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玩的國學
-
2 # 帝國的臉譜
晏殊以詞著稱,後來官至宰相,堪稱為詞人中的大宰相,宰相中的大詞人。而這個官至宰相的詞人,從小聰明外露,還是個神童。
宋朝的科舉制度五花八門,針對聰明的小孩子,特地設定了一個“童子舉”。童子舉,也叫童子科,凡十歲左右,能背誦任意一種經書,外加《孝經》和《論語》的兒童,都有資格參加考試。
晏殊七歲能文,14歲時,與全國千多考生一起參加了殿試,他“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受到宋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授秘書省正字,成了少年進士和年齡最小的領導幹部。
正是因為聰明,又有文才,他受到了宋真宗的特別喜愛。尤其讓宋真宗喜愛的是晏殊的誠實,當殿試進入第二場,複試詩賦時,題目發下來,晏殊見這是一個曾經作過的題目,便當廷說:“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宋真宗一聽,非常高興,“愛其不欺,既成,數稱善。”一個成年人如果說我作過此賦,或許會是邀名,但晏殊才14歲,還沒這麼鬼精,屬於童言無忌吧,所以宋真宗會“數稱善”。
因了上面這些原因,宋真宗為太子趙禎(後來的仁宗)選老師時,就選擇了晏殊,任他為太子舍人。
不過,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沒弄明白,想求教於內行。王明清《揮麈錄》中有一段話說:“蔡伯俙與晏元獻(即晏殊)俱五六歲,以神童侍仁宗於東宮。元獻自初耿介,蔡最柔媚,每太子過門闌高者,蔡伏地令太子履其背而登。既踐祚,元獻被知遇為宰相,蔡竟不大用……”
按照他的記載,晏殊五六歲時,就在宋真宗的安排下,同蔡伯希一起,成為了太子的伴讀。但《宋史·晏殊傳》卻說:“景德初,張知白安撫江南,以神童薦之。帝召殊與進士千餘人並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
如果按照《揮麈錄》的說法,晏殊五六歲入宮,當在公元996—997年;若按《宋史本傳》之說,景德初張知白以神童推薦他入朝,他的入朝時間當在1004年。如果宋史正確,那麼給太子伴讀的故事則子虛烏有;倘若《揮麈錄》的說法正確,則宋史所謂張知白以神童薦於朝便是杜撰。不知晏殊到底是曾經給少年時期的宋仁宗伴讀過,還是晏殊入仕多年後成為了宋仁宗的老師?不知哪位方家能否指點一二,謝謝!
回覆列表
晏殊是個天才兒童,早慧且聰明,再加上特別誠實,獲得了宋真宗的喜愛!
晏殊特別講究官場之術,他的門生遍佈朝廷。歐陽修王安石等都是他的學生。
晏殊十四歲參加科考,一舉成功,進入殿試環節,晏殊竟然告訴宋真宗,這道題做過的,請求重新出題考試,一句打動了宋真宗!
在別人鶯歌燕舞的時候,晏殊躲在家裡學習,這種好學樸素的精神,也深深打動了宋真宗!
晏殊的成功,絕不僅僅是運氣好那麼簡單,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晏殊是個天才兒童,五歲就能作詩為文,聞名鄉里,比黃庭堅等一幫少年天才還要牛。北宋名相張知白在巡視江西的時候,有人在張知白麵前推薦了晏殊。張知白就把晏殊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恰逢科考之年,十四歲的晏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考生同時參加考試,在那場決定他命運的考試中,他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冷靜和從容,文章倚馬可待援筆立成,宋真宗看了他的文章後,非常讚賞,賜同進士出身,從一個十四歲的毛孩子,一下子進入宋朝的官場,相當於做了鄉科級的領導幹部,晏殊可謂是一舉成名天下知。在進入複試環節後,晏殊拿到考卷,心中大喜,原來這道題是他曾經做過的。晏殊就老老實實地告訴真宗,這道題我做過的,請求另外出題目。結果重出考題後,晏殊依然得了高分。晏殊的天真、誠實和才華深深打動了宋真宗。宋真宗一高興,授其秘書省正事,留秘閣讀書深造。相當於在中央辦公廳做秘書,一邊工作,一邊深造。
宋朝是一個相當文藝的時代,它的主流價值觀就是享樂主義。特別是在王朝的前期,國家太平無事,經濟高度發達,娛樂行業高度繁榮,各級官員們自然就該吃吃該喝喝,出入高檔酒樓和娛樂場所,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用現在的話就是,官員們“卡拉OK熟唱百首,賓館菜譜倒背如流,中外名勝處處遊遍,麻將骰子樣樣拿手”,大家都是娛樂高手。但當時晏殊很窮,沒錢出門遊玩宴飲,只能眼巴巴地呆在家裡看書學習。宋真宗發現其他大臣每天革命小酒天天醉,唯獨晏殊在家勤奮讀書,很是奇怪。一天,宋真宗召見了晏殊,好奇地問,你看別人都玩得花天酒地,而你卻活得清湯寡水,這是為什麼呀?晏殊再次展現了他誠實淳樸的品格和高超的語言藝術,回答說,我其實也很眼紅這種快樂的生活,但是我兜裡沒錢啊。這句回答具有一石三鳥之妙。首先,巧妙地告訴皇帝,我是一個清正廉潔的人,絕沒有貪汙受賄拿回扣的現象。其次,顧及了其他臣子的臉面。他要是說,我沒有寇準宰相那麼有錢之類的話,就相當於給自己脖子上下了個套。第三,在皇帝面前適當地裝傻和“賣萌”,這種接近於自嘲的回答方式,深深打動了宋真宗。於是年紀輕輕的晏殊去做了太子的老師,打下了以後官至宰相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