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非魚—體用不二
-
2 # 美術藝考狸大叔
臘月二十八,我和我爸去買窗花,
我爸在超市貨架前翻來覆去的找,也不知道在那找啥。
服務員來了,我爸問,“沒有手工剪紙窗花嗎?”
“沒有,全是塑膠的。”
老頭看起來有點沮喪,退而求其次買了些塑膠的窗花。
但在春聯上,他絕不退步,找了個老師傅,給我們家寫了一副對聯。
除夕那天上午貼完對聯,一看,
好傢伙,的確看起來比對門大氣很多。
我就站在那端詳,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沒想明白,還得是我爸,給了我答案
——“手工感。”
什麼是手工感?
就拿春節的對聯來說,同樣都是對聯,
為什麼手寫的要比列印的貴?
為什麼手寫的,看起來就是比列印的更好看?
為什麼在這個工業化的時代,就是有人要去找老師傅寫對聯?
首先,因為手工感代表著這個物件是獨一無二的,
即使,老師傅還會寫一樣的字的對聯,
但是絕不可能和我這副是一模一樣的。
而列印的呢?只要你想,一模一樣的對聯,你想要多少個就有多少個。
其次,具有手工感的物件所耗費的精力是巨大的,
機械化生產的對聯,只要你在電腦上輸入一個數字,
一瞬間,一摞子對聯出現了。
而老師傅寫的對聯,雖然也熟能生巧了,
但仍要消耗一些精力,才能完成。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指出,
聲光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藝術作品的生產效率,
但是機械化的複製和大眾化的生產使得藝術的靈韻喪失了;
機械化生產的對聯,毫無靈韻可言,
我們在貼春聯的時候,就像個帖春聯的工具人,
一切都在像流水賬一樣完成任務,
年味自然也就淡掉了。
繪畫也是如此,撇去各種主義,各種風格,它和照相機的區別,
最基本的,就是手工感。
這是傳統藝術,與機械化生產之間最根本的、最大的區別。
繪畫是獨一無二的,那些名垂千古的畫為什麼如此珍貴?
因為僅此一副,一旦丟了、燒了,沒了就沒了。
冷軍的作品也是如此,比如他的《小唐》
你去問問小唐,她是更喜歡這幅冷軍給她畫的人物肖像,
還是更喜歡去海馬體拍得一組人物肖像?
你再問問小唐,現在她家著火了,她是救冷軍給她畫的肖像,還是救海馬體拍的肖像?
要是你,你救什麼?
如果你選擇的是前者,你想沒想過為什麼?
我猜一下,可不可能是因為,這幅畫燒了就沒了,
但海馬體的肖像你還可以去找客服要存檔再洗一張?
不可否認的是,攝影也是一門藝術。
但是平心而論,一副人像攝影作品所耗費的時間精力是否能夠與一副人像寫生相對比?
也許有人會說,“難道花費的精力多,就更具價值嗎?”
別的事情也許不是,但在今天這個事情上,的確是這樣的,
因為,這些精力並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有很多精力用在觀察。
如果說“手工感”是從結果導向來說的,
那麼“觀察”就是從過程導向來講的繪畫和攝影的區別。
冷軍的畫,不是臨摹,而是寫生,
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冷軍在完成每一副畫作的時候,都需要對模特無比細緻地觀察。
觀察,是一個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具有的能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嬰兒一點點長大,許多人反而忘卻了自己的這個最基本的技能。
當重新開始觀察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對於繪畫來說,冷軍這種的,首先能看到就是不同的質感,
面板的質感,金屬的質感,牛仔的質感,毛衣的質感……
如此來看,一副又獨一無二,又蘊含著人性的作品,
為什麼不能稱作藝術呢?這怎麼就是一個行走的照相機呢?
繪畫的意義何在?繪畫就一定要是抽象的才有意義嗎?
用人去對抗技術,難道不是藝術範疇嗎?
回到題主的疑問,學習繪畫的意義當然不是為了畫得像,
但是你不能否認畫得像就不是藝術。
你說我說的對嗎?
