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品牌吳之
-
2 # 鄭能量達人
這個問題,我個人的想法是:1.選書的第一關很重要,因為它決定您需要讀下去,是精讀還是快速閱讀;2.看目錄及重要章節,尤其是工具書類,各取所需,關注您需要的,因為讀書是需要時間成本的;3.經典類的書籍,我經常放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隨便翻翻。開卷有益;4.個別需要摘錄下來的就抄下來,但更多的是在旁邊注這筆記;5.留下感悟,試圖進入編者的年代、他的人生經歷、他的信仰、社會背景等等。更加透徹地瞭解作者的意圖。
以上個人觀點,供參考。
-
3 # 鳶尾洲國學志
(拙拙一答,恭聞指正)
個人認為,如果真心想讓閱讀變得有效,就需要我們親自完成三個任務。
第一:摸清書本的脈絡
顧名思義,閱讀尚且不滿一遍,固然是無法瞭解一本書的所有脈絡的。對於不同的讀者而言,摸清書本的脈絡所需要的時長也是不同的。然而,無論自己需要多久,只要真心想讓閱讀有效,這個步驟都是一條“必經之路”。否則,我們的閱讀成果就會像沒有地基的房屋一樣,根本經不起外界的檢測或者考驗。
第二:歸納書本的精華
當我們摸清了一本書的脈絡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歸納一些對自己非常有幫助的內容了。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書本的精華可多可少,它的形成與存在取決於讀者們的獲益程度。對於不同的讀者而言,一本書的精華所在也是會有本質性的差異的。因此,那些能夠切實幫到自己的內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中精華”。
第三:列舉書本的短處
閱讀,從來都不是全面恭維作者的觀點,而是透過讀者們的思考,使作者的觀點變得更加合理或者準確。閱讀生效的第一種跡象,正是我們挑揀出了一些隱含於書本之中“毛病”。雖然這裡的“毛病”可大可小,但只要能夠激發自己的靈感,只要能夠完善別人的觀點,我們的閱讀才算是真正地開始正式生效了。
綜上所述,有效閱讀的本質,其實就是完全“吃透了”一本書。
然而,僅僅讓閱讀變得有效,當然還是遠遠不夠的——高效閱讀,才是讀者們的共同追求。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高效閱讀呢?答:在實現有效閱讀的基礎之上,獨立總結出比書本中的觀點更加優質的辯證結論。
-
4 # 花冠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仁先來看一篇一節大師徐遲的《黃山記》: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費心機,創造世界。它創造了人間,還安排了一處勝境。它選中皖南山區。它是大手筆,用火山噴發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圍一百二十公里,面積千餘平方公里的一渾圓的區域裡,分佈了這麼多花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髙峰下臨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這些硃砂的,丹紅的,紫藹色的群峰,前擁後簇,高矮參差。三個主峰,高風峻骨,鼎立而足,撐起青天。
這裡佈置後,它打開了它的雲庫,拔給這區域的,有倏來倏去的雲,撲朔迷離的霧,綺麗多彩的霞光,雪浪滾滾的雲海。雲海五座,如五大洋,洶湧澎湃。被雪浪拍擊的山峰,或被吞沒,或露頂巔,沉浮其中。然後,大自然又亳不慳吝的賜予幾千種物植。它處處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鵑。它還特意委託風神,帶來了名貴的松樹種,播在險要處。黃山松鐵骨冰肌,異蘿松天下罕見。這樣大自然把紫色紅的峰,雪浪的雲海,虛無飄緲的霧,蒼翠的松,拿過來組成了無窮盡的幻異的景。雲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雲泉,還有八潭,四瀑。一道溫泉,能治百病。各種走獸之外,又有各種飛禽,神奇的音樂鳥,能唱出八個音樂(神奇!)。希世的靈芝草,有珊珊似的肉芝。作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賞賜了只屬於少數的幸福人的,極罕見的攝身光(屬於黃山獨有,也可能是雲海射形成)。這種光神奇不過,它有彩色的光暈如鏡框,中間一明鏡可顯人形(大自然真是神秘莫測!)。三人並立峰上,各自從攝身光中,能看見自已的面容身影(震撼!)。
下面我們來分析這篇短文:大師開篇就匠心獨具,拋開一般的遊記寫張,首寫佈局出黃山橫空出世,用震撼的文筆,造就出山峰,雲海,奇珍異木,飛禽走獸,攝身光。這才開頭的一節,寫得奇幻,精美,神秘,既展現了黃山的磅薄氣勢,又寫出了黃山獨特的地貌特徵,為下面的章節煊染了氣氛。
所以,我們讀一本書,最起碼要了解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所要表達的內容,要表現出什麼主題。不能說書讀了什麼也不知道,白讀,只過過眼睛癮。這樣也就失去了讀書的真正意義。
當然,有的書內容很深奧,精髓不讀幾遍根本理解不了。這就要求我們用細心和耐心,加以認真地去讀。象魯迅的很多作品,許多都寫得含蓄隱晦,只有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寫作時代,才能理解。
讀一篇好文章,不僅是精神享受,也可以說是很好的揚質享受。也許美的精神享受,物質難以買到。就如前文《黃山記》,奇峰,雲海,音樂鳥唱,異松,攝身光等,讀著對心靈是一種淨化,洗滌,攝人心愧的壯美!
回覆列表
讀書不是為了全記住,而是為了理解,為了給你的設定好的知識體系添磚加瓦。有效閱讀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內閱讀完,並收穫主體思想和框架理念。可以融會貫通,日常生活工作中可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