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醉花陰裡採桑子
-
2 # 師說歷史
1、母親的父親的父親,書面用語為外曾祖父,口語中也有用太姥爺、太外公等。
2、注意外曾祖父與曾外祖父的區別。外曾祖父是母親的祖父,曾外祖父為父親的外祖父
3、延伸一下:自己的孫女的子女則稱曾外孫,自己的外孫的子女則稱外曾孫。
-
3 # 一號儍子
問的太羅嗦,您母親的父親不就是您姥爺嗎?您姥爺的父親不就是您母親的爺嗎??您應該叫老姥爺是吧?您多大啦?沒上過學?您娘沒教過嗎??真是閒扯淡!
-
4 # 嶽陽樓記
我們魯西南鄄城縣對母親的爺爺稱呼為:老姥爺,對母親的老爺爺口語也是稱老姥爺。至於稱曾外祖父,那是書面語言。
-
5 # 命理創論
我覺得,稱母親的外公,稱;外公祖;
稱;母親的爺爺,外祖公。
稱父親的外公,稱;祖外公比較合理。
-
6 #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母親的父親的父親,也就是你姥爺的父親,應該稱之為外曾祖父,母親的父親的母親,稱之為外曾祖母。
當然,就是同一個地方,也會出現不同的叫法。我從小對姥爺的父母親,從來沒有叫過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而是稱他們為姥姥爺,姥姥娘。因為比叫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順口,所以叫姥姥爺和姥姥孃的還是居多。
因為以前的人結婚早,五六十歲就能四世同堂。孩子也能與姥姥爺,姥姥娘見上面。現在的孩子都是三十來歲見小孩,要想四世同堂,須到八九十歲,因為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七十四歲,所以孩子很難能見到姥姥爺,姥姥娘,所以這種稱呼也就沒有實際意義了。
-
7 # 言道生
爸爸的爺爺奶奶都知道怎麼稱呼。但是遇到爸爸的外公外婆、媽媽的爺爺奶奶、媽媽的外公外婆,如果這後六位老人碰到一起該怎麼稱呼呢?
-
8 # 吾愛芙蓉花開
父親的父親是爺爺,爺爺的父親是太公。
母親的父親是外公,外公的父親是外太公。
外公的父親是太公一輩的,又是外公家族的,當然叫外太公哦。
我媽這邊,我只見過我外公,沒見過外婆。更沒見過外太公,外太婆(我外公的媽)。
我爸這邊,我見過我爺爺奶奶。還見過太太(我爺爺的媽),沒見過太爺。
有時候想,他們是什麼樣的人?這是我的祖輩呀!
我爸這邊是大家族,世家鄉紳,每代都有官宦。有文官,也有武官(武進士,湘軍,國軍,解放軍)。有族長,很重視修家譜,有家族祠堂,經常有家族活動,有很強的家族凝聚力。‘’x家的‘’是我們的名片,無人敢欺。一人受屈,全族齊上,哪個外姓人敢造次?
我媽這邊是中等家族,祖上少官宦,有族長,不知有無家譜祠堂(我父母在外地工作)。
時光的洪流中,人生僅僅白駒過隙。
-
9 # 若愚趣談
按普通話的書面語言講,母親的父親稱“外公”(北方方言姥爺),外公的父親稱“外曾祖父”,外公的母親稱“外曾祖母”。(爺爺的父親稱“曾祖父”,爺爺的母親稱“曾祖母”)。
在我們老家雲南鎮雄,不管是曾祖父、曾祖母,還是外曾祖父、外曾祖母都統稱為“老祖祖”。我覺得這個稱呼非常合理,我們的爺爺和外公都是祖父輩的,曾祖父比祖父高一輩,重疊起來就是祖祖。
在山東濟寧一帶,外公稱為“姥爺”,姥爺的父親就稱為“老姥爺”,姥爺的母親稱為“老姥姥”,在東北也有這樣叫的。
有的朋友不理解這個詞,寫出來就成姥姥爺、姥姥姥,這是錯誤的寫法。應該寫成“老姥爺”、“老姥姥”才對,因為他們是比姥爺長一輩,也就比姥爺還老。如果在我們結婚時,我們的曾祖父、曾祖母,外曾祖父、外曾祖母都健在,就稱為“四世同堂”。
-
10 # 突然不知道叫什麼網名
老外公,老外婆!太爺爺,太奶奶!可惜我都沒看過,我只看過外婆,其他三位我媽都沒看過,我媽很小外公就意外受傷走了!
回覆列表
我是福州的,在我們這裡,父親的祖父與母親的祖父是同一個稱呼,福州話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大公”,就是曾祖父的意思。同樣的,父親的外祖父與母親的外祖父也是同一個稱呼,福州話翻譯成普通話是“外大公”,是外曾祖父的意思。不知道其他地域的人是怎麼稱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