-
3 # 洛陽小明
每一個人對畫的認知不同,追求自己繪畫藝術也不一樣的,一些畫畫的人也只是在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之上前行,而且每個畫畫的人僅僅只能在一個繪畫領域的一個方面做的好就非常不容易了,也能獲得很多人的認可,而且一個方面好也就會失去一些別的東西,十全十美的東西是沒有的,冷軍也只是在具象繪畫中畫的比較好的一個人,寫實也是一種繪畫的表現形式,有人喜歡也會有人不喜歡,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傳一些自己學習的風景寫生。
-
4 # 粒塵
能把畫畫的像照片一樣,體現的是水平;能把字寫的和印刷體一樣,同樣也是水平!沒有深厚的功底,誰能把畫畫成照片??把字寫成印刷體?!
-
5 # 創意匯文化傳播
人類已經發明瞭那麼多種交通工具,發明了叉車起重機,可是奧運會上還要比賽跑步、舉重幹嘛呢?是要人做個行走的汽車、行走的叉車嗎?
精神上的東西,如果從實用上講,一切都是沒意義的,我們開著車,坐著輪椅,做個快樂的行屍走肉就可以了。
超寫實繪畫和照相機相比,從技術上來講,甚至有超越相機的地方。我們曾經把照片和冷軍的一張畫進行掃描,然後無限放大,發現,照片在放大20倍的時候,已經變成了馬賽克,而冷軍的作品放大40倍後,依然能看到清晰的線條。所以,冷軍的超寫實繪畫“比照片還要逼真”。
超寫實繪畫,也是人類在超越自身極限的一種方式,不能單單從實用上來講。
至於藝術家價值,我覺得就沒必要講了。吃慣大餅和饅頭的人是理解不了為什麼有人吃魚子醬的。
-
6 # 慧之
你的這種想法我也曾經有過 ,之前我妹妹學畫畫 ,每一幅畫作都會拉著我一起欣賞 ,她畫得很像,我會對她大加讚賞,讚美之詞毫不憐惜 。後來她畫的多了 ,而且都很逼真 , 我便開始覺得無趣了 ,跟照相機的效果一樣 ,還有必要畫嗎?但他依然興趣不減 ,還企圖說服我,讓我跟她一起學繪畫,我說要畫就畫漫畫 ,把自己想的畫出來 ,把自己的夢境畫出來 ,把相機無法捕捉到畫面畫出來 。於是 我開始學漫畫 ,我剛開始學 ,我沒有妹妹繪畫的技術好 ,但我的畫面有趣 ,我的家人都愛看 ,貼幾幅我的畫兒在下面
給太陽裝空調
走進恐龍時代
-
7 # 嵗仴洳剨
數碼相機拍出幾百萬畫素和冷軍畫出幾百萬畫素有區別嗎?不過某些人把他的畫加上“藝術”,個人喜好,旁人無置可否。
-
8 # 山野村叟
冷軍不是簡單的還原,只是用最細緻的筆法表達畫家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說冷軍畫像照片的,那肯定也是畫家,而且是自己的畫賣不到冷軍這麼高價錢,“文人相輕”。我們不能自己不喜歡,就使勁詆譭。你可以欣賞也可以厭惡,對藝術的評論其實也就是個人好惡。很多畫作、很多畫家在當時不一定受歡迎被人理解,隨著時間推移卻成為名作。批評也是批評者的權力,我們也不能罵批評者,任何一門藝術不可能被全天下人接受。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
9 # 乘林79345246
