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文
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二、結構層次
課文按故事情節分為四段。
第1段,秦、晉圍鄭。
一個弱小的鄭國,同時受到秦、晉兩個強國的圍攻。大軍壓境,國都被圍,形勢十分危急。“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為了報復鄭國,與秦國並沒有多大的利害關係,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晉軍函陵,秦軍南”,既然兩國的軍隊並沒有駐紮在一起,也就為燭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南”均屬鄭國領土,分別為晉、秦佔領,一是說明晉、秦聯軍來勢兇猛,勢不可擋;二是暗示著鄭國有機可乘。開篇寥寥數語,既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2段,燭之武臨危受命。
鄭國君臣決定透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國危矣”承上而來,再次強調鄭國所處的危險境地。“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如果說佚之狐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那麼擔此重任的就是千里馬了。所以,燭之武還未出場,已引起讀者的強烈關注。
壯士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國士人對虛擲人生的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傷。“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暗寫燭之武在年輕時並沒有得到重用;“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則流露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也沒有給予什麼安慰和許諾,而是先用“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情真意切。但是,鄭伯並沒有止於自責,而是欲揚先抑,接著指明,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你燭之武也沒有任何好處。鄭伯可謂善於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終於感動了燭之武。燭之武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去見秦伯。
第3段,燭之武說退秦師。
“夜縋而出”,進一步說明了鄭國形勢之嚴重。秦、晉已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這時,鄭國的命運將取決於燭之武此行的成功與否。一般說來,敵我談判,雙方都有戒備,只有儘快消除對方的戒心,才有可能使對方坐到談判桌前。燭之武能否成功,就看他說什麼和怎樣說了。這段說辭只有一百多字,卻包含以下四層意思。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說明秦、晉圍鄭,鄭國必亡。欲揚先抑,提出問題。燭之武好像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的,這自然會引起秦伯的好感,願意聽他把話說完,從而為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鑑於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
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儲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在秦、晉關係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在經過一番拉攏引誘之後,燭之武察言觀色,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從歷史說到現實,燭之武又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這樣一發揮,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第4段,晉師撤離鄭國。
原來曾是晉國盟軍的秦國,現在卻成了鄭國的盟友,風雲突變。這時的晉侯並沒有感情衝動,而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毅然決定撤軍。應該說,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至此,說秦伯而退晉師,一箭雙鵰,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全都如願了。
三、人物形象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長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能言善辯卻早已聞名鄭國。所以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推薦了他。他的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顯得有血有肉。鄭伯的自責,更重要的是,燭之武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滿,增強了他義無反顧地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之後,他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的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隻字不提鄭國的利益,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因而能夠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說服力,表現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關於課文
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二、結構層次
課文按故事情節分為四段。
第1段,秦、晉圍鄭。
一個弱小的鄭國,同時受到秦、晉兩個強國的圍攻。大軍壓境,國都被圍,形勢十分危急。“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為了報復鄭國,與秦國並沒有多大的利害關係,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晉軍函陵,秦軍南”,既然兩國的軍隊並沒有駐紮在一起,也就為燭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南”均屬鄭國領土,分別為晉、秦佔領,一是說明晉、秦聯軍來勢兇猛,勢不可擋;二是暗示著鄭國有機可乘。開篇寥寥數語,既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2段,燭之武臨危受命。
鄭國君臣決定透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國危矣”承上而來,再次強調鄭國所處的危險境地。“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如果說佚之狐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那麼擔此重任的就是千里馬了。所以,燭之武還未出場,已引起讀者的強烈關注。
壯士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國士人對虛擲人生的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傷。“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暗寫燭之武在年輕時並沒有得到重用;“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則流露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也沒有給予什麼安慰和許諾,而是先用“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情真意切。但是,鄭伯並沒有止於自責,而是欲揚先抑,接著指明,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你燭之武也沒有任何好處。鄭伯可謂善於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終於感動了燭之武。燭之武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去見秦伯。
第3段,燭之武說退秦師。
“夜縋而出”,進一步說明了鄭國形勢之嚴重。秦、晉已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這時,鄭國的命運將取決於燭之武此行的成功與否。一般說來,敵我談判,雙方都有戒備,只有儘快消除對方的戒心,才有可能使對方坐到談判桌前。燭之武能否成功,就看他說什麼和怎樣說了。這段說辭只有一百多字,卻包含以下四層意思。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說明秦、晉圍鄭,鄭國必亡。欲揚先抑,提出問題。燭之武好像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的,這自然會引起秦伯的好感,願意聽他把話說完,從而為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鑑於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
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儲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在秦、晉關係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在經過一番拉攏引誘之後,燭之武察言觀色,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從歷史說到現實,燭之武又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這樣一發揮,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第4段,晉師撤離鄭國。
原來曾是晉國盟軍的秦國,現在卻成了鄭國的盟友,風雲突變。這時的晉侯並沒有感情衝動,而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毅然決定撤軍。應該說,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至此,說秦伯而退晉師,一箭雙鵰,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全都如願了。
三、人物形象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長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能言善辯卻早已聞名鄭國。所以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推薦了他。他的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顯得有血有肉。鄭伯的自責,更重要的是,燭之武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滿,增強了他義無反顧地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之後,他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的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隻字不提鄭國的利益,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因而能夠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說服力,表現出高超的外交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