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樂源於周朝初始,周公制禮作樂,建立了貴族生活中禮儀和典禮的音樂體系,作為宮廷正聲的雅樂,逐步衍生出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使人們在一種禮儀規範中遵循著社會道德和秩序,奠定了傳統社會的文化基調。“禮”,不僅規範人的行為準則,還包括法律、法規,甚至教育和宮廷內部的等級、秩序。“樂”,作為教化人心的工具,典雅雍容,充滿中正平和的氣質。禮樂是古代中國修身治國與構建融洽社會關係的重要紐帶,禮樂精神始終貫穿中華文明的歷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基礎和價值標準。
問鼎中原
“禮樂制度”是在西周建立後,周族文化中的宗教、禮儀及風俗被運用為禮制服務,其傳統音樂也被抬到獨尊的地位,周族的原始風俗及其音樂成為天下共遵的制度。而古人所稱的中原,係指以洛邑為中心的方圓五百里範圍,即黃河中下游及鄰近地區。
長期以來,中原大地都是政治角逐、政權更迭、政體演變的大舞臺。據史料記載,周代封國有:魯國,姬姓封國,都曲阜;衛國,姬姓封國,封鎮河,淇間以控制東方;鄭國,封於鄭(陝西華縣東),東遷到今河南新鄭一帶;宋國,子姓封國,都商丘;齊國,姜姓封國,被封回營丘(山東淄博東北)戰有蒲箍舊地;蔣國,姬姓封國,今河南固始……需要關注的是,此時平頂山地區有兩個封國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一是西周早期,武王四子姬達封於應國(今平頂山地區);一是公元前600年左右,許公封於許,後遷都葉(今平頂山葉縣)。可見,除秦、楚等國外,幾乎其他所有封國,多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原地區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其地位尤為突出。
從夏代到宋代,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先後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幾度成為政治文明發展的中心,如中國八大古都中,位於河南的就有開封、洛陽、安陽、鄭州四個。中國自古流傳的“逐鹿中原”、“問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等說法也由此而來。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作為歷代王朝或諸侯國所在地的禮制活動相須為用的禮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原雅樂,亦成為先秦雅樂文化的核心。
雅樂核心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公子季札赴魯觀樂,魯國樂工為其演奏了《詩經》中的《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秦》、《魏》、《唐》、《陳》、《小雅》、《大雅》、《頌》等篇章,其中大部分為中原地區的禮樂。季札亦曾作了這樣的評述:“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載北宮文子語:“衛詩曰:‘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北宮文子所說的衛詩,實為《詩經》中的《邶風·柏舟》。可見,春秋時期人們已將邶、鄘、衛三地之詩,都視為衛詩了。邶、鄘、衛故址分別在今河南湯陰、衛輝一帶,說明邶、鄘、衛實為一體。
《詩經》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們研究禮樂文化的重要文獻。《王風·黍離》中描寫的王,是王城的簡稱,故址在今河南洛陽。《鄭風》為鄭國禮樂表演的內容,鄭在今河南新鄭市;《陳風》為陳國禮樂表演的內容,陳在今河南淮陽;《匪風》為檜國禮樂表演的內容,檜的都城在今河南新密。《商頌》所反映的祭祀狂熱,對祖先的虔誠崇敬,對野蠻、兇殘、恐怖、威力、勇武的歌頌和誇讚,在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墓、車馬坑中都可以得到驗證。