我也不喜歡別人用“像不像”做為評判的標準。我理解的繪畫的意義在於表達,類似於唱歌、寫作、傾訴。至於超寫實這類畫,其實我也有些這樣的疑惑,或許就像翻唱其他人的歌曲,雖不是新創,但也同樣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我最中意的是意象畫,基於具象又不被嚴格約束,有利於更充分的表達又便於別人理解。我覺得不管哪種畫法,甚至不管是哪種方法,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就好。
-
10 # 河南藝考壹哥
很遺憾,題主,
冷軍並不是一個大家印象當中的那種“氣死照相機”的超寫實畫家,
原因有很多,容我慢慢說,
我先放兩張圖,這兩張圖的對比相當的明顯,
圖一是,知名的超寫實藝術家查克·克洛斯作畫的場景,
圖二是,冷軍作畫時的場景,
這兩張圖能讓你明白冷軍與尋常的超寫實藝術的不同之處到底在哪裡:
1.冷軍仍然堅持的是寫生繪畫,而不是照片描摹就作畫物件而言,圖一的查克·克洛斯明顯是對著照片描摹,
冷軍不像其他超寫實畫家依賴於照片繪畫,
他仍然是寫生繪畫,
只是偶爾用照片輔助,
這樣畫出來的超寫實繪畫有一個巨大的好處,
就是脫離了照片感,
且畫家能夠在畫面中投入一些自我的理解,
所以你仔細觀察冷軍的繪畫,
你會發現它比照片多了一層古典的濾鏡,
和一層從古典繪畫中傳承而來的人物鬆動感,
是自然而鬆動的人物描繪;
2.冷軍的作品仍然是傳統架上繪畫的篇幅,而不是高達兩三米的畫幅這塊區域性只有15平方釐米不到
篇幅的大小其實意味著技法的高低,
篇幅越大往往寫實的空間就越大,
尤其是對照片的描繪,越大寫實的難度就越低,
而越小的篇幅,在方寸之間完成近乎真實的畫面是非常難的,
超寫實作畫的難度則成倍增加,
冷軍的超寫實作品的篇幅往往都比較小,
這也是冷軍技術的高超之處,
他能在方寸毫米大小的空間繪製超寫實,
這種驚人的技術是在手機行動網路時代所難以感受到的,
你得身臨其境親眼看到畫面才能感受到;
3.冷軍的作品仍然是傳統架上繪畫的步驟從圖一你可以明顯地看到查克·克洛斯的作畫手法像是印表機在列印,
這也是絕大多數超寫實畫家的弊病,作畫步驟都是由區域性直接完成,
而冷軍的作畫步驟則仍然是傳統的作畫步驟:
不是從區域性直接完成(從無到直接清晰),
而是從整體推及區域性(從模糊到清晰),
從整體到區域性的作畫手法去畫超寫實難度是十分高的,
換言之,國外的超寫實是繞路子抄近道呈現出的畫面,
冷軍的超寫實則是憑藉自己的技術用傳統的作畫方式硬剛出來的畫面;
介紹完冷軍的技法,再來談談理念,
因為他採用的是寫實而不是畫照片,
冷軍的作品不只是照相機這麼簡單,
相機和人眼一樣都是有焦點的,也就是畫面的虛實差異,
而冷軍的繪畫是全實的,
換言之,冷軍的畫面每一處都是視覺聚焦點,
現有的相機拍不出冷軍的畫面效果;
這裡他其實也藉助了相機,
利用相機在不同的角度去聚焦,而他則把每一個角度當焦點去繪製,
他的畫面就是全焦點繪製,
這種觀察和繪畫手法是反人眼和照相機的,
這其實玩得是一種當代藝術了;
所以題主,你可以看著那些畫得跟照片沒什麼兩樣的作品產生質疑,
並懷疑起繪畫的本身意義,
但這個源頭不能是冷軍,
你誤讀了冷軍;
再來談談你的困惑,
可是學習繪畫的意義就是為了畫的像嗎?
在照相機沒發明前,寫實是繪畫的功能性之一,
但是在那個時期繪畫的意義就不只是畫得像了,
隨著照相機被髮明後,寫實作為繪畫的功能性逐步被相機所替代,
在當代,繪畫的意義不是為了畫的像
繪畫的意義何在?
