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軍abc

    典盡客衣三尺雪的典故?

    數場秋雨,就送來了寒冬。

    常常想起綿密的雨聲,滴答滴答,打在房簷屋角、青磚瓦片之上,濺起珠玉水光,歷歷過往,似乎也隱藏在氤氳的水汽中了。

    唐代著名詩人王建,曾在一個蕭疏的秋夜,寫過一首《秋夜對雨寄石甕寺二秀才》。

    “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

    對坐讀書終卷後,自披衣被掃僧房。”

    空廊滴雨,樹葉照光;讀書終卷,自掃僧房。一份淡泊之情,油然自字裡行間生髮。

    讀書不為稻粱謀,在寂寥的僧房中,對坐誦讀,這種超然出塵,已遠非常人所能領會。

    知人方可論世,王建的生平裡,有他獨特的“基因”。

    王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籍籍無名;居鄉則“終日憂衣食”,生活困頓;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

    正是由於始終為生活所迫,使他了解到真正的民間疾苦,也反映到他的作品中。

    他寫了大量的樂府詩,反映民生多艱,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尤為膾炙人口:“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聲。”

    興象深微,意境渾融。這首詩是唐代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寫萬籟俱寂的禪院,表達淡泊無為的心聲。就在這古寺中,探究歷史興亡,坐定水雲禪心。

    他還寫過一首通俗易懂的《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

    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

    人的生命就像太陽一樣,年輕時的光陰看似漫長,卻很快就是暮年了。縱使活到百年,也不過是三萬六千個晨昏,去掉夜晚也就剩下一半的時間。

    成名須趁早,手中的今天、現在,都是你最年輕的時候了,因為不捨晝夜的歲月,很快就將帶走所有人。

    誠如漢徐幹《中論夭壽》中說:“顏淵時有百年之人,今寧復知其姓名也?”

    夭壽不過是相對的概念,顏淵死得早,盛名流傳千古,當時有百歲之人,早已化為塵土。這種單純時間長度上的長壽,並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他描寫唐代的風土人情,透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和煙火味兒。《雨過山村》:“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

    雨中傳來清脆的雞鳴,山村裡依稀只有一兩戶人家。村路邊的竹溪潺潺,一條板橋斜橫其上。婆媳相喚一起去為養蠶奔忙,只有那梔子花,抱持芬芳,獨自搖曳庭院中……

    素筆白描,像極了一幅山水田園畫。

    最能代表王建情懷的,恐怕是這首《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江上數株桑棗樹,自從離亂更荒涼。

    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

    典盡客衣三尺雪,煉精詩句一頭霜。

    故人多在芙蓉幕,應笑孜孜道未光。”

    從桑棗樹說起,荒涼的不是樹,而是戰亂頻仍日漸凋敝的鄉村,在旅館中眼看殘臘將盡,卻只有空書寄回故鄉。

    迫於貧寒典盡客衣,恰逢三尺大雪;為了雕琢煉精詩句,頭上已染秋霜。至於故人的調笑,也只能怪自己修行不夠,繼續孜孜以求吧。

    “典盡客衣三尺雪,煉精詩句一頭霜”,應該是古代寒士的真實寫照。誠如唐人林寬在《獻同年孔郎中》詩中說:“炊瓊爇桂帝關居,賣盡寒衣典盡書。”

    值此風雪嚴冬,為古往今來,身為寒士不改初心者,聊表敬忱。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王建 〔唐代〕

    江上數株桑棗樹,自從離亂更荒涼。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典盡客衣三尺雪,煉精詩句一頭霜。故人多在芙蓉幕,應笑孜孜道未光。

    註釋

    離亂:變亂。常指戰亂。《晉書·刑法志》:“是時承離亂之後,法網弛縱,罪名既輕,無以懲肅。”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詩:“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一本作“亂離”。明屠隆《彩毫記·難中相會》:“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陳毅《冬夜雜詠·吾讀》:“干戈離亂中,憂國憂民淚。”那堪:怎堪;怎能禁受。唐李端《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詩:“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宋張先《青門引·春思》詞:“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明韓洽《鐵馬》詩:“那堪簷宇下,又作戰場聲。”殘臘:亦作“殘臈”。農曆年底。唐李頻《湘口送友人》詩:“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宋蘇軾《與程正輔提刑書》之二三:“殘臘只數日,感念聚散,不能無異鄉之嘆。”《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捱過殘臘,到了新年,又是上元佳節。”《再生緣》第九回:“如今殘臈過新春,今年我宅多興旺,人口平安福又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字安全用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