上有絕對的幸福嗎?沒有,所以也不會有絕對幸福的家庭,絕對完美的婚姻。既然是這樣,我認為我是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換家庭的事情了,因為就是換1000個照樣也沒有用!

    敬畏婚姻是一種高階的信仰,只有當你足夠尊重婚姻的時候,它才能帶給你最美好的感受。 人的一生中,或許會遇到許許多多稍縱即逝的激情和慾望,但是肩負對家庭的責任以及行為道德,是無法推脫的。既然選擇了牽手走進婚姻,就應該為了兩個人的一輩子做好打算。一輩子不長,請好好珍惜自己的枕邊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你一本書,你如何看出這本書是不是好書,是否值得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