繪畫於每個人的意義是一種美育,
它有利於激發人們的自我意識,
它不是灌輸給你一種美,而是讓你去創作,
透過創造讓你自己去發現屬於自己的美,
當這種美育去引導人時,有些人會被動地拒絕,
這種美育最後的目的就是終結藝術家本身,
讓藝術創作成為人人都能享受的消費品,
就像詩人這個職業漸漸消失了,
可是詩意卻存在於人們的字裡行間之中,
普通人也能在意氣風發或者低落失意時寫首現代詩來排解內心表達自我,
可以預見,藝術家以後會漸漸消失,
但藝術表達會成為人人都能消費的手段和素養,
人們透過繪畫等藝術形式去解放自我意識,
找尋自己的獨立人格,
這是一條漫漫長路,
但如果繪畫藝術脫離了寫實的功能性,
審美形式不再是是權力對人的宰制,
藝術家的消解,繪畫等藝術創作變成人人都能享受消費受益的事,
我想這是繪畫藝術最好的意義;
以上。
-
11 # 真相很簡單
繪畫的意義不唯一,所以答案也不唯一。
就好像穿衣服一樣,沒有說一定穿什麼樣的衣服。
繪畫誕生就有著多重意義,有的就是戲謔,就像今天的漫畫;有的就是模擬自然,就像今天的寫實:有的就是自我抒發,就如今天的非寫實。
無論哪一種,做出頂尖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
冷軍藝術有沒有意義,答案毋庸置疑,因為人類從誕生到現在,一直在探索自身的極致,手工的極致在哪裡?繪畫的極致在哪裡?冷軍就是實踐者。
有人會說,此為畫匠,而非藝術。這個邏輯有問題,兩者的範疇區別根本界定不清。
齊白石說,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其實是一個個人選擇。同樣也不能反推,不是你畫得半像不像的你就比畫得像的厲害了。
當然,對冷軍的批評還包含著一種潛臺詞,就是冷軍的作品裡還缺某些東西,讓專業畫家不能認同它是偉大的作品,也就是形式高於內容。
這可能是成立的,但它也不是否定冷軍超寫實的理由,它與表現手法並不矛盾,它是作品表現內容的事,是可以探討的問題,而不是否定性問題。
-
12 # 無憂谷逍遙子
這種畫沒有任何收藏價值
一幅畫作,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呈現,評論家王進玉認為,作者的主張、觀點、認識、情感等,才是最核心要素。脫離畫家思想的表達、畫面實際需要和具體表現物件,純粹為了筆墨而筆墨,為了技巧而技巧,這樣的作品無太多價值可言。[1]
繪畫藝術最高境界在似於不似之間,絕不是影印,而是要表達作者對自然萬物的理解,創作時融入自己內心的思想意識,沒有靈魂的畫同電腦寫詩一樣,都是枯木嚼之無味,沒有任何價值。
分析冷軍的作品,估計文化水平有限、缺乏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只能為技巧而技巧,僅僅是畫匠而已!
-
13 # 柯靈頻道
藝術形式需要多樣化,各種形式並存。
首先寫實風格受眾比較多,按照中國的說法是“喜聞樂見” 容易理解,接受。畫家同時是生產者需要發現市場,同行或是收藏家接受自己的作品,寫實是安全的途徑,過去的寫實繪畫往往是收到定製畫家才會創作,完全自己創作等待購買,是19世紀以後,20世紀呈現的現象。如果作品不能銷售,畫家的處境往往很窘迫。
另外寫實是畫家技巧的反應,就像其他技術工作有其核心要求,這也是繪畫是其他視覺藝術之母的原因,有了再現能力可以延伸到不同專業,比如:建築設計,時裝設計,裝潢設計等。
寫實也有不同程度的寫實,過去寫實歷史畫是衡量畫家能力的高峰,注重思想,畫面表現。超寫實是50年代出現的繪畫形式,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之前,畫家為了表現準確會利用投影成像技術,當代超寫實主要是收到藝術收藏,博物館及市場的推動。它們是畫家的金主。
說到這裡應當說繪畫形式不僅僅是寫實,繪畫者都知道繪畫性很重要。20世紀的現代藝術代表了這個方向。比如抽象繪畫的代表康定斯機,波洛克等。其他有觀念藝術強調,思想性作為主導。
總之藝術需要有市場的肯定,有良好藝術修養的受眾才不會導致偏食,畫家的責任是作品的思想性,因為藝術作品影響大眾。
-
14 # 賬號上線
你連藝術的共通性,專精,個性色彩都搞不懂,都不知道。學什麼畫?自己回家養豬吧。藝術的百花齊放在你們這類人那完全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你以自己短視且狹隘的眼光所知道的一點點破爛貨。問,你就梵高,問你就那幾百年的死人來裝樣子。。自己連畫都畫不好,還去判斷別人,這勇氣一般就出現在畫室廢物身上。。。畫本來就是畫家自己的玩樂,都是畫,你的被人瞧不上,別人的被人喜歡,你嗤之以鼻。這逼裝得。。。。話說冷軍玩的超寫實是二十年前就很厲害,這幾十年國外流行的就是超寫實,冷軍的小副超寫實,你懂多少?一些頂冷軍的廢物,自己的破爛拉出來能戰?放國際上比能吃灰?冷軍好歹拿國際上還真能長長臉。。。。。中國繪畫圈子裡的孫子忒多了,戰五渣還是個話嘮B。。。
-
15 # 嵩山小石頭
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
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
這是清初畫家笪[dá]重光在《畫筌》裡說的。繪畫必須抓住實景,實景清晰則空景自現。畫的越是真實,則越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冷軍的畫是絕不是行走的照相機。他是把“實和真”發揮到了極致!
