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N風

    頤和園有“畫廊”之美稱!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境內,距天安門20餘公里,佔地290公頃。

    頤和園原為封建帝王的行宮和花園,遠在金貞元元年 (1153年)即在這裡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宮”。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園靜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園。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後,又將好山園更名為“甕山行宮”。清乾隆年間,經過15年的修建工程,將該園改名為“清漪圓”。此時的清漪園,北自文昌閣至西宮門築有圍牆,東、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為屏障,園內修建了許多亭臺樓閣,橋廊齋榭,山清水秀,富麗堂皇。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瘋狂搶劫並焚燒了園內大部分建築,除寶雲閣(俗稱“銅亭”)智慧海、多寶 琉璃塔倖存外,珍寶被洗劫一空,建築夷為一片廢墟。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在清漪園的廢墟上興建起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野蠻破壞,後慈禧又動用鉅款重新修復。數百年來,這裡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樂之地,解放闢為公園。1961年國務院公佈頤和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包括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分,園內山水秀美,建築宏偉。全園有各式建築3000餘間,園內佈局可分為政治、生活、遊覽三個區域。政治活動區,以仁壽段為中心,是過去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辦理朝事、會見朝臣、使節的地方。生活居住區,以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為主體,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之地。風景遊覽區,以萬壽山前山、後山、後湖、昆明湖為主, 是全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園林中享有盛譽的頤和園,佈局和諧,渾然一體。在高60米的萬壽山前山的中央,縱向自低而高排列著排 雲門、排雲股、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等一組建築,依山而立, 步步高昇,氣派宏偉。以高大的佛香閣為主體,形成了全園的中心線。沿昆明湖北岸橫向而建的長廊,長728米,共273間, 像一條綵帶橫跨於萬壽山前,連結著東面前山建築群。長廊中有精美柁畫 14000多幅,素有“畫廊”之美稱。位於頤和園東北角,萬壽山東麓的諧趣園,具有濃重的江南園林特色,被譽為 “園中之園”。

    佔全園總面積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綠,景色宜人。在廣闊的湖面上,有三個小島點綴,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鳳凰墩等秀美建築,其中位於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訪)中西合璧,精巧華麗,是園中著名的水上建築。後山後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處是松林曲徑,小橋流水,風格與前山迥然不同。山腳下的蘇州河,曲折蜿蜒,時狹時闊,頗具江南特色。在岸邊的樹叢中建有多寶琉璃塔。後山還有一座仿西藏建築——香巖宗印之閣,造型奇特。蘇州街原為宮內的民間買賣街,現已修復並向遊人開放。擁山抱水,絢麗多姿的頤和園,體現了中國造園藝術的高超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夕陽下黃河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