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樣“題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敘述一件事,向學生提出問題時,多數學生往往很快就會得到問題的答案,而讓他自己做作業時,卻有些困難。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孩子們不會讀題。讀題是審題的前提,是解題的基礎。透過讀題,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理清條件與問題,明確條件與問題的種種聯絡,使要解決的問題在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印象,為解題作良好的鋪墊。因此,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數學讀題能力和讀題習慣的很有必要。一、 指導學生讀題方法1、一數一符號地讀。剛接觸加減法時,要求學生必需用手指住一個數一個符號地讀,如“3+6=()”讀作“三加六等於幾”,“7+()=9”讀作“七加幾等於九”,至少讀兩遍,不懂還可以再讀,剛開始一定讓學生養成讀題的習慣。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很簡單,無所謂,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剛入學就開始的。2、一字一句的讀,如果有圖的話,還要觀察圖,把圖和文字結合起來,。低年級學生由於識字不多,獨立讀有文字題顯得更有困難,要由教師示範讀或領讀,或把生字注音放大在黑板上(不要以為是數學課注音不重要),在教師的幫助下讀題。同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關鍵詞語、重要資料、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等。很典型的一次是期中測試時,有一道應用題多數學生出了錯,當時只是覺得這道題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很快我又發現了問題的另一所在。記得這道題是這樣的:媽媽買了一些糖,小明吃了4塊,還剩下6塊,請問媽媽一共買了幾塊糖?我在輔導一個學生時,讓他先把題讀一遍,他讀到:媽媽買了10塊糖,,小明吃了6塊,還剩下幾塊糖?後來我知道這樣讀的不只他自己。可是當老師把題目給他讀出來以後,他就沒有學習障礙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平時的讀題方法不對,對讀題的訓練不夠,學生獨立做題的能力差,所以造成眼高手低的現象。而且讀題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老師,還要取得家長的配合,因為學生剛上一年級,識字水平有限,家長很容易越俎代庖。老師和家長在讀題時,語言是連貫的,句子中的邏輯關係基本上都讀出來了,學生很容易理解。而學生自己讀題,本身是一個艱難、複雜的學習過程,他要把字先認出來,再讀到連貫成句,可能要三遍五遍甚至七遍八遍。如果剝奪了學生的這種學習機會,就會形成以後的學習障礙。3、邊讀邊思考,與生活相結合。如:圖書館一共有60本書,我們借走了35本,還剩多少本?在做這道題目之前,我先讓每個學生讀題。然後讓學生找出:題目中已知條件有哪些?問題是什麼?透過理解條件和問題存在的聯絡,結合實際生活學生解答起來就會輕鬆多了。此外,還要注意讀的語速。通常情況下,語速以稍慢為佳,以能準確感知資訊資料及問題為標準。因此,讀的時候一定要全面、仔細,既不加字也不減字,對於較深的題目,甚至要咬文嚼字。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且也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捕捉資訊資料的能力,為學生理解題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二、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我們常常發現有些學生對題目只粗略地看看,在讀題時往往一掃而過,對題中的條件還沒有完全理解便開始動手解答,往往出現因讀題不仔細而造成的解題錯誤所以,我要求學生做到解題要認真讀題,學會讀題。比如一年級數學期末測試中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學校圖書室有90本圖書,一班借出25本,二班借出40本,兩個班一共借出多少本?”許多學生做的是“90-25-40=25”,以為是求“剩下多少本?”究其原因,沒有認真讀題,根據以前做題情況想當然做題,這最主要的是沒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怎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教師和家長互相配合好,學校家庭要求一個樣,做題之前一定看懂了再下筆。學生學會讀題方法,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會終身受益。 三、注重讀題方式的變化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的物質形式。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我把學生動眼觀察、動口朗讀與動腦思考有機結合起來,並逐步培養學生讀題能力。大多數的學生讀題時都不注意停頓,語感非常差,讀題興趣不濃,使得數學意識低下,因而理解不透題意。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以讀的指導: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個人讀,也可以分組讀;還可以全班齊讀,形式不拘一格。當遇到圖文結合的題時我會讓同學們分角色讀,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35頁第6題:“我(黃松鼠)摘了22個松果,我(花松鼠)摘了31個松果,我(灰松鼠)比花松鼠少摘13個松果。(1)灰松鼠摘了多少個?(2)黃松鼠比花松鼠少摘多少個?”這題文字較多,我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讀題,讀題後,教師讓學生理解“多”和“少”的意思,再加上引導與點撥,學生很快解答出來了,解題效率也大大提高。如應用題:教師讀:“一班植樹54棵。”“二班植樹42棵。”男生讀:“兩個班一共植樹多少棵?”