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讀書一族

    海綿是以聚氨酯(PU)為主發泡而成,屬於化工產品。主要由“TDI苯化物、氰化物”(奧運期間禁運產品)+“助劑”“發泡劑等助劑”及加入多種化學制劑反應發泡而成,其中多元醇屬於刺激性揮發氣體,主要從石油中提煉出來,TDI是劇毒化學品,其生產過程極不環保,且其使用過程中,會釋放有毒,具刺激性、致敏性化學物質,其結構很不透氣並且容易滋生細菌生長。

    長期使用海綿製成物品可產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果您經常感覺眼部有發癢、辛辣痛感、流淚、視物模糊和結膜充血等症狀,並伴有咽喉乾燥、劇烈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支氣管炎症狀,則很有可能是因為長期使用了有毒海綿而導致的,嚴重者甚至可出現肺水腫。

    附:海綿的危害

    1、TDI(甲苯二異氰酸酯)

    甲苯二異氰酸酯(TDI):是水白色或淡黃色液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在人體中具有積聚性和潛伏性,對面板、眼睛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的甲苯二異氰酸酯蒸氣會引起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和肺水腫;液體與面板接觸可引起皮炎。液體與眼睛接觸可引起嚴重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傷。長期接觸甲苯二異氰酸酯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對甲苯二異氰酸酯過敏者,可能引起氣喘、伴氣喘、呼吸困難和咳嗽。

    TDI(甲苯二異氰酸酯)的生成過程:

    甲苯二胺跟光氣反應,生成TDI。

    光氣是由一氧化碳和氯氣化合而成的,這三者都是有毒氣體。一戰時期,光氣和氯氣更是被當做軍用毒氣使用。

    TDI不僅僅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更因其毒性的遺傳性影響到我們女性的哺乳,更間接的影響到了我們的下一代!

    TDI可由呼吸道(包括口、鼻)接觸、面板接觸進行影響,有明顯刺激和致敏作用。對眼、呼吸道粘膜和面板有刺激作用,並引起支氣管哮喘。

    人的嗅覺閾為0.35~0.92mg/m^3,另有報道為3mg/m^3。3~3.6mg/m^3時,對粘膜有刺激; 27.8mg/m^3時眼和呼吸道嚴重刺激。16mg/m^3,工作3~4周後,不少人出現急性上呼吸道炎; 0.5mg/m^3,工作一週,出現劇烈的咳嗽和呼吸困難。TDI引起支氣管哮喘,可能系異氰基團與體內的蛋白質的氨基結合後,生成異性蛋白,成為抗原誘發的變態反應;也可同時有藥理機制和刺激作用。 2,6-TDI的刺激作用比2,4-TDI更大。可產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眼部有發癢、辛辣痛感、流淚、視物模糊和結膜充血等症狀,可發生角膜炎或角結膜炎;並有咽喉乾燥、劇烈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可有喘息性支氣管炎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肺水腫。

    大鼠經口LD50:4130 mg/kg; 吸入LCLo: 600 ppm/6H。小鼠經口LD50: 1950 mg/kg; 吸入LC50:9700 ppb/4H。兔經皮LD50: >10 mL/kg。

    所謂聚氨酯PU的定義是指異氰酸酯類化學品中的NCO功能基與多元醇(醚)的OH基反應而成化合物。所以無論你用何種異氰酸酯(MDI或HMDI),那只是毒性的強弱程度變化而已,沒有改變其毒性的本質

    綜上所述:由海綿散逸出來有毒的微量TDI氣體,經面板吸收的威脅始終存在。

    2、抗氧化劑、抗老化劑、抗黃劑、等化學助劑:

    大多數化學助劑都是化工產品,含苯類化學物質被證明很多都具有致癌的可能,所以很多化學助劑都是有害身體健康的,特別是,是一種熒光染料,或稱為白色染料,也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發入射光線產生熒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的閃閃發光的效應,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由於近幾年人們發現熒光增白劑有致癌作用,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害處,所以在許多行業中禁止使用熒光增白劑製造包裝紙和餐巾紙等。

    3、發泡助劑,CFC-11等:

    海綿行業廣泛使用的CFC-11(俗稱氟利昂或製冷劑)發泡劑的分子中含有兩個Cl•,在大氣層中經高能紫外線照射可分解出氯的自由基Cl•,Cl•不僅會消耗臭氧層,而且可以再生,因此一個Cl•可以消耗幾千個臭氧分子。所以CFC-11(俗稱氟利昂或製冷劑)發泡劑會破壞保護地球的臭氧層,使大地氣溫升高,再加上CO2引起的溫室效應(PU海綿的合成過程也會釋放出大量的CO2,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度的變化;相信,地殼膨脹造成地震頻繁,甚至各地的氣候異常都與上述原因有關。中國於1991年6月14日正式加入《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並從中得到資金和技術支援,中國應承擔的責任是,按照“議定書”ODS(OzoneDepleting Substance 消耗臭氧物質)淘汰目標的進度及時間表,如期完成淘汰工作。對PU海綿行業而言,訂於2010年完全禁止使用CFC系化學品;儘管對“水性發泡劑”及其它等不遺餘力的研發、試製,仍然沒能找到同樣“價效比”的替代品。

    4、黑色(石油)汙染: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每年需消耗巨量的聚氨酯材料,而當前聚氨酯材料大多是石油下游產品,每年消耗著大量的石油資源。眾所周知,黑色的石油是戰略性資源,不可再生,而從勘探→開採→儲運→裂解→深加工,卻又無一不消耗能源,導致更大量CO2的排放,大大增加了大氣中CO2總量。

    5、白色汙染:聚氨酯發泡過程中和報廢時產生大量廢棄聚氨酯泡沫,由於聚氨酯泡沫燃燒毒性大,而自然分解需100多年時間,垃圾處理很成問題,廢棄的泡沫最終大多形成了“白色汙染”。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該問題也日益顯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廚房下水道的主管道被堵了,物業有疏通的責任嗎?應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