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原名:夏林、王靖雯。
生於1969年的王菲原名“夏林”,由於歷史原因,一直跟隨母親夏桂影的姓氏,後來才改回跟父親王佑林一樣的姓氏,並於15歲更名為“王菲”。
1989年王菲隨爸爸到了香港,後來進了新藝寶改成了王靖雯,憑著這個名字當年的王菲算是嶄露頭角,有著一兩首膾炙人口、傳唱率不錯的歌曲,歌路發展延襲了當時港臺女歌手的歌路,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始終格局較小。
1991年底去了美國,1992年春節又回到香港,94年菲下決心拋棄了藝名恢復真名,而後改回原名的她,名字不僅大氣,而且歌路也走的較為特立獨行,以其獨有的Teana般嗓音和不俗的音樂,成為現今歌壇亞洲天后極人物。
擴充套件資料:
王菲定居後,為了打入香港娛樂圈、迎合港人口味,唱片公司決定把帶著濃厚內地氣息的“王菲”改為藝名“王靖雯”。
據說新人階段的王菲以“王靖雯”之名為葉倩文當嘉賓時,還曾引來無數Sally粉絲的噓聲,認為“王靖雯”一名有跟風抄襲葉倩文之嫌。後面用回原名的事,樂迷應該都很清楚了,王菲的首張同名專輯曾以《王靖雯》(1989年)為名,但到了1993年推出《十萬個為什麼》時,雖然唱片封面上仍印著“王靖雯”,但王菲已開始在專輯內頁使用“王菲”本名為詞曲創作署名。
王菲的原名:夏林、王靖雯。
生於1969年的王菲原名“夏林”,由於歷史原因,一直跟隨母親夏桂影的姓氏,後來才改回跟父親王佑林一樣的姓氏,並於15歲更名為“王菲”。
1989年王菲隨爸爸到了香港,後來進了新藝寶改成了王靖雯,憑著這個名字當年的王菲算是嶄露頭角,有著一兩首膾炙人口、傳唱率不錯的歌曲,歌路發展延襲了當時港臺女歌手的歌路,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始終格局較小。
1991年底去了美國,1992年春節又回到香港,94年菲下決心拋棄了藝名恢復真名,而後改回原名的她,名字不僅大氣,而且歌路也走的較為特立獨行,以其獨有的Teana般嗓音和不俗的音樂,成為現今歌壇亞洲天后極人物。
擴充套件資料:
王菲定居後,為了打入香港娛樂圈、迎合港人口味,唱片公司決定把帶著濃厚內地氣息的“王菲”改為藝名“王靖雯”。
據說新人階段的王菲以“王靖雯”之名為葉倩文當嘉賓時,還曾引來無數Sally粉絲的噓聲,認為“王靖雯”一名有跟風抄襲葉倩文之嫌。後面用回原名的事,樂迷應該都很清楚了,王菲的首張同名專輯曾以《王靖雯》(1989年)為名,但到了1993年推出《十萬個為什麼》時,雖然唱片封面上仍印著“王靖雯”,但王菲已開始在專輯內頁使用“王菲”本名為詞曲創作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