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大調
從自然大調音階的結構可以看出,此音階實際上可以分為結構完全相等的兩個四音階,音階的前段四音階與後段四段列都是“全音_全音_半音”的結構,前後兩個四音列之間可以全音相連線.
如果以C大調音階為基礎,按純五度關係向上方作一次移位構成G調音階,則C大調音階的後段四音列與G大調音階的前段四音列完全相同
根據這個道理,如繼續按純五度關係向上方移位,可以很容易地推演出常用的“ G D A E B #F #C ”七個大調音階
C大調: c d e f g a b c
G大調: g a b c d e #f g
D大調:d e #f g a b #c d
A大調:a b #c d e #f #g a
E大調:e #f #g a b #c #d e
B大調:b #c #d e #f #g #a b
#F大調:#f #g #a b #c #d #e #f
#C大調:#c #d #e #f #g #a #b #c
由此可知升記號的產生是有規律的.其先後次序,如按音名排列是“F C G D A E B ”
書寫時,高音譜表中第一個升號寫在第五線上.低音譜表寫在第四線的F音上.然後按低四度或高五度的音程依次加上去(不用加線).新的升記號寫在右側,位置要準確
識別升號調的方法是:記住最後一個升號音是該大調的Ⅶ級音(導音),向上數一個小二度就是該調主音,主音的音名就是調名.如上例D大調調號的最後一個升號是“#C”,其上方小二度是“D”,因此是D 大調
中古調式
起初,有四個音可以做主音:re、mi、fa、sol。以它們為主音,可分別構成四種正格調式:多利亞、弗裡幾亞、利底亞、混合利底亞。這些名稱來自古希臘,中世紀卻很少用。 後來,格拉雷紐斯(Glareanus)給主音為la的調式取名為愛奧里亞,主音為do的調式取名為伊奧尼亞。 副格調式從正格主音的下方五度出發而構成,每個正格調式都有一個相應的副格調式。這樣,我們就有了十二種教會調式。而現代的一些著作又把它擴充為十四個調式,加入了以si為主音的洛克里亞調式和它的副格調式。 下面,我們就把七個正格教會調式分別介紹如下: 1. 以首調唱名do為主音的調式,叫伊奧尼亞調式(Ion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表面上看,它與自然大調式、中國七聲清樂宮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屬於大調類調式。 2. 以首調唱名re為主音的調式,叫多利亞調式(Dor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小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大六度,這個六度叫做多利亞六度。表面上看,它與中國七聲清樂商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屬於小調類調式。 3. 以首調唱名mi為主音的調式,叫弗裡幾亞調式(Phryg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小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小二度,叫做弗裡幾亞二度。表面上看,它與中國七聲清樂角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屬於小調類調式. 4. 以首調唱名fa為主音的調式,叫利底亞調式(Lyd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大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增四度,叫做利底亞四度。增四度是三全音的音程,它給這個調式帶來了一種特殊的、神秘的韻味。屬於大調類調式. 5. 以首調唱名sol為主音的調式,叫混合利底亞調式(Mixolyd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大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小七度,我們把它叫做混合利底亞七度。表面上看,它與中國七聲清樂徴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它也是大調類的調式。 6. 以首調唱名la為主音的調式,叫愛奧利亞調式(Aeol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它的音階結構與自然小調式、中國七聲清樂羽調式完全相同,屬於小調類調式。 7. 以首調唱名si為主音的調式,叫洛克利亞調式(Locr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小調式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小二度和減五度,我們把這個五度叫做洛克里亞五度。與增四度一樣,減五度也是一個三全音音程。它是最具小調特點的調式.
好了你自己比較一下吧!!!!!!
自然大調
從自然大調音階的結構可以看出,此音階實際上可以分為結構完全相等的兩個四音階,音階的前段四音階與後段四段列都是“全音_全音_半音”的結構,前後兩個四音列之間可以全音相連線.
如果以C大調音階為基礎,按純五度關係向上方作一次移位構成G調音階,則C大調音階的後段四音列與G大調音階的前段四音列完全相同
根據這個道理,如繼續按純五度關係向上方移位,可以很容易地推演出常用的“ G D A E B #F #C ”七個大調音階
C大調: c d e f g a b c
G大調: g a b c d e #f g
D大調:d e #f g a b #c d
A大調:a b #c d e #f #g a
E大調:e #f #g a b #c #d e
B大調:b #c #d e #f #g #a b
#F大調:#f #g #a b #c #d #e #f
#C大調:#c #d #e #f #g #a #b #c
由此可知升記號的產生是有規律的.其先後次序,如按音名排列是“F C G D A E B ”
書寫時,高音譜表中第一個升號寫在第五線上.低音譜表寫在第四線的F音上.然後按低四度或高五度的音程依次加上去(不用加線).新的升記號寫在右側,位置要準確
識別升號調的方法是:記住最後一個升號音是該大調的Ⅶ級音(導音),向上數一個小二度就是該調主音,主音的音名就是調名.如上例D大調調號的最後一個升號是“#C”,其上方小二度是“D”,因此是D 大調
中古調式
起初,有四個音可以做主音:re、mi、fa、sol。以它們為主音,可分別構成四種正格調式:多利亞、弗裡幾亞、利底亞、混合利底亞。這些名稱來自古希臘,中世紀卻很少用。 後來,格拉雷紐斯(Glareanus)給主音為la的調式取名為愛奧里亞,主音為do的調式取名為伊奧尼亞。 副格調式從正格主音的下方五度出發而構成,每個正格調式都有一個相應的副格調式。這樣,我們就有了十二種教會調式。而現代的一些著作又把它擴充為十四個調式,加入了以si為主音的洛克里亞調式和它的副格調式。 下面,我們就把七個正格教會調式分別介紹如下: 1. 以首調唱名do為主音的調式,叫伊奧尼亞調式(Ion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表面上看,它與自然大調式、中國七聲清樂宮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屬於大調類調式。 2. 以首調唱名re為主音的調式,叫多利亞調式(Dor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小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大六度,這個六度叫做多利亞六度。表面上看,它與中國七聲清樂商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屬於小調類調式。 3. 以首調唱名mi為主音的調式,叫弗裡幾亞調式(Phryg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小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小二度,叫做弗裡幾亞二度。表面上看,它與中國七聲清樂角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屬於小調類調式. 4. 以首調唱名fa為主音的調式,叫利底亞調式(Lyd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大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增四度,叫做利底亞四度。增四度是三全音的音程,它給這個調式帶來了一種特殊的、神秘的韻味。屬於大調類調式. 5. 以首調唱名sol為主音的調式,叫混合利底亞調式(Mixolyd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大調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小七度,我們把它叫做混合利底亞七度。表面上看,它與中國七聲清樂徴調式的音階結構完全相同,它也是大調類的調式。 6. 以首調唱名la為主音的調式,叫愛奧利亞調式(Aeol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它的音階結構與自然小調式、中國七聲清樂羽調式完全相同,屬於小調類調式。 7. 以首調唱名si為主音的調式,叫洛克利亞調式(Locrian)。它的音階關係是: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這個調式的特點是:與自然小調式相比,主音上方有一個小二度和減五度,我們把這個五度叫做洛克里亞五度。與增四度一樣,減五度也是一個三全音音程。它是最具小調特點的調式.
好了你自己比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