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諶人
-
2 # 文以載道MZS
弱國無外交,愛沙尼亞是迫於外力驅逐俄羅斯外交官,被俄羅斯報復。
愛沙尼亞是個小國、弱國,經常被強國擄掠和壓榨,為什生存,也只能見機行事。它的國土面積只有4.5萬平方公里,民族主要為愛沙尼亞族,人口只有130萬,他在世界上存在的歷史反反覆覆。這個民族形成於12~13世紀,從形成之後就屢遭外來侵犯,13~16世紀先後遭普魯士和丹麥侵佔,16世紀被瑞典,丹麥和波蘭瓜分,17世紀全境被瑞典佔領,18世紀併入俄羅斯帝國,1918年宣佈獨立,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同年2月德國乘虛而入佔領愛沙尼亞。同年11月,蘇維埃俄國宣佈對愛擁有主權。1940年6月,蘇聯出兵愛沙尼亞,同年8月,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宣佈恢復獨立。
重新獨立後,愛沙尼亞為了找到可靠的靠山,於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同年5月1日又加入歐盟,就投入到美、歐的懷抱,並讓北約在愛沙尼亞駐軍,成為對付俄羅斯的橋頭堡。那麼與俄羅斯自然就走到了對立面,也一直極力支援歐盟保持對俄羅斯的持續制裁。
由於2月初俄羅斯的納瓦利內風波,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引發了一場外交風波,作為美歐的小弟愛沙尼亞自然也捲入了這場風波,在歐美大哥們作出反應後,愛沙尼亞也跟進驅逐了俄羅斯的外交官,作為迴應,俄羅斯也不會放過愛沙尼亞,所以也及時的驅逐了愛沙尼亞的外交官。
-
3 # 老狼48440790
俄羅斯驅逐愛沙尼亞外交官是對愛沙尼亞之前驅逐1名俄羅斯外交官的報復。
愛沙尼亞到底做了啥?
俄羅斯專家的解讀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是俄羅斯官方的代言人。她說:“最近宣誓就職的愛沙尼亞新政府,為表示向華盛頓(美國)和布魯塞爾(北約)監護人的忠誠,他們毫無根據的宣佈,一名俄羅斯駐愛沙尼亞的外交官是‘不受歡迎的人’。俄羅斯的迴應很快就會到來。愛方還沒有準備抑制好對俄羅斯無端指責的態度"。扎哈羅娃宣稱,俄羅斯一直奉行對周邊國家發展睦鄰關係政策。
俄羅斯科學院安全研究中心的康斯坦丁•布羅津是研究國際問題的專家。他指出:“(愛沙尼亞等)很明顯,這些國家把自己當成遏制俄羅斯的先鋒國家,他們正在試著預測拜登政府的最近宣告。可以理解,俄羅斯會被指控涉嫌網路干擾,因為網路干擾是民主黨的關鍵組成部分。愛沙尼亞希望融入這個隊伍之中。"
布羅津說,愛沙尼亞與烏克蘭丶波蘭丶羅馬尼亞一起巴結美國和北約,試圖分得其中一份財政支援。
莫斯科師範大學歷史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弗拉基米爾•薩波瓦洛夫,也是一名研究國際問題的專家。他指出,愛沙尼亞近年來一直奉行反俄的立場與政策,與一些中歐與東歐國家形盛聯盟“毫無理由"地驅逐俄羅斯的外交官。“現在輪到你了"!
對等的外交報復俄羅斯驅逐愛沙尼亞的一名外交官,是對愛沙尼亞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報復行動。
2月份以來,俄羅斯先後驅逐了5名歐洲國家外交官。
俄羅斯密集驅逐歐洲國家的外交官,是對上述國家的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對等還擊。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2月12日表示,如果美國和歐盟給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帶來新的風險,俄羅斯不惜將用戰爭捍衛和平!
-
4 # 郭潤華
近些時侯,愛沙尼亞倒向西方,追隨西方起舞。當西方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時,他也投熱鬧,有模有樣照樣也驅逐一名俄羅斯外交官。但俄羅期普京是什麼人,俄羅斯那麼好惹?結果報復很快就來了,俄羅斯採取對等措施,驅逐了一名愛沙尼亞駐俄羅斯外交官。
-
5 # 正乾觀天下
當前種種跡象都表明,西方勢力顛覆俄羅斯政權的長期計劃,已經慢慢接近完成。
愛沙尼亞作為西方勢力反俄的一個前沿陣地,是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和國家體量決定的。這是一個人口只有130多萬,國土面積僅有4.5萬平方公里的東歐小國,東面與俄羅斯接壤。歷史上,曾經被歐洲多個強國吞併。
1918年,愛沙尼亞獨立之後,一直在歐洲各大強國的夾縫中生存,1940年,再度被蘇聯吞併,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愛沙尼亞才第二次獨立,成為俄羅斯與西歐勢力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2004年,愛沙尼亞加入歐盟和北約,從此徹底倒向西方。
由於當前西方勢力已經加緊收縮對俄羅斯的包圍圈,所以愛沙尼亞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充當馬前卒並不奇怪。值得警惕的是,西方勢力對俄羅斯的圍堵力度已經達到冷戰之後的最高峰,所以俄羅斯目前承受的戰略壓力空前巨大。