《詩經》中所描寫的內容,幾乎涵蓋了中原禮樂文化的全部內涵,表現為與禮樂文化相須為用的“樂”的四個功能。首先是祭祀,祭祀人與天、地、人鬼、物魅。如反映對祖先神靈崇拜方面的內容,當首推《商頌》。《玄鳥》、《長髮》講的是商族的起源。《那》、《烈祖》表現了商人祭祀的隆重場面與尚聲的祭祀風俗。此外,《召南·採蘋》、《召南·甘棠》等詩則反映了周人對祖先神靈的虔誠崇敬心理。其次是戰爭,“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如《邶風·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再次是盛大宴會,如《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最後是巫術,如《陳風·宛丘》:“坎其擊鼓,宛丘之下。”
此外,《詩經》還反映了重視婚戀的主題。描寫婚戀生活無疑是中原詩歌創作的重要主題。這類詩作大量產生於《邶風》、《鄘風》、《衛風》、《鄭風》中,甚至《周南》、《召南》、《王風》、《陳風》、《檜風》中也廣泛存在。
底蘊厚重
禮樂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以“金石之聲”的恢弘氣勢彰顯禮儀文化的神聖莊嚴、貴族生活的鐘鳴鼎食及社會秩序的嚴肅有序。《詩經》中出現的樂器不下幾十種,且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俱全,充分顯示了兩週時期禮樂文化的繁榮與發達,其中包括:
打擊樂器:“賁鼓維鏞”中的鐘、賁與鼓(《大雅·靈臺》),圉(《周頌·有瞽》)、柷、缶等。
管樂器:壎和篪(《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莞(《周頌·執競》:“鐘鼓喤喤,磬莞將將”),龠、簫、笙(《邶風·簡兮》、《周頌·有瞽》)等。
撥絃樂器:如琴、瑟(《周南·關雎》)等。
此外,《詩經》中還有關於樂器配合演奏的記載,如琴瑟、鐘鼓、笙簧、壎篪,這些樂器除齊奏外,彼此應和會產生更佳的音樂效果,這在後人進行雅樂編配時有深刻體會。隨著種類繁多的雅樂樂器在中原大地相繼出土,如平頂山魏莊編鐘、洛陽西工編鐘、淅川下寺墓王孫誥鍾、新鄭歌鐘、葉縣許公寧編鐘、許公寧編磬、許公寧建鼓、安陽小屯虎紋特磬、舞陽賈湖骨笛、新鄭陶壎等,中原雅樂文化顯示出在整個禮樂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雅樂源於周朝初始,周公制禮作樂,建立了貴族生活中禮儀和典禮的音樂體系,作為宮廷正聲的雅樂,逐步衍生出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使人們在一種禮儀規範中遵循著社會道德和秩序,奠定了傳統社會的文化基調。“禮”,不僅規範人的行為準則,還包括法律、法規,甚至教育和宮廷內部的等級、秩序。“樂”,作為教化人心的工具,典雅雍容,充滿中正平和的氣質。禮樂是古代中國修身治國與構建融洽社會關係的重要紐帶,禮樂精神始終貫穿中華文明的歷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基礎和價值標準。
問鼎中原
“禮樂制度”是在西周建立後,周族文化中的宗教、禮儀及風俗被運用為禮制服務,其傳統音樂也被抬到獨尊的地位,周族的原始風俗及其音樂成為天下共遵的制度。而古人所稱的中原,係指以洛邑為中心的方圓五百里範圍,即黃河中下游及鄰近地區。
長期以來,中原大地都是政治角逐、政權更迭、政體演變的大舞臺。據史料記載,周代封國有:魯國,姬姓封國,都曲阜;衛國,姬姓封國,封鎮河,淇間以控制東方;鄭國,封於鄭(陝西華縣東),東遷到今河南新鄭一帶;宋國,子姓封國,都商丘;齊國,姜姓封國,被封回營丘(山東淄博東北)戰有蒲箍舊地;蔣國,姬姓封國,今河南固始……需要關注的是,此時平頂山地區有兩個封國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一是西周早期,武王四子姬達封於應國(今平頂山地區);一是公元前600年左右,許公封於許,後遷都葉(今平頂山葉縣)。可見,除秦、楚等國外,幾乎其他所有封國,多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原地區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其地位尤為突出。
