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114264704832

    我相信一見鍾情。因為,讓我對一個人、一件事,有“一見鍾情”的感覺,蠻難的。我不是一個很快就能對一件事看清楚並且有感覺的人,而是向來比較慢熱。對我感興趣的事情,我會前前後後,放在心裡、腦子裡去反覆琢磨、掂量、體會,在一段較長的時間中獨自提煉種種感受和認識,直到自己對這件事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當我對一件事的認識逐漸變得清晰可辨時,一見鍾情的契機才會出現。由於思考得足夠多,所以當契機出現時,我多半能一眼看出這是我的茶,即便他人說三道四,我也不會為之所動。戀愛的例子在這裡。工作上也是如此。比如,做侯捷老師的書。當時,並沒有多少IT知識的我,憑藉自己多年的閱讀積累,對侯捷網站上的文字一見鍾情,連著幾個通宵閱讀侯老師網站上的文章,喜歡得不得了。由此,開始了和侯老師長達十多年的合作。最初的合作不被社領導理解,甚至橫遭阻攔,但讓我一見鍾情的合作,社領導怎麼可能攔得住?另一次讓我一見鍾情的,是鄒欣老師曾經開在部落格堂上的部落格——現在要看這些內容需要翻牆(不過,大家可以看鄒老師的專欄——構建之法 - 知乎專欄和他的教學部落格:SoftwareTeacher )。那是2006年,侯捷老師已經歇筆數年,我手上沒多少原創書稿,因為我既不屑於做靠包銷走量的教材,又打不起精神做那些“從入門到精通”的店面書。日子還得過,我心裡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念頭,和編輯們說,微軟要開TechED了,大家去挨個找找大會的講師吧。有位編輯查到大會有個講師,名叫鄒欣,貌似有寫書想法。老規矩,是不是決定約稿,我得搜尋一番,這一搜,就找到了那個讓我一見鍾情的部落格。距離1999年通宵讀侯捷網站的文章,已經七年過去了。整整七年,我才再次等到一個能讓我通宵不眠一口氣閱讀完的部落格!第二天,給在北京參加微軟TechED的編輯發郵件和簡訊:迅速聯絡鄒欣老師,向他約稿。從那時起到現在,我和鄒欣老師合作了將近九年。他在《《構建之法》》前言裡說:

    看到鄒老師說我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出版人,我就想笑。因為我想到2011年剛離開電子工業出版社博文視點,選擇獨立創業時,忽然接到鄒老師的電話,他平時極少用電話聯絡,都是發郵件。電話裡,他問:某某社的編輯找我約稿,我回應說”周老師是我的編輯“,對方繼續約,說不妨多合作幾個出版社,云云。——我在電話這頭不知怎麼迴應,只聽鄒老師繼續說:周老師,我們還是會繼續合作吧? 我說:當然啊! 他哈哈哈笑,說,那我回應某某社,告訴他們”一女不嫁二夫“!2008年,又有個部落格讓我一見鍾情,那就是劉未鵬的部落格:劉未鵬 | Mind Hacks 那一年,我反覆讀未鵬的部落格,讚歎不已,但還沒有聯絡他。結果,未鵬自己跑到Gtalk上來找我聊了,他的第一句話是:周老師,你是我心目中最好的IT圖書策劃編輯,沒有之一。 我在Gtalk這一頭聽著挺美。然後此人就長期無訊息,我也不在意,繼續品味他的部落格。直到我策劃《我是一隻IT小小鳥》,我們才真正見了面,一見如故。之後水到渠成,出版了他的《暗時間 》,這本書2011年上市,目前印刷了15次。我和未鵬聊,我說,真是奇怪啊,那麼多同行比我早知道你,早認識你,也早就和你合作翻譯外版書,為什麼他們都沒想過和你合作原創書呢?未鵬含笑不語。我暗想,那些同行,他們大概不會像我這樣對未鵬的文章一見鍾情,而且長期鍾情吧。嗯,終於說到事情的關鍵了——之所以我相信一見鍾情,是因為凡是我一見鍾情的事情,我都會長期鍾情,所以,我也相信過早退出是一切失敗的根源。一直到現在,這個規律都還頑強地執行著,尚未被打破。

    2009年,我在谷歌中國的辦公室偶遇吳軍老師,因為此前有大輝的推薦,我和吳軍老師透過郵件,他很遺憾地告訴我,《浪潮之巔》已經和某社簽約,但是《數學之美》還有戲。但我畢竟沒見過吳軍老師。這次在谷歌偶遇,他是來中國出差,我們坐下聊了好一會兒。現在看來,吳老師是個有心人,他大概已經在以投資人的眼光打量我這個所謂的策劃編輯了,因為他重視自己的時間投資。我呢,因為知道《浪潮之巔》已經被其他社簽約,沒我什麼事兒,而《數學之美》又沒寫完,似乎還遙遙無期,所以對與吳老師的合作沒有抱任何指望,聊天反而因此而輕鬆自在。記不得那天都聊了些啥,但是很愉快。吳老師留給我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走路飛快,動作特別敏捷,下樓都像是在飛,姿勢相當飄逸,雖然是中年人了,聲音卻很年輕。可謂一見難忘。也因此,我保持著和吳老師經常的郵件聯絡,因為這個人展現的活力讓我很感興趣,能否合作,他的書是不是好賣,我考慮得都不多。也是有緣,吳老師剛到騰訊不到一週,我就透過朋友聯絡到了他。他很感動。後來聽吳老師說,只有我始終和他保持聯絡,好幾個編輯都是發一兩封郵件看看沒啥結果就算了。但我還是沒想到,吳軍老師會和某社解約,把《浪潮之巔》轉交給我出版,之後吳老師的所有書都是我經手出版:浪潮之巔///數學之美 ///文明之光///大學之路 (即將出版《矽谷之謎》)又得說,這得拜我手上沒有多少像樣的原創書稿之賜,所以我有時間有精力長期追蹤我感興趣的作者,無論是文字讓我一見鍾情,還是聊天讓我一見難忘,我都捨得為之花時間,因為這是我喜歡做願意做的事情啊,我沒覺得為這樣的作者們花時間是負擔。事實證明,這些讓我一見鍾情的作者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寶山,他們的工作,都已經或將在出版和教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影響一代人,甚至不止影響一代人。與他們合作,我收穫的不止是幾本書的銷量帶來的物質利益——況且物質利益的確也蠻不錯,因為這些作者個個都是市場高手,他們的書既叫好又叫座。與這些俊傑合作,我收穫的更是對生活的信心,因為我親眼看到一個越來越趨於良性的生態,是怎樣從無到有,憑藉堅定的信念和從未停止的行動逐步構建起來的。這些意志堅定的作者,堅信良幣必須驅逐劣幣,也總是有辦法一步步去做到。So,我相信一見鍾情。

    (注:題圖來自這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ndows7是一種?的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