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粟贇
-
2 # cyau4u姓名縮寫
不說別人,只要少了韓信這個只會打仗的楞頭青,劉邦根本不可能成功。多少次他都是被打到手上沒兵了,又去找韓信把他訓練好的兵直接拿過來用。
-
3 # 夜月190
這個問題問得好,劉邦的確是靠漢初三傑得天下的,就憑劉邦的那幾個弟兄根本成不了事。劉邦犯過好幾次錯誤,都是被那三個給糾正過來的。劉邦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人勸,吃飽飯。
-
4 # 仰望星空且腳踏實地
歷史不具有必然性。楚漢相爭時間裡,有任何一個微小變數的擾動,其結果變數很大。劉邦有可能被團滅。項羽做帝王。
-
5 # 東風一一15
其實,在亂世中會有大量的傑出人物演現出來,也就是說千里馬常有,而能夠駕御傑出的人物卻少之又少,也就是說“伯樂不常有”。故,漢初沒有此“三傑”也會有彼三傑的。
-
6 # 豫南陳刺園主
肯定不能。漢初三傑是劉邦能取天下的最主要原因和人物,三個人各有所長,缺一不可。
漢初三傑中,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韓信,有勇有謀,是秦末不可難得的將帥,攻城掠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劉邦如果少了韓信,再好的戰略和計謀,也將無人執行!
韓信是衝鋒陷陣的良將,也是劉邦手中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劍。
蕭何是劉邦的後勤和政治元帥。在統一戰爭中,為劉邦保障後勤,錢糧。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治國的良才。不但能輔佐劉邦打下江山,而且能幫皇帝守住江山。
所以,劉邦得了漢初三傑,等於得了半個江山。正是有了他們,劉邦才能取得天下!
-
7 # 曾憲偉108309336
劉備沒有三傑,有諸葛亮軍師一樣奪三分天下,不必同張飛關羽報仇大傷元氣,可能揮軍北上同曹魏爭天下,有機會成大事。
-
8 # 李合書友會
換句話說沒有劉邦哪來的三傑呢?人們總喜歡把成功的人寫在日記裡,卻總是忘記給他們創造條件的人。管仲是治世能才,但國王總來不獎賞他,而是獎賞他的老師。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千古名句,可以說說得非常透徹。劉邦要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沒有扭轉乾坤的才智,怎麼敢坐擁天下。
劉邦起義時,可以說一無所有。按現在的用人原則,大家都會擁護蕭何。蕭何當時是個縣令,差不多和現在的市長差不多吧!就這樣的人才,做事可以就是沒有坐擁天下的本事。說實話謀反的事,誰都怕做帶頭大哥。做成了還好,做不成就得被滅族呀!那可不是簡單的死罪,祖墳都可能被挖出來鞭屍。中國古代的律法相當嚴苛,要求相當高,沒有迴路。
劉邦是個會聽能聽愛聽別人建議的人,並且他有一個優點:“當機立斷,反應相當快”。如果是蕭何來做就會顯得有些書生氣,優柔寡斷。沒有哪個魄力也不是項王的對手,簡單說就是下不去手。要說三傑的成功必須承認劉邦成就了他們,讓他們能流轉百世。劉邦得天下以後,這三傑不是走的走,死的死,關的關。也就是劉邦才敢有這樣的手筆,能成就你一樣能弄垮你。作為最高統帥,他有決定任何事的權利。就像你業績明明做得很好,老闆就是不重用你,為何!功高震主嘛,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都明白。你在外面跑業務,累得半死老闆還是看不見!不是他看不見,而是怕你擁有客戶資源以後,自己發展自己做莊。這樣你不就是老闆的競爭對手啦,所以他不打壓你就是怪事啦!所以要學會功成身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所以說不是沒有三傑就沒有劉邦的成就,這是偽命題。只能說是由於有了劉邦才成就了初漢三傑。換一種說法就是三傑一定有但是是誰呢就不一定了,你不可能找一個人來代替劉邦,沒有張良可能會有李良趙良等等。也就看劉邦成就誰,誰就是三傑之一。韓信是軍事奇才,可以說謀略不差。如果劉邦不重用他,他依然無法表現他的才華,也許就是個普通人,老婆孩子熱炕頭。
-
9 # 狼煙一九三一
首先歷史沒有如果!歷史就是歷史,不容假如,戲說,這一點首先要彰明事理。
其次沒有三傑,還會有五傑,六傑,因為天下不缺千里馬,而缺伯樂,有伯樂,千里馬才派的上用場,沒有伯樂,千里馬只能拼於槽櫪之間,老死於耕夫之手,何能為也。
史記中評價劉邦:“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戌卒,見之如舊。初順民心作三章之約。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
劉邦以布衣取天下,用群臣計使將用相誅項羽,平諸候,置功臣,定禮數,然後誅異姓王而粗定天下,駕御群雄而稱皇帝,勢也!秦天下羆蔽殘暴,而劉邦寬弘大度,順乎民心民意,故得人心,而取天下!
有一次評判天下功勞時劉邦對群臣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攻必取,戰必勝,攻成掠地我不如韓信。千里饋糧,從不擔誤,兵源戰備物資,千里饋送不絕於道,安百姓,制章程,撫百官,我不及蕭何,我的才能不及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的個人才能,但是我為什麼擒住項羽呢?取得天下呢?是我會用人,而項羽連一個范增都被他趕走了,他怎麼不失敗呢?你們知道狩獵嗎?這三個人是功人,你們是功犬,我會用功人,所以我取得了天下!”也就是說,劉邦有恢宏大志,善於應變,善用能人,能屈能伸,謀畫長遠,善於識人,發現人才,大膽使用,不加約束,對於財物更是舍下本錢,如任由陳平取金去賄賂項羽左右,不問多少,以離間范增和項羽,又善於駕御群臣,示百官,親百姓,出繁入簡,善於駕御事物,能及時抓住時機,這是三傑不俱備的,所以即使沒有這三傑,還會有另外的五傑,六傑為劉邦所用,陳平就是例子。沒有張良,劉邦用陳平六計,功實在張良之上,沒有韓信,周勃之才,不亞於韓信。因此善於發現人才,用人才,才是劉邦取天下的根夲!
回覆列表
漢初三傑,除了蕭何,另外兩個都是劉邦挖過來的,劉邦識人,用人的能力,高出項羽幾個等級,最終項羽一樣玩不過劉邦,只不過時間會比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