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芙蓉郎

    這得分兩種人,第一種人就是從底層做起白手起家的知道賺錢的不易所以花起來也很精打細算第二種人就是自己本來就愛貪佔小便宜的人所以用起來也很小氣

  • 2 # 太甲面膜

    窮人透過勤奮勞動變成富人,深刻感受到賺錢不易,所以小氣。

    富人透過錢生錢保持富人,深刻體會到生錢容易,所以大氣。

    小氣與節儉,有明顯區別,對別人是小氣,對自己是節儉。

  • 3 # 情感喪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很多有錢人明明很富有,卻會對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在大街上,你看到地上躺著的一塊錢,甚至懶得彎腰去撿,或許還會繞得遠遠的,覺得撿錢是件可恥的事。但有錢人向來不會這麼認為,錢再少,那也是錢。最大的貧窮莫過於精神上的貧窮,最大的富有莫過於精神上的富有。富人與窮人之間不同的思維方式才導致了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1塊錢真沒你想那麼重要嗎?當然不是。這裡需要理解一個你並不陌生但卻從未重視過的概念:複利。複利是指一筆資金除本金產生利息外,在下一個計息週期內,以前各計息週期內產生的利息也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也就是俗話說的“錢生錢”,“利滾利”。複利計算公式如下:F=P(1+i)^nF:終值(Future Value),或叫未來值,即期末本利和的價值。P:現值(Present Value),或叫期初金額i:利率或折現率n:計息期數1塊錢如果按照複利計算將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按照20%的折現率計算,1塊錢能在20年內翻到38倍。假設你投入1000塊錢,按照年利率7%,12%,15%,20%計算,30年後,你又能到多少錢?7%: 761212%:2996015%:6621220%:237376摸著良心說,用30年將1000元變成7612元,自己寧願用這筆錢去揮霍。但如果讓筆錢翻了30倍(12%)甚至是237倍(20%),你是不是怦然心動了?錢無小錢,這也正是富人之所有摳門的原因。富人會弄清楚自己每一分錢的來龍去脈。不會因為是小錢而揮霍。而窮人正好相反,覺得三塊兩塊的微不足道,正是這種漠視的態度,使得你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少。現代人都喜歡透支消費。透過信用卡,花唄,分期付,貸款等形式將未來的錢挪到今天用,但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表現。前兩年,自己也嘗試過透支的生活方式。一度以為從通貨膨脹來看,把未來的錢挪到今天用,就相當於把今天的錢挪到過去用。同等面值的金額所具備的購買力不可同年而語,自己似乎大賺了一筆。但這無疑是自我麻痺的藉口。透支消費大大的提升了自己的購買慾,一次次使用信用卡,使用分期,雖然能從購買的過程中得到快樂,但這種快樂會在購買後蕩然無存。相反,過多的透支加上分期的疊加,使自己的生活一團亂麻。本以為每天三五十塊不算多,偶爾的三五百塊甚至三五千塊尚可接受。當賬單出來的那一刻,會覺得難以置信,甚至連看賬單的勇氣都沒有。將大半的工資都用於還款,甚至入不敷出。

  • 4 # 外太空的紙飛機

    有可能他是從貧窮過來的

    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爭取利益最大化,

    即使賺了錢,也會想著把錢投到新的專案中去

  • 5 # 熱血混剪

    富在深山有人知,窮在鬧市無人問。

    網際網路的造富神話依然沒有終點,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多少人被拍死在沙灘上,成為了烈士。

    而且現在沒有了平臺補貼,單價低到令人髮指,除了頭部玩家和工作室性質的團隊操作,現在個人想要在這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是非常艱難的

    如果真的想要嘗試,千萬不要當做主業來做。平時花個一到十個小時,滿足一下自己的興趣是可以的。

  • 6 # A魯緩

    為什麼有些人越富越小氣?不在於他富不富,而在於他本來就是一個小氣的人。無論他窮富他都不會大方起來。即使他有一千萬,他還是很小氣,即使對自己的恩人,他還是會很小氣。我很討厭“有病”這個詞,但這人就是有病,是精神病的一種。

  • 7 # 神起哥

    咳咳,讓我來收網咖

    小氣與大方看你怎麼理解,說下我的理解:

    富人那不叫小氣,

    那叫:"當省不用 當用不省"。

    窮人那也不叫大方,

    那叫:"打腫了充胖子",倆字概括:"窮操"。

    錢,是有靈性的,你愛錢錢就愛你,

    你不愛錢錢就不會愛你。

    窮人一般都是為了"面子"花錢,

    富人一般都是為了"價值"花錢。

    區別就在這裡,完全不同的兩種思維。

    窮人花錢一般都是感性的,

    富人花錢一般都是理性的。

    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窮人很大方,

    富人很小氣這只是表面現象,看的很皮毛。

    該花錢的地方富人是很大方的,

    不該花錢的地方必須得小氣,

    這是愛錢的表現。

    希望看到這裡的每一個都能發大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對愛情不抱希望,但又在尋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