女生讀:“一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形式多樣,學生興趣當然濃厚,久而久之,讀題的習慣已養成,理解題意的能力也隨之增強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樣“題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敘述一件事,向學生提出問題時,多數學生往往很快就會得到問題的答案,而讓他自己做作業時,卻有些困難。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孩子們不會讀題。讀題是審題的前提,是解題的基礎。透過讀題,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理清條件與問題,明確條件與問題的種種聯絡,使要解決的問題在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印象,為解題作良好的鋪墊。因此,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數學讀題能力和讀題習慣的很有必要。一、 指導學生讀題方法1、一數一符號地讀。剛接觸加減法時,要求學生必需用手指住一個數一個符號地讀,如“3+6=()”讀作“三加六等於幾”,“7+()=9”讀作“七加幾等於九”,至少讀兩遍,不懂還可以再讀,剛開始一定讓學生養成讀題的習慣。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很簡單,無所謂,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剛入學就開始的。2、一字一句的讀,如果有圖的話,還要觀察圖,把圖和文字結合起來,。低年級學生由於識字不多,獨立讀有文字題顯得更有困難,要由教師示範讀或領讀,或把生字注音放大在黑板上(不要以為是數學課注音不重要),在教師的幫助下讀題。同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關鍵詞語、重要資料、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等。很典型的一次是期中測試時,有一道應用題多數學生出了錯,當時只是覺得這道題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很快我又發現了問題的另一所在。記得這道題是這樣的:媽媽買了一些糖,小明吃了4塊,還剩下6塊,請問媽媽一共買了幾塊糖?我在輔導一個學生時,讓他先把題讀一遍,他讀到:媽媽買了10塊糖,,小明吃了6塊,還剩下幾塊糖?後來我知道這樣讀的不只他自己。可是當老師把題目給他讀出來以後,他就沒有學習障礙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平時的讀題方法不對,對讀題的訓練不夠,學生獨立做題的能力差,所以造成眼高手低的現象。而且讀題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老師,還要取得家長的配合,因為學生剛上一年級,識字水平有限,家長很容易越俎代庖。老師和家長在讀題時,語言是連貫的,句子中的邏輯關係基本上都讀出來了,學生很容易理解。而學生自己讀題,本身是一個艱難、複雜的學習過程,他要把字先認出來,再讀到連貫成句,可能要三遍五遍甚至七遍八遍。如果剝奪了學生的這種學習機會,就會形成以後的學習障礙。3、邊讀邊思考,與生活相結合。如:圖書館一共有60本書,我們借走了35本,還剩多少本?在做這道題目之前,我先讓每個學生讀題。然後讓學生找出:題目中已知條件有哪些?問題是什麼?透過理解條件和問題存在的聯絡,結合實際生活學生解答起來就會輕鬆多了。此外,還要注意讀的語速。通常情況下,語速以稍慢為佳,以能準確感知資訊資料及問題為標準。因此,讀的時候一定要全面、仔細,既不加字也不減字,對於較深的題目,甚至要咬文嚼字。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且也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捕捉資訊資料的能力,為學生理解題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二、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我們常常發現有些學生對題目只粗略地看看,在讀題時往往一掃而過,對題中的條件還沒有完全理解便開始動手解答,往往出現因讀題不仔細而造成的解題錯誤所以,我要求學生做到解題要認真讀題,學會讀題。比如一年級數學期末測試中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學校圖書室有90本圖書,一班借出25本,二班借出40本,兩個班一共借出多少本?”許多學生做的是“90-25-40=25”,以為是求“剩下多少本?”究其原因,沒有認真讀題,根據以前做題情況想當然做題,這最主要的是沒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怎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教師和家長互相配合好,學校家庭要求一個樣,做題之前一定看懂了再下筆。學生學會讀題方法,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會終身受益。 三、注重讀題方式的變化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的物質形式。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我把學生動眼觀察、動口朗讀與動腦思考有機結合起來,並逐步培養學生讀題能力。大多數的學生讀題時都不注意停頓,語感非常差,讀題興趣不濃,使得數學意識低下,因而理解不透題意。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以讀的指導: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個人讀,也可以分組讀;還可以全班齊讀,形式不拘一格。當遇到圖文結合的題時我會讓同學們分角色讀,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35頁第6題:“我(黃松鼠)摘了22個松果,我(花松鼠)摘了31個松果,我(灰松鼠)比花松鼠少摘13個松果。(1)灰松鼠摘了多少個?(2)黃松鼠比花松鼠少摘多少個?”這題文字較多,我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讀題,讀題後,教師讓學生理解“多”和“少”的意思,再加上引導與點撥,學生很快解答出來了,解題效率也大大提高。如應用題:教師讀:“一班植樹54棵。”“二班植樹42棵。”男生讀:“兩個班一共植樹多少棵?”女生讀:“一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形式多樣,學生興趣當然濃厚,久而久之,讀題的習慣已養成,理解題意的能力也隨之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