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唇亡齒寒晉獻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國,首先必須經過虞國,但是他擔心虞國不肯答應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息對獻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地名)所產的名貴玉石與屈產(地名,均屬晉國領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後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的。”晉獻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傳的寶貝,屈產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麼辦?”荀息於是對獻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於這兩件寶貝,您有些捨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裡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於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後,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大夫宮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虢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中國恰似一種唇齒相依的親密關係,如果嘴唇沒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並不是什麼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麼危險的事啊。”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之路。晉國憑藉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結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後人深思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涸澤之蛇那年夏季,久旱不雨。嚴重的缺水使莊稼地裂開一道道又寬又深的口子,不少的池沼也乾涸了。原來棲息在水沼中的一些蟲、魚、蟹、蛙,能夠搬遷的都搬走了。最後還剩下兩條花蛇。它們眼看著池沼邊的雜草全部枯槁,也準備另找一處安身之地。臨行之前,那小蛇對大蛇說:“你身強力壯走得快。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後面跟,這樣目標太大。人們一看到蛇在行動,肯定會來捕殺。你走在我的前面,必然先遭禍殃。因此,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你最好揹著我走。因為人們從來沒有見過哪一類蛇是這種模樣,也從來沒有看到哪一條蛇像這樣行走,所以一定會起疑心。如果他們把我當成一位神君,對我們敬而遠之,我們不是可以矇混過關,安全抵達目的地了嗎?”大蛇覺得小蛇的話有道理,於是背起小蛇穿過大路,揚長而去。見到這兩條蛇上下重疊著蜿蜒遊走的人都很恐懼,誰也不敢靠近它們。這些人回去以後,一個個繪影繪聲地向旁人描述自己所見到的情景,並煞有介事地說:“剛才我看見蛇神了。”這則寓言啟迪人們,要善於識別變化多端的詭計,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要透過現象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自作自受唐高宗死後,皇后武則天獨攬大權,直至登基做了女皇帝。則天女皇用嚴刑酷法,對那些為非作歹的貪官汙吏進行制裁。當時,有人密告文昌右丞相周興企圖謀反。於是,武則天派酷吏來俊臣去審理此案。來俊臣派人請來周興,不動聲色地先假意與周興聊天,並請他一起喝酒。酒宴上,來俊臣問周興說:“現在有些囚犯不服罪,你說用什麼方法讓他們認罪,用什麼方法制裁他們才好呢?”這周興也算是一個酷吏了,他整人的法子五花八門。這次來俊臣把他請來,他還矇在鼓裡,一點也不瞭解真相,因此他洋洋得意地呷著美酒,同時自作聰明地向來俊臣介紹了一種自己慣常使用的整人辦法。他說:“這簡單得很,我有一個好辦法,包管讓囚犯一個個服服貼貼。”來俊臣不動聲色地說:“什麼辦法,請仔細介紹,我也照此辦理。”周興說:“拿一個大罈子來,周圍堆上火炭燒烤,待烤得滾燙時,令犯人進到大罈子裡去,看誰還敢不招供他的罪行?”來俊臣聽罷,立即派人搬來一個大罈子,按周興所說的辦法在罈子周圍點上炭火。不一會,罈子燒得滾燙。來俊臣站起身來對周興說道:“現在皇宮內部傳出命令,要我來審問老兄你的罪行,我想還是先請老兄進入這個大甕裡去再說吧,也好親自體會體會你自己的傑作呀。”來俊臣的話音剛落,周興早已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跪下,使勁地叩頭謝罪。看起來,那些作惡多端變著法子整人的人,也有遭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下場的那一天。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不學無術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勳。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唇亡齒寒晉獻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國,首先必須經過虞國,但是他擔心虞國不肯答應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息對獻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地名)所產的名貴玉石與屈產(地名,均屬晉國領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後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的。”晉獻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傳的寶貝,屈產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麼辦?”荀息於是對獻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於這兩件寶貝,您有些捨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裡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於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後,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大夫宮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虢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中國恰似一種唇齒相依的親密關係,如果嘴唇沒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並不是什麼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麼危險的事啊。”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之路。晉國憑藉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結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後人深思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涸澤之蛇那年夏季,久旱不雨。嚴重的缺水使莊稼地裂開一道道又寬又深的口子,不少的池沼也乾涸了。原來棲息在水沼中的一些蟲、魚、蟹、蛙,能夠搬遷的都搬走了。最後還剩下兩條花蛇。它們眼看著池沼邊的雜草全部枯槁,也準備另找一處安身之地。臨行之前,那小蛇對大蛇說:“你身強力壯走得快。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後面跟,這樣目標太大。人們一看到蛇在行動,肯定會來捕殺。你走在我的前面,必然先遭禍殃。因此,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你最好揹著我走。因為人們從來沒有見過哪一類蛇是這種模樣,也從來沒有看到哪一條蛇像這樣行走,所以一定會起疑心。如果他們把我當成一位神君,對我們敬而遠之,我們不是可以矇混過關,安全抵達目的地了嗎?”大蛇覺得小蛇的話有道理,於是背起小蛇穿過大路,揚長而去。見到這兩條蛇上下重疊著蜿蜒遊走的人都很恐懼,誰也不敢靠近它們。這些人回去以後,一個個繪影繪聲地向旁人描述自己所見到的情景,並煞有介事地說:“剛才我看見蛇神了。”這則寓言啟迪人們,要善於識別變化多端的詭計,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要透過現象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自作自受唐高宗死後,皇后武則天獨攬大權,直至登基做了女皇帝。則天女皇用嚴刑酷法,對那些為非作歹的貪官汙吏進行制裁。當時,有人密告文昌右丞相周興企圖謀反。於是,武則天派酷吏來俊臣去審理此案。來俊臣派人請來周興,不動聲色地先假意與周興聊天,並請他一起喝酒。酒宴上,來俊臣問周興說:“現在有些囚犯不服罪,你說用什麼方法讓他們認罪,用什麼方法制裁他們才好呢?”這周興也算是一個酷吏了,他整人的法子五花八門。這次來俊臣把他請來,他還矇在鼓裡,一點也不瞭解真相,因此他洋洋得意地呷著美酒,同時自作聰明地向來俊臣介紹了一種自己慣常使用的整人辦法。他說:“這簡單得很,我有一個好辦法,包管讓囚犯一個個服服貼貼。”來俊臣不動聲色地說:“什麼辦法,請仔細介紹,我也照此辦理。”周興說:“拿一個大罈子來,周圍堆上火炭燒烤,待烤得滾燙時,令犯人進到大罈子裡去,看誰還敢不招供他的罪行?”來俊臣聽罷,立即派人搬來一個大罈子,按周興所說的辦法在罈子周圍點上炭火。不一會,罈子燒得滾燙。來俊臣站起身來對周興說道:“現在皇宮內部傳出命令,要我來審問老兄你的罪行,我想還是先請老兄進入這個大甕裡去再說吧,也好親自體會體會你自己的傑作呀。”來俊臣的話音剛落,周興早已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跪下,使勁地叩頭謝罪。看起來,那些作惡多端變著法子整人的人,也有遭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下場的那一天。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不學無術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勳。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