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商陽光普照

    2008年,美國爆發次債危機。華爾街的吃相太難看,並且被網際網路曝光在全人類的眼皮底下。

    美華人憤怒了,有人譴責華爾街的貪婪,有人佔領華爾街,有人開始嘗試透過分散式記賬技術實踐,尋找替代華爾街記賬體系的路徑。

    因此,首先我們要明確:第一,區塊鏈這個後來總結出來的概念,它的目的是替代傳統的記賬路徑。

    第二,區塊鏈是手段,目的是透過普享記賬權,打破華爾街對金融的壟斷,提升金融的效率,降低實體企業的成本。

    明白以上兩個邏輯,我們去尋找問題:

    區塊鏈作為一項被全人類高度關注的新技術,已經出現了10年多,為什麼依然無法服務實體產業?

    其根源在哪?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點。如果不搞懂這個問題,我們是無法到達這個領域的最前沿的。

    金融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區塊鏈作為新金融的底層技術,同樣是一個宏大的命題。

    宏大的命題需要從最底層去發現、去思考,區塊鏈的最底層是什麼?

    答案是社會制度與西方的價值觀。區塊鏈的發源地,是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股權獨享是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區塊鏈上產生的東西,被中本聰定義為比特幣,而不是區塊鏈的所有權——股權。請注意這個定義是由價值觀決定的。

    價值觀這個東西看似很虛,但卻時刻影響著每個人的思維與選擇。中本聰的最初定義直接決定後來者的思維路徑。

    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這套網路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會很自然的隨著使用者的增加而增值。這是一個能夠自洽的邏輯。

    但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貨幣,這種貨幣會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參與者將只能依靠信仰維繫彼此手中籌碼的價值。不能自洽的信仰實際是很不牢固的。建立在不牢固的信仰之上的價值單位,會讓信仰者始終為尋找信仰同盟者而焦慮,這是數字貨幣始終不能走向實體的根源。因為信仰者之間的信任並不牢固。

    因此,真正禁錮區塊鏈發展的枷鎖,恰恰是美華人標榜的、所謂的普適價值觀。

    ——演算法應該:以人為本

    人的賬號,才應該是區塊。

    個人、商戶、企業、機構開通賬號,會自動形成一個個區塊。

    每個區塊內有兩個價值單元:第一,網路的所有權,即股權;第二,網路的未來服務,即提貨權。

    前者如一口井,後者如打上來的井水。前者是無限的,後者是有限的。無限能夠為有限提供充分擔保。未來能夠為現在提供充分擔保。

    以上都是能夠自洽的,自洽的意義是:每個自己能夠說服自己的,自己說服自己才能建立真正的穩定和信任。

    在自我穩定和信任之上,井水才可以流向實體,而不是囤積與炒作。

    請注意:底層的邏輯和原理對群體的選擇具有決定性作用。

    如果比特幣持有人不是一群內心焦慮的群體,不是奉行的西方價值觀體系,他們可以很早就走出焦慮。比如,比特幣持有者聯合出資價值40億美元的比特幣領投股權共享的公共網路(佔股10%),讓社會資金跟投40億美元(佔股10%),剩下的股權歸公共網路的使用者。這會形成一個可預期的、數萬億美元的、共享的大蛋糕。個人、商戶和企業會很自然的陸續入住,領取各自的蛋糕,領取完畢,每個市場參與基礎單元形成基礎信譽,再用基礎信譽投資實體產業,新增實體資產會很自然的為新增信譽擔保,新增信譽再投資,會繼續擴大公共的新增資產規模........以此類推,自強不息。但很遺憾,西方的價值觀體系,禁錮了區塊鏈參與者更進一步的勇氣。他們的選擇是掉頭去搞以太坊、去搞EOS,去創造大量的所謂數字貨幣。最終,導致數字信譽始終無法與實體結合。

    換言之,西方價值觀的核心是競爭思維,競爭思維導致每個自己思維出發點是先把他人放在敵對清單,而不是合作清單。這個思維的慣性導致:幣不斷增加,但卻都無法進入實體。因此,所謂基礎理論和原始創新能力的獲得,需要我們先找到別人的思維盲區和禁區,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佔領無人區,在無人區制定自己的標準,最終掌握規則的主導權和解釋權。

    ——讓歷史貢獻變成信任基礎

    規模以上企業,都具有清晰的、連貫的歷史營業收入資料,這個資料代表著歷史貢獻。

    歷史貢獻越大,其影響力與號召力越強,其真實的能力越強,實際信譽度越高。

    現在的區塊鏈並不尊重歷史貢獻,完全把實體企業的歷史貢獻不當回事,這必然產生邏輯上的衝突。

    只有充分尊重實體企業,真心服務實體企業,讓實體企業變成新生網路的重要股東,才能使實體企業主動擁抱新技術和新金融。

    否則,必然是自己講自己的故事,自己吆喝自己的技術與產品,相背而行,越走越遠。

    所謂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求我們:把他人列入朋友和夥伴清單First,而不是把他人列入競爭清單First。

    現在區塊鏈的演算法,有對實體企業的尊重嗎?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從以太坊到EOS,從EOS到Libra........

    ——區塊鏈的未來

    1、以人為本:賬號即區塊,區塊有股權,股產提貨權(少量但持續)。

    2、尊重歷史:實體企業營收資料為基礎信任紐帶(提貨權的主要產地)。

    3、逆向流通:透過預付款採購、工資、獎金等方式直接流向員工賬號,員工再消費會直接啟用企業生產能力,實現供需共贏。

    4、不神話某項技術,不要在思維中形成技術霸權。技術是實現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5、由法幣承兌變為以產品、服務和勞動承兌。

    6、未啟動,先保護。先簽約,打通跨行業、跨地區的價值鏈,在人們消除焦慮之後再啟動。

    7、預留監管通道,使政府和社會可以依據資料追查責任,可追查是自律的證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說人之初,性本善,那麼人之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