從夏代到宋代,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先後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幾度成為政治文明發展的中心,如中國八大古都中,位於河南的就有開封、洛陽、安陽、鄭州四個。中國自古流傳的“逐鹿中原”、“問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等說法也由此而來。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作為歷代王朝或諸侯國所在地的禮制活動相須為用的禮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原雅樂,亦成為先秦雅樂文化的核心。
雅樂核心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公子季札赴魯觀樂,魯國樂工為其演奏了《詩經》中的《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秦》、《魏》、《唐》、《陳》、《小雅》、《大雅》、《頌》等篇章,其中大部分為中原地區的禮樂。季札亦曾作了這樣的評述:“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載北宮文子語:“衛詩曰:‘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北宮文子所說的衛詩,實為《詩經》中的《邶風·柏舟》。可見,春秋時期人們已將邶、鄘、衛三地之詩,都視為衛詩了。邶、鄘、衛故址分別在今河南湯陰、衛輝一帶,說明邶、鄘、衛實為一體。
《詩經》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們研究禮樂文化的重要文獻。《王風·黍離》中描寫的王,是王城的簡稱,故址在今河南洛陽。《鄭風》為鄭國禮樂表演的內容,鄭在今河南新鄭市;《陳風》為陳國禮樂表演的內容,陳在今河南淮陽;《匪風》為檜國禮樂表演的內容,檜的都城在今河南新密。《商頌》所反映的祭祀狂熱,對祖先的虔誠崇敬,對野蠻、兇殘、恐怖、威力、勇武的歌頌和誇讚,在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墓、車馬坑中都可以得到驗證。
《詩經》中所描寫的內容,幾乎涵蓋了中原禮樂文化的全部內涵,表現為與禮樂文化相須為用的“樂”的四個功能。首先是祭祀,祭祀人與天、地、人鬼、物魅。如反映對祖先神靈崇拜方面的內容,當首推《商頌》。《玄鳥》、《長髮》講的是商族的起源。《那》、《烈祖》表現了商人祭祀的隆重場面與尚聲的祭祀風俗。此外,《召南·採蘋》、《召南·甘棠》等詩則反映了周人對祖先神靈的虔誠崇敬心理。其次是戰爭,“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如《邶風·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再次是盛大宴會,如《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最後是巫術,如《陳風·宛丘》:“坎其擊鼓,宛丘之下。”
此外,《詩經》還反映了重視婚戀的主題。描寫婚戀生活無疑是中原詩歌創作的重要主題。這類詩作大量產生於《邶風》、《鄘風》、《衛風》、《鄭風》中,甚至《周南》、《召南》、《王風》、《陳風》、《檜風》中也廣泛存在。
底蘊厚重
禮樂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以“金石之聲”的恢弘氣勢彰顯禮儀文化的神聖莊嚴、貴族生活的鐘鳴鼎食及社會秩序的嚴肅有序。《詩經》中出現的樂器不下幾十種,且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俱全,充分顯示了兩週時期禮樂文化的繁榮與發達,其中包括:
打擊樂器:“賁鼓維鏞”中的鐘、賁與鼓(《大雅·靈臺》),圉(《周頌·有瞽》)、柷、缶等。
管樂器:壎和篪(《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莞(《周頌·執競》:“鐘鼓喤喤,磬莞將將”),龠、簫、笙(《邶風·簡兮》、《周頌·有瞽》)等。
撥絃樂器:如琴、瑟(《周南·關雎》)等。
此外,《詩經》中還有關於樂器配合演奏的記載,如琴瑟、鐘鼓、笙簧、壎篪,這些樂器除齊奏外,彼此應和會產生更佳的音樂效果,這在後人進行雅樂編配時有深刻體會。隨著種類繁多的雅樂樂器在中原大地相繼出土,如平頂山魏莊編鐘、洛陽西工編鐘、淅川下寺墓王孫誥鍾、新鄭歌鐘、葉縣許公寧編鐘、許公寧編磬、許公寧建鼓、安陽小屯虎紋特磬、舞陽賈湖骨笛、新鄭陶壎等,中原雅樂文化顯示出在整個禮樂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