開啟地圖就會發現,與俄羅斯東面接壤的國家,由南到北分別是:亞塞拜然、喬治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些國家聽起來是不是都很熟悉?沒錯,這些國家近年來沒有一個是安份的,不是戰爭衝突、就是政局動盪,像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樣實力弱小的,實在鬧不出什麼大動靜,就三天兩頭跳出來在外交和輿論上噁心俄羅斯。
實際上,西方勢力近年來在戰略上越來越傾向於優先解決俄羅斯。儘管,在特朗普任內中美關係跌入了建交以來的低點,但由於多年來中美經濟上的高度融合和互補,中美真正全面脫鉤進入全面對抗的機率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大。從2018貿易戰至今,中美之間的貿易不降反增就是最好的證明。
相反,俄羅斯由於經濟結構單一、對能源出口依賴極大、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也遠遠小於中國,因此,對西方經濟制裁的抵抗能力也遠弱於中國。但是由於俄羅斯軍事實力的強大,所以短期內過於激進的敵對政策對於西方勢力來說也風險極大。
因此,西方勢力採用的是“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即用長期的制裁和圍堵,讓俄羅斯的經濟漸漸陷入困境,從而使俄羅斯的國內矛盾逐漸激化,待時機成熟後,再配合西方控制的網路輿論煽動俄羅斯民眾,最後用“顏色革命”的方式推翻普京政權。
前段時間,由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被捕而引發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是一個危險的訊號,它表明當前內外交困的俄羅斯處境已經十分兇險,如何破局將考驗普京的政治智慧。
-
6 # 鐵男春秋
外交官被俄羅斯驅逐,愛沙尼亞到底做錯了什麼,這個問題確實令俄羅斯惱羞成怒,主要是愛沙尼亞親西方路線,還大言不慚、口無遮攔、大嘴巴惹的禍。
愛沙尼亞曾是蘇聯加盟國,後因蘇聯解體才獨立成國家。由於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美國把手伸到俄羅斯後院,蘇聯加盟國的立陶宛、拉脫維亞、喬治亞、烏克蘭、愛沙尼亞相繼加入西方陣營。美國為了想肢解俄羅斯,就必須拉攏蘇聯加盟國,一旦這些國家都投入西方懷抱,俄羅斯就會成孤家寡人。白俄羅斯和吉爾吉斯坦發生顏色革命,背後都有美國等西方影子。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發生軍事衝突雖有土耳其介入,但也有美國拉攏亞美尼亞。亞美尼亞輸掉納卡地區,這完全是取悅美國冷落俄羅斯的下場。俄羅斯遲遲不幫亞美尼亞對抗亞塞拜然是有原因的。
喬治亞被俄羅斯痛毆之後,愛沙尼亞主動跳起來當美國槍使,矛頭針對俄羅斯,幫烏克蘭說話叫囂俄羅斯把侵佔領土交還烏克蘭,自然就激怒了俄羅斯,俄羅斯驅逐愛沙尼亞外交官是有根由的。白俄羅斯差點被美國等西方一手策劃的“顏色革命”推翻,盧卡申科向普京求救,白俄羅斯才轉危為安!
美國不甘心失敗,與波蘭在白俄羅斯邊境軍演,目的是趁白俄羅斯不備,一舉攻佔白俄羅斯。俄羅斯派作戰飛機沿著中間監測美波軍演,美波才收斂,不敢露出獠牙。而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烏克蘭也向白俄羅斯發難,要求盧卡申科下臺,讓給反對派接管國家政權,來乞求美國等西方原諒!
回覆列表
愛沙尼亞為了表現仇俄,經常主動驅逐俄羅斯駐該國外交官。
2017年5月,愛沙尼亞驅逐兩名俄羅斯外交官。
2018年3月,愛沙尼亞響應英美就俄羅斯間諜“斯克裡帕爾英國中毒案”發起的驅逐俄羅斯外交官行動,驅逐了一名俄羅斯外交官。
2021年開年後,愛沙尼亞再驅逐一名俄羅斯外交官。
這次驅逐的背景是;就俄羅斯逮捕並審判叛國者納瓦利內,愛沙尼亞議會發表了“支援俄羅斯公民自由”的宣告,稱俄羅斯政府不能履行其確保俄羅斯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的義務,而且還對鄰國實行“侵略政策”,因此呼籲對俄羅斯實行新的制裁。愛沙尼亞新政府率先垂範,驅逐了一名俄羅斯外交官。
愛沙尼亞素來把俄羅斯視為外來邪惡威脅!俄羅斯原本是東歐內陸國家,為了向海洋擴張,俄羅斯於1700—1721年對瑞典王國發起“大北方戰爭”並獲勝,奪得了波羅的海的芬蘭灣出海口,並建立了港口城市聖彼得堡,從那時起俄羅斯成為波羅的海沿岸國家。
由於芬蘭灣出海口被愛沙尼亞、芬蘭兩國左右挾持,俄羅斯為了確保出海口暢通,不斷壓迫愛沙尼亞和芬蘭。在二戰,蘇聯取代德國控制了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並將其納入版圖。同時,蘇聯還在1939年發動入侵芬蘭戰爭,最終奪得了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區,為聖彼得堡贏得了戰略防禦縱深空間。
由於愛沙尼亞距美國上帝太遠,距俄羅斯惡魔太近,它無法擺脫俄羅斯的威脅,所以它一直生活在對俄羅斯的恐懼和仇恨中。
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獲得獨立,迅速加入北約,甘願充當美歐反俄的炮灰。作為一個面積只有4.53萬平方公里、人口132萬的彈丸小國,愛沙尼亞反俄風險極大!
愛沙尼亞不斷主動激怒俄羅斯,成為了波蘭的一丘之貉。但波蘭體量較大,距離俄羅斯較遠,這塊“墊腳布”還能承受被別人踩上幾腳。而愛沙尼亞猶如雞蛋,被俄羅斯一捏就碎,請愛沙尼亞那些挖空心思仇俄反俄激怒俄的政客們可要思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