一些號稱畫家的人 隨意塗抹,讓眾人看不懂,也不想讓人看得懂,以為這就成為了藝術。這是對藝術的褻瀆。是沽名釣譽,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寫實繪畫在西方繪畫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要總是拿中國畫的普遍性的虛的藝術表現,來懟具有西方繪畫實的特點和形式。
其實,中國繪畫也講求逼真、本真,這種真是隱藏在畫作之中,並沒有直接表現出來,需要自己慢慢品味。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唐閻立本《步輦圖》哪一副不是如景在現!
中國畫追求意境,一粒沙裡看見一個世界。
豐子愷在《中國畫與西洋畫》一文裡,概況了中西畫的特點。
(一)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
(二)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
(三)東洋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人物畫很重解剖學。
(四)中國畫不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
(五)東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
冷軍的畫偏重於西洋畫,但絕不是純粹的西洋畫,他吸收的西洋畫的特點,但大多表現的是中國的人和物,具有典型的中國畫的烙印。
藝術有多種表現形式,繪畫也各有流派,如果人人一個模子,那才是“貼上 複製”,才是一種對現實描摹的失真。
馬雲等多個名人求購冷軍的畫作。拍賣場上,3個模特3幅畫賣了1.03億。這就是意義,這就是藝術的價值!雖然我們不能單純的用金錢衡量,但不可否認的是,藝術需要出名,需要走向大眾,也要坦然的面對批評和指責。
-
16 # 萬平柳樂
相機可以做到的,冷軍都可以做到。而冷軍做到的,相機不一定可以做到。好比說整個秦始皇正裝工作照試試,再好比說來張關公戰秦瓊的分鏡,相機肯定罵罵咧咧的關機的。藝術終究是高於現實的,只是藝術分為不同流派,你拿抽象派眼光考量寫實那肯定不行,這跟用一群豪放派詩人給柳永打分差不多。隨著科技的發展相機也在發生變化,現在不少智慧手機的相機都自帶多種模式轉化功能,比如美顏、漫畫啥的,所以如果出現兩張圖片,一張看似照片也許是畫作,另一張看似是漫畫的或許可能是相機的列印作品,就好比電視節目上光看外表或聽聲音您也別輕易下定論是男是女,這就是藝術!
-
17 # 孤雁單飛142487201
把繪畫比喻成照相,這本身就不符合邏輯。照相是一次成像,抓拍的是某一個瞬間,另外,照片裡只有聚焦點才最清晰,其餘的只會越擴大越模糊。繪畫,講究的是描繪色彩和光影的一個過程,結果雖然重要,但是過程更重要。畫是沒有聚焦點的,所以沒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冷軍的畫,連毛衣上,毛線表層飄起的絲線都可看的清清楚楚,這是相機所不能的,更不是照相所能體會到的對細節繪畫的享受。
我平常也愛畫畫,畫到痴迷處,越畫,越嚮往畫的更加細緻的地方,越畫的細緻,越能夠切身感受到天地造物的神奇。雖然我離人家畫家還相差甚遠,可能一輩子也沒有那樣的成就,可是我感謝老天讓我對繪畫有緣,讓我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索無限的繪畫學。
-
18 # 相隨心轉5
美術…首先是美然後才是藝術與技術,欣賞一副作品與欣賞人的層次丶文學修養丶角度、信仰丶地域、民族風情丶生活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簡單地用一句好與不好去品評事必片面,就有效的還是用時間和社會實踐去檢驗才是唯一標準,有的作品流芳百世代為經典,有的似流星一閃而過,本人觀點:喜歡帶有筆觸的作品,因為那是繪畫的證據。
回覆列表
我不懂繪畫,作為行外人,嘗試回覆一下。
我以為,繪畫分兩種,一種是工具型,比如給人畫像的那種,一種是藝術。
作為藝術的繪畫,又分兩種,一種是內心世界的表達,一種對自然的超越。第一種不要求很像,可像,也可不像,能反映內心世界的想法即可。第二種可能就是追求像的極致,這種也是一種能力,是對人類極限的挑戰,就像短跑挑戰百米極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