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581237331584

    小學看的《三國演義》

    初中看的《品三國》

    高中看的《三國志》(沒看全)

    小學看三國演義時並不知道這是本很厲害的書,雖然已經在電視上看過一些老三國的片段了,知道劉備、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這些人物。還有一句話,三國歸於司馬懿。孫權?孫權是誰?小學的我表示不認識,沒聽過,不得不說,孫十萬存在感太低了。

    雖然看過一些電視片段,但是並不知道這是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四大名著”之一。只是當一本故事小說看而已。我堂哥還問我“你看得懂?”我點頭:“看得懂啊。”還奇怪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這個故事和龜兔賽跑相比就厚了一點,人物多了一點而已,有什麼看不懂的?

    反正小學就把三國演義看完了,還記得當時一直都不敢看兩個地方——敗走麥城和夷陵之戰。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泉山那幕。且說一個老和尚在玉泉山打坐,忽然聽到外面喊聲大起,原來是已經死去的關二爺的靈魂在大喊“我不服,我不服……”(原作不是這樣),這一幕我看了十分感動。把關羽不甘失敗刻畫得十分逼真,也讓人感到英雄末路的那種不甘心。

    《三國演義》算是開啟我看書生涯,到現在看的書也很多了,但是《三國演義》還是排在第一。

    好了,說回《品三國》。

    還記得我堂哥問“你看得懂”,那時我還奇怪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有什麼看不懂的。”可以說,《品三國》算是把我這個疑問給解決掉了。

    開始看品三國是在《百家講壇》上接觸的。易中天教授語言幽默,娓娓道來,確實挺吸引。後來去書店站了幾個晚上,把《品三國》上下兩部都看了。深入淺出什麼的,就是一句話“原來三國還可以這樣看的啊”。算是進了《品三國》的坑了。

    當然,我對《品三國》說不上百分百喜歡,不是因為他的坑的問題,一個初中生那看得出什麼坑,什麼漏洞(反正我是沒這個本事)。而是因為他把曹操寫得太好了,像對戰馬超時。馬超士兵好奇曹操是個什麼人,曹操知道了,就站到軍前給馬超士兵看“我曹操,和你們一樣,也是個人,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隻鼻子,一張嘴。”(非原文)我不喜歡這樣描寫,因為《三國演義》上馬超太帥了。

    還有就是把我最喜歡的趙雲寫成了“雜牌將軍”。

    心疼……

    到了高中買《三國志》是一次偶然的事情。我向來是看書不買書的,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性格。書在書店,千里之外我都會去瞧瞧,書在家裡,手就懶得伸了。

    因為高中時候,書商發了廣告,購買多少本書就可以打多少折。於是幾個同學就湊在一起買書,可惜還是不夠數,就把注意打到我的頭上。於是《三國志》就這樣登場了——拿到手才知道,這是本盜版的,作者名字不是陳壽,反而是一個清代的什麼什麼。我蒙了,不過還是看起來了。結果因為字太小,眼睛備受壓力。只把蜀漢的看了,曹操那邊也看了一些,孫吳的就扔著。

    因為麥城和夷陵兩件事,一直不喜歡孫吳。

    看《三國志》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三國演義》和《品三國》。想著怎麼對號入座。《三國演義》肯定有出入,《品三國》大部分都對上了吧。高中的事,也沒啥印象了。

    但是後來才開始發現問題,最嚴重的就是趙雲的“雜牌將軍”和蜀漢三個集團鬥爭的問題。因為越看三國志,越瞭解三國曆史,就越覺得三個政權中,蜀漢政權是最穩定的。雖然後面益州集團有投降傾向,但是並沒有引發朝廷分裂、國家叛亂的問題。

    比起曹魏和孫吳,蜀漢那是穩如泰山。

    其餘的錯處應該也還有,不過印象也不大了。

    反正《品三國》算教會我一件事:要是想真正懂那段歷史,一定要去看官方的傳記。雖然可能會有篡改等等之類的問題,但是看官方的一定比各類解說都有好處。看解說型別的書,只是學學別人用什麼方法解剖,從什麼角度去看而已。

    後來接觸到另一本“神作”大概很多人都可以想起來。那就是《明朝那些事》。很喜歡,畢業後第一個月工資不多,但還是把一套七本書買了下來。經常翻,但是也很警惕,從來不用這本書的知識和別人說明朝的事,怕一不小心遇到歷史大家,就麻煩了。

    這樣說吧,在高中時候,歷史老師在上面講歷史課本,你在下面看《三國志》。雖然《三國志》也是正經八百的歷史書,但是歷史老師會告訴你“不要看課外書”。

    相對《三國志》等等,《品三國》和《明朝那些事》也是課外書。

    課外書是用來拓展眼界,豐富知識庫的。畢竟歷史書不會告訴你關羽敗走麥城的來龍去脈,甚至連襄樊之戰這樣重要事件都不會出現。只會告訴你“官渡之戰”曹操統一了北方,為三國鼎立奠定基礎;“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獲得勝利三國鼎立雛形出現,“夷陵之戰”蜀漢收復荊州失敗,最終確立了三國鼎立形態。(不是原文,好像也沒夷陵之戰這段)。

    我們看《三國志》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三國志》沒法看《後漢書》《九州春秋》《江表傳》《資治通鑑》。但是我們又需要拓展閱讀範圍,畢竟《三國志》再正經也只是一家之言。於是《品三國》就登場了。你沒時間看《後漢書》《九州春秋》《江表傳》《資治通鑑》?沒事,易中天教授幫你看(話說,有人說易中天寫《品三國》時還沒把《三國志》看完,要是這話是真,嘖……有點麻煩)。

    《明朝那些事》也是一樣,作者也是看了一堆明朝史集才寫的書。所以要是你沒法像作者那麼努力,不妨拿《明朝那些事》來當拓展視野。當然,信不信,你要記著,怎麼看待作者說的那些事,對事情的評價都在你的手裡。

    話說《百家講壇》是個好節目啊,可惜現在沒有聲音了。最喜歡的是講《史記》的王立群老師和將《武則天》的蒙曼老師。再下來就是易中天教授了。於老師講的論文,聽的時候沒啥,在書店翻了翻,覺得有的彆扭,也就沒再看了。其餘的都沒啥印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商家下架權健?你怎麼看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