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藍妮妹妹

    濟南

    大年初二,是已嫁的姑娘——老濟南稱“姑太太”回孃家省視父母的日子。

    姑爺陪妻子、孩子去岳家是一件很鄭重的事,須先備下幾樣禮品。在過去,富裕之家可買上火腿、板鴨、桂圓、酒等,普通人家多是買幾盒糕點,外帶兩個鮮果簍子,也能拿出門去。

    青島

    從臘月二十二晚上,嫁出去的青島閨女就不能再進孃家門了,一直要等到正月初三,才能和女婿孩子一起回孃家。

    過去都比較窮,講究卻特別多,閨女回孃家是必須中午前回家,太陽落山前走的,帶的禮物也很講究,年三十晚上祭奠用的雞是必須帶著的,但是孃家卻往往不會留,因為雞音同“飢”。

    棗莊

    春節前幾天,出了門子(結了婚)的閨女要跟丈夫回孃家送節禮。以前,經濟條件差時,大多帶些糖果、果子(點心)、豬肉、酒等禮品。禮品的數量必須是吉利的雙數。

    閨女一家當天返回時,孃家要回禮品。首先是粉條,取其拉拉扯扯不斷親的寓意。其次是粉皮,象徵團團圓圓。還有花生,意為有兒有女花著生。還有,閨女帶來禮品的一小部分也要給回回去。

    淄博

    在淄博,大年初二是媳婦們回孃家的日子,這一天作為孃家人是不接待其他客人的。

    媳婦們大年初二回孃家只是在女兒沒有成親之前。如果哪家媳婦的女兒已經成家,那麼她們又會把這一天拿來招待自己的女兒、女婿。

    東營

    頭年臘月十七、十八,新媳婦就回了孃家,婆家要打發人去請,把新媳婦請回來好好“伺候”,年前就不讓再回孃家了。

    正月初二閨女回孃家只為了拜年,拜完了年就要匆匆回家。

    濰坊

    在濰坊,年初二放了鞭炮,謂“開市”,男女勞作不再禁忌,開始帶上禮品走親戚。

    走親戚舊時“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六里看丈母”之俗,現多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

    威海

    閨女回孃家的當天中午一般吃餑餑,下午吃餃子。

    初二媳婦帶女婿(有孩子的話也帶上,有多少帶多少)回孃家,實際上女婿是主角,這次的名義叫“拜丈人”,住一宿就回。禮品嘛,一般用包袱包四個餑餑和八個蓮子帶上,這兩種麵食,因為承載了“四平八穩”的寓意,所以特別重要,屬於非帶不可的。

    濟寧

    結婚第一年,小兩口一定要在初二至初四回孃家,這叫“雙拜節”。吃飯的時候新女婿要坐主賓,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吃飯時,不能上水餃,意思是捏了嘴不讓說話。

    另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會有孃家的人(一般是侄子,沒有侄子的就自己去)來叫,一塊回孃家。

    臨沂

    在臨沂,如果要按正規的風俗,那就是正月十六才是出嫁的閨女回孃家的好日子。這之前也可以回去,但無論你回去多少次,到了正月十六這一天是非回不可的。

    泰安

    初二這天中午,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講究,不管多大年紀、多大輩分的人都要坐在下手,得讓新女婿坐在正位子上。

    席間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式,一般是先上些點心、糖果之類的六種小吃(也有上八種的,分為四幹四鮮),簡單吃點就正式上菜開席。當酒席進行到一半時才能端上整魚這道菜,可只要魚上了桌,就會有一個端著空盤子的人來到新姑爺面前為廚子討紅包。

    萊蕪

    萊蕪這裡是正月初三回孃家,因為初二還沒有送完家堂,作為出嫁的閨女是不能見家堂桌子的。初三一大早,小兩口就拿著早就準備好的六樣禮上路了。

    六樣禮包括:一刀肉、兩條魚、兩瓶酒、兩條煙、兩包茶葉、兩包點心,缺一不可。所有的禮物都是雙份的,回孃家後,孃家人要留或再帶回也都是要雙份的留或雙份的帶回,是不能拆雙的。

    德州

    在德州,年後閨女回孃家與女婿一起給丈母孃拜年是初四。孃家那頭隆重地稱其為:待女婿(或叫待新親)。

    到了孃家見了爹孃之後,閨女跟孩子們先給爹孃和姥爺姥娘磕頭拜年;而女婿則要由岳父或者再老一輩的人們陪著喝酒吃飯。

    濱州

    在濱州,回孃家大都是在正月初二,媳婦有丈夫陪著回孃家才算是體面的。

    最隆重的回孃家是婚後第一次回孃家,這一次新姑爺登門,不亞於新媳婦出嫁。新姑爺一到家,沒等進家門,丈人和丈母孃早就迎了出來,進了屋,姑爺就要給老人下跪磕頭,不過這第一次磕頭一般是不讓磕的,丈人早就把他扶了起來。

    菏澤

    在菏澤,春節回孃家都是在初二進行的。第一次春節回孃家,帶的禮物都是雙數:或四件,或六件。

    除之此外,還有一些小禮物要放在一個專門的禮盒裡,這盒子是分著層的,每層都不能空。裡面有糕點、饅頭、掛麵等,也有放上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曬黑而有的人不容易?有什麼方法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