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學行者
-
2 # 白興長
古代官府通緝令和現在一樣,不同的是沒有現在發達,現在是任何地方都藏不住。古代看官府執政情況,只要官民合一也是能抓到的。
-
3 # 薩沙
當然可以了。
其實很多通緝令是直接畫在布上,傳告天下的。
在古代,抓住通緝犯並不困難,難的是抓住躲藏在深山老林的通緝犯。
古代和今天不同,人員流動是極少的。
古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農民,平時天天在家種地,一天離開土地都不行。
所以,農民平時頂多趕集去下鄉鎮的集市,其餘時候不出門,更別說出遠門。
在古代,出遠門的只有:官吏、商人、僧道、走江湖的藝人這四種職業。
官吏主要是去異鄉上任或者傳遞公文、押送犯人之內。他們很容易辨認,因為都有國家發給的身份證明,比如公文之內。通緝犯不可能偽裝成官吏。
商人,商人四處跑是為了賺錢做生意。所以,商人旅行必然帶著貨,沒貨的不可能是商人,通緝犯也難以偽裝成商人。
僧道,僧道需要雲遊四方。通緝犯雖說可以偽裝成僧道,但難度也大。當年僧道都有度牒,就相當於今天身份證。這玩意不容易偽造,因為有官印的。同時,僧道的舉止、外形很容易識別,通緝犯一般沒有這個水平偽裝。
走江湖的藝人:主要是歌舞妓、江湖藝人。歌舞妓是女人,古代很少有女人犯罪。至於江湖藝人,在古代也不算多,很少見的。這些人往往會被重點盤查,偽裝成他們很容易穿幫。
所以,說來說去,通緝犯在古代想要流竄非常困難,極其容易被抓。
況且,通緝令畫像雖不太相似,然而對於籍貫、外形特徵還是寫的很詳細的。
大家都知道,古代沒有普通話,大家都操各地方言,有著濃重的口音,很容易識別。
比如魯智深是陝西人,一口方言很容易認出來。
而當地人口流動又少,發現你的口音和通緝犯的籍貫一致,當然就重點排查你了。
再一看,外形特徵差不多,就寧枉勿縱,直接抓了。
古代可沒有什麼人權的概念,寧可錯抓沒有錯放的。
所以,通緝犯如果想要流竄逃亡,非常困難。
然而,如果通緝犯不講究,一頭鑽入深山老林躲避起來,就很難抓了。
大家想想看,都是宋代了,人來人往的景陽岡還有老虎,可見當時荒山野嶺還是很多人,沒有人煙,非常適合躲避。
回覆列表
這是因為古代社會跟現代社會不一樣,古代社會人口流動性非常差,一個地方可能三五年都不見得會出現一個陌生人,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社會結構,古代很輕易的構建起了個人身份證+地方保甲連坐+關卡盤查的三級網格,也就是所謂的天羅地網。具體怎麼個操作法呢?
第一,身份證明。
早在商鞅變法時,秦國就在全國推行了照身貼制度,也就是現代社會的身份證,上面會由官府寫明你的詳細姓名和身份、籍貫,沒有這個東西,想去外地,門也沒有。歷史上的商鞅就用切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照身貼”的重要性。商鞅在逃亡過程中想要住旅店,結果因為沒有“照身貼”,被店主拒絕,商鞅無奈的感慨說“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秦國在統一六國後,自然也在全國推行了這一制度,並被後世所沿用。比如明朝的出行證明就更為細緻:除了有身份證明外,僧侶雲遊還需要有度牒,商旅和趕考的學子還需要由地方出路引等等,否則寸步難行。
第二,保甲連坐。
歷朝歷代皆有保甲連坐制,即如果你所在的村鎮有罪犯而你卻沒有檢舉揭發,那麼你也會受到連坐之刑。一般來說,像秦朝的亭長、後世的保長等,主要職責就是發現自己轄區內是否有行跡可疑的人出現,一旦有,就需要立即上報,由官府進行核實查證,否則出了問題,首先要問責自己。
當然,有了懲處手段,自然也得有獎勵手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就流行懸賞制,比如楚平王抓伍子胥時,賞額就高達五萬石糧食,宋朝時賞金更是高達5萬銅錢。有了這些舉措,地方上自然很樂意去檢舉身邊隱藏的陌生人了。
第三,關卡盤查。
古代道路不像今天這樣四通八達,在一些關鍵路段,往往有城池關卡,而且還不容易繞過去,比如伍子胥從楚國逃往吳國時,必經之路就是昭關。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逃過關卡的盤查,那麼就只能從山野叢林裡穿行,這個風險是極高的,即便不迷路餓死,也容易碰到野獸。
所以,當一個罪犯逃亡後,朝廷的快馬會第一時間在沿途關隘下發海捕文書,速度絕對會比逃犯兩隻腳來得快。這樣,當罪犯到達一處關隘後,無法拿出身份證明,就會被當場抓住,但如果你拿出身份證明,捕快與海捕文書上的一比對,也會發現你就是被通緝之人。
這個時候逃犯就只能躲過城池關隘,向偏遠村落躲藏,但這個時候地方保甲制就起作用了,你也許剛到一個村莊,附近的村民就會發現,村裡來了一個陌生人,馬上會報告亭長過來盤查。
那麼既然靠這些手段就能抓逃犯,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畫上一副並不寫實的畫像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是因為古代識字率不高,普通百姓看到通緝令也不一定認識,認識了也不一定記得住,所以,配上一副畫像,可以讓百姓直觀的記住被通緝的人是男是女,是不是大鬍子,臉上是不是有顆痣等等,方便檢舉揭發形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