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想簡單的活著1
-
2 # 山東推拿老王
以提高手藝以及看待問題角度等提升自我而暫時告一段落,那我的老師教我們幵店要開三次店,第一個以提高手藝為主,第二個開始觀察經營,少用力氣,而觀察市場,第三個應該成熟了,抗風險能力增加了,在這市揚中有了見解了。所以錢一定是行家賺的,那一行都要交學費,從一個消費者到經營者,角度,看法都不一樣,我的拙見
-
3 # 知識廚子
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
題主這是想看看我們大家,都是怎麼失敗的吧。不過也好,總是看到別人成功,很少有人關注創業失敗的結局。
我的經歷
我大概在13年年中,打算兼職創業。當時因為是兼職,所以思來想去的,如果自己不辭職,只能幹那些傻子都能幹的行業。想想也就是便利店吧。出去玩,發現便利店那些大城市也非常火爆。由於家人反饋,我還是從網上找到的P2P平臺貸的款。這裡要注意下,需要錢的,貸款如果銀行不貸,比較靠譜的就是P2P ,其他的都可能是高利貸或者騙子,一定要小心,很多時候要麼帶不出來多少,利息高的狠。要麼就是騙你原本拮据的費用,讓你雪上加霜。
選址的匆忙
當時貸款下來了,覺得這錢放在手裡一天都是有利息的,所以匆忙的找店 。還傻傻的話了1.5的轉讓費。現在看來簡直是傻透了。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任何店鋪如果要是有轉讓費的,可以讓她們歇歇了。他們都是真把自己太當個蔥了。別的不知道,我的反正最後後又找到接盤俠。還的轉讓費根本沒人接,全都自己虧進去了。
守店的尷尬
因為僱的人也不是很穩定,經常需要自己下班及時來守店,時間越長,越覺得自己這樣的意義是什麼?本來想著可以開出更多連鎖店。結果開起來第一家之後,發現這家自己的生存都是問題,美人配送貨源,需要自己去四處進貨。而且簡單說自己就是個二道販子,沒有核心競爭力,隨便一個有錢人都能開店把我們頂的無處生存。
最後的結局
這樣堅持了2年,最終在2015年,我還是選擇了放棄。因為附近開的大超市,讓自己的門店每天的營業額都只有1-200元,都不夠給人家開工資的,而且找不到來工作的營業員。
最後總結:
總的來說我反思自己,創業有盲目衝動,對自己不夠深入瞭解,對行情和市場沒有了解。只能是花錢買教訓。再次創業應該,選擇有自己做主的產品,而且不能一開始就要什麼門面場面,不賺錢的,都是扯淡。
回覆列表
2014年自己還在上班,因為是倉庫管理就得跟著倉庫走。所以地方都是城中村這種地方,地方稍微有點偏。吃飯有時自己做,有時在外邊吃。這樣就會看到店家生意的好壞。其中有一家炸雞漢堡吃著還可以,客源也穩定,就打算加盟。
工作之餘就在網上查了查,是連鎖加盟店,公司在濟南。正好有個同事也有興趣,關係也不錯。到了星期天,買了高鐵票直奔濟南。(當時真是行動派,現在有了孩子顧慮就太多了)去了公司考察,我說考慮一下,同事就說考慮啥,果斷交了加盟費。我倆也同時辭了職。因為離職要提前一個月,我們就趁著這個時間利用週末時間去加盟公司學習了一下,還好不是很難。
之後我倆就開始選店鋪位置,朋友就說我知道一個地方,也是屬於城中村的那種,因為這種店本來定位就不高。所以我覺得可以去看看。後來才知道他爸媽住在哪裡。他媽媽剛好沒了工作,在家也閒著。看了幾個店鋪,感覺不是特別好,我說再瞅瞅吧,才看一個地方就定下來太倉促。他堅持在這個地方,說著哪哪都可以。再加上加盟公司也催著趕快定好店鋪,等著開業。我也沒堅持就說這個地方吧。
離辭職還有幾天,那天晚上和另外的同事吃飯,同事說小李(我那個一塊開店的朋友)沒辭職你一個人開店需要找人吧。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我說什麼情況!他沒辭職啊。同事說你不知道啊。全公司都知道就你不知道,你們一塊提辭職後有一個星期他就找領導說不辭職了。我回去立馬找他說了這個事情,他說反正他媽媽也閒著,他媽媽和我一塊開這個店。到現在我才突然明天從離職到選址他都在算計。我當時想到不幹了,但是不忍心,因為這個店從裝修到各種裝置差不多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在搞,於心不忍。我說那行,如果盈利了我比你多分一成,因為如果不盈利,你還在工作有工資而我就沒有收入了。最後還是把店開了起來。
由於選址倉促,這邊的人流量雖然多,但是消費人群都是那種奔著吃飽去的。所以店裡營業不好,中間有一個月應該是暑假在外打工的子女會和爸媽團聚。那一個月情況有所好轉,後邊又急轉直下。
有一天晚上一個經常來店裡吃飯的顧客說,咱們可以合作。我是餓了嗎員工,感覺你這裡做的挺好吃的,咱們可以主抓外賣。店鋪往市裡面靠靠。可以是視窗式的店鋪。他找店鋪,我出機器和技術,再往裡面投點錢。當時我就很感興趣,說可以合作。我感覺這是個機會,需要把握好。我和朋友商量一下。我當晚就和朋友說了,朋友來了句,你和我媽說把,我當不了主,我一聽就感覺沒戲了。他媽媽本來就是思想有點保守。後來和他媽媽一說,不出所料,他媽媽擔心二次投入,怕再賠錢。我當時就心灰意冷了。那好吧,那就把店鋪轉讓吧,我不想繼續堅持了。說真的我也快堅持不住了。開店真的很累,累倒不怕,關鍵堅持了一年,還沒氣色。最後他們一家商量把店鋪折算最後平分,他們自己開。當時我就一門心思想走了,就無所謂了。
後來從以前其他同事那裡打聽到,他媽媽又開了半年,就關門了。所以創業要麼找個靠的住的。要麼自己來。也怨我自己眼瞎吧!當時上班我們經理就和我說,我不怕你和小李說,他這個人你不要和他走太近,他是那種算計心特別重的人。我當時不以為然,還把這件事和那個朋友說了。現在想想真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