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蘇慕容復
-
2 # Timorscream
謝邀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三國是什麼時代?真正群雄四起的亂世。最終三足鼎立,其過程更是風雲跌宕,殘酷無情。雖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但在三國這個人才輩出的特殊時期恰恰不同。 儘管孫權算是一個明主,能知人善任 但他並沒有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競爭的經歷磨鍊,經營一方的難度是難以想象的,非常人能擔起一面旗幟。何況最終孫權經營的東吳始終偏隅一角,風雨飄搖,對外始終聯此抗彼,基本上沒有過魏蜀兩國都有過的頂峰時期,這還是孫權算是一個明主辛苦經營得來的結果了。如果就算孫權生在早期,終究還是會被歷史淘汰的。
-
3 # 秦嶺161707473
不可能。先說天時,三國時期中國的經濟中心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佔據了當時中國最精華的地區和十分之六七的人口,文臣武將的數量和質量都遠超競爭對手。再說地利,長江天險既是孫吳的屏障也成為限制東吳擴張的絞索,而且荊州又是東吳上游的屏障,只要落入外人手裡,定都下游的孫吳政權絕對是寢食難安,所以即使是盟友,也得對劉備集團下黑手。最後說人和,對於江東士族來說,孫權父子是外來政權,靠著殺戮征服當地士族,雙方維持著脆弱的平衡,能不爆發內戰就很不錯了,要江東士族出錢出兵幫孫家打天下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
4 # 文化原始人
感謝邀請
首先,孫權有兩個強勁的對手,一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一個是以皇叔自居的劉備。這兩個人都以漢室正統自居,佔據了道德高位,而孫權夾在這兩人當中可以說是“出師無名”,並且顯得有些尷尬。統一天下對孫權來說基本上是不太現實的,他處在曹操和劉備這兩強的夾縫中間,能自保就不錯了。
而且,東吳自孫權掌權之後,採取的都是守勢,所有的進攻全是為了打造有助保衛江東的形勢。因為江東歷代以來都是富饒之地,戰亂又會讓大批文人工匠南遷避難,從而促進了當地繁榮。因此江東政權大部分沉溺於偏安,缺乏進取意識,東吳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了守,而不是攻。
當時的北方地處中原,地大物博,政治與軍事人才層出不窮,且民風彪悍,陸戰優勢極其明顯,相比之下,江東更適合自保,並不具備奪取中原的絕對性實力。再加上三國時期的主要軍事矛盾在於蜀漢與曹魏,這兩個集團不僅彼此註定勢不兩立,而且都曾試圖征服江東,東吳對兩者都存在著警惕意識。因為在蜀漢與曹魏的鬥爭中,無論誰贏,都會對東吳不利,所以,孫權必須以維護三國鼎立的形勢優先,而不是想著統一。
綜上所述,孫權並不是不想統一,而是以當時的形勢來看,東吳想統一天下,實乃痴人說夢,所以孫權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肯定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只是割據一方,據守江東,而這在當時對孫權來說才是上策。至於統一,想想就行了,還是要切合實際的。
-
5 # 遠方品味歷史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的形式:問題中的孫權並沒有說是什麼時代的,我們姑且可以分為兩個時代的孫權,一個是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的孫權,還有就是三國時期的孫權。
我們先從兩個時代具體分析,東漢末年的孫權身處於軍閥混戰的時期,靠著他父親和哥哥打下的基礎慢慢在江東立足腳跟,並且透過赤壁之戰基本上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也決定了自己獨守東南半壁江山的結果。那麼這個時候北方是實力雄厚、“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軍團。西方是打著漢室正統旗號的劉備軍團,而孫權處於兩者之間,雖然從紙牌實力上看地盤和實力要強於劉備軍團,但是也並沒有一口吃掉他的絕對威力和野心。而相對於曹操軍團就更加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
三國日期的孫權面臨的局勢都差不多,荊州的收歸讓西方蜀漢軍團的威脅降低了很多,不過這時候魏國實力的大增也讓其不得不和蜀漢聯手共同抗魏。
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孫權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和思想,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東吳不可能三國的最後終結者的。周舫詐魏,已經取得了很好的主動權,但是最終孫權還是放棄了這次整個三國期間東吳最好的統一天下的機會。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孫權的心思。
那麼如果孫權有這個心思,想要一統天下,那成功的機率有多大呢?
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統一全國的戰爭大部分都是由北往南打的,秦朝統一六國,隋朝統一全國,唐朝消滅地方割據政權等等都是如此。從南往北打的例子實際上只有一次成功了,那就是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不過要知道那時候元朝政府已經腐敗頭頂,曾經的蒙古鐵騎也不復方面之勇了。而徐達和常遇春又是兩員猛將。秋風掃落葉般滅掉了北方的元朝。
而孫權想要收復天下的話也是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形式,由南往北打。但是這個時候曹魏兵強馬壯,實力雄厚,人才濟濟。孫權不可能佔到便宜的。從這一點就可以得出孫權成功的機率有多低了!
當然了,歷史已經證明,孫權終究不是統一天下的那個人!
回覆列表
你這樣說也太小看孫權了,如果你是孫權,別說統一三國了,赤壁之戰你就不會贏,最大可能是還沒開戰你已經被江東集團給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