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經滄海0098

    青州南仇唐氏家族,始遷祖唐虞 祖母郝氏於大明洪武四年攜領三子一侄,自山西洪洞經河北棗強東遷入山東

    由17世起統一家族字輩:

    知見應錫增,元行敬思維

    繼述承先志,傳習裕家修

    歷代族賢謹遵祖制按時修續,代代相延,從無中斷,至公元2016年完成第十次續修。

    從夲次修譜調查來看,隨著社會發展,八零,九零後及零零後敬思維二十四至二十六世族人,不按家譜字輩取名現象已不少見。

    但我們家族仍有70%的宗親,還在繼續用字輩命名後人,個別村宗支仍然保持100%這也是我們家族團結凝聚的體現

  • 2 # NOBLE顓孫

    顓孫家族報到!

    2013春季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自我介紹說他們家族正在修譜,解放前有一支遷至濟寧城北二十里鋪,從QQ上看到我的資訊知道我姓孫、濟寧北二十里鋪人,問我是不是他們族人,而且讓幫助他們瞭解一下二十里鋪有多少村有姓孫的。出於禮貌我去鎮上戶籍科查詢了一下本鎮所有姓孫的資訊給對方,某一天對方驅車幾百公里來到濟寧,一共6輛車十幾人,一面感謝一面瞭解情況尋找外遷分支。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從小聽說祖籍微山馬坡荊冢集,文革期間破除四舊家譜燒了,更多關於家族的事情老年人都不是十分了解,“孫”是大姓,淵源較多,我們先祖是誰?來自那裡?人家為了尋找一個分支跑幾百公里出動十幾人,我為什麼不能為家族貢獻點力量?如果現在不修譜若干年後老人們都不了,各支脈將無從考證,後世子孫更不知道自己的家族。

    決定以後我即去荊集請譜,請家族中的老人按支整理好,看過祖譜後才知我本顓孫子張後人,明朝興起去複姓改單姓時取孫作姓,先祖師從孔子位列八儒,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傳承人之一,子張之儒是後世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二千六百多年前居山東、安徽分支散葉繁衍不息!我們分支是乾隆年間遷居此地!

    2014年我完成我們村的修譜工作,又與安微取得聯絡,正逢全國顓孫統譜,天意!

    樹有根水有源,報本思源不忘先祖是我們民族的美德,望大家多與族人交流,促進家族團結!

  • 3 # 使用者楊緒成

    我姓楊,我的祖先在明永樂年間從江西瓦屑壩遷徙至合肥大興集(瑤海區),1640年李自成攻破洛陽,始遷祖楊道山準備迀往大別山(金寨南溪)避難,途經六安龍穴山西北黃大塘,因骨節炎復發,並在此居住。字輩:…道芝文明,思錦德忠秀,傳宗守先緒,功存自必隆,俊修延恩澤,端士遇尊崇。

  • 4 # 硯池漁夫

    據我們硯池村趙氏家譜和現存放於村宗祠中、制於大清嘉慶二十四年的碑刻記載:

    餘本召伯裔,世居順天府遵化州石門驛。自元末餘高祖立朝被讒,誥命弓氏抱嬰兒逃奔。追兵將及,弓氏倉慌失措,忽遇老嫗持草束於道旁,遂解錦衣易之,裹其子於草內,負臂前行,遂不及難。至雞澤縣城南三十里許西硯池村,依劉氏所而居焉,改召為趙,因避難也。而自名曰繼先,欲繼前人而光大之也。及始祖長立,劉氏窺其容貌端莊,步履安祥,不嫌家貧,以女妻之。繼先生四子,長子縉,次子端,三子寬,四子海。縉生三子,長子鳳,次子麟,三子禎。端生三子,長子祥,次子道顯,三子明。寬生一子真。海生四子,長子福,次子孜,三子貴,四子琪。

      家譜第一句:我們本是召伯的後裔,召伯是誰?據史料記載,召伯,姓姬名奭,周文王姬昌庶子,與周武王、周公旦並列周初三公之一,是西周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武王滅商建立西周後,他因采邑於召,故稱召公或召伯。《詩經·召南·甘棠》就是在歌誦召伯在百姓中的崇高威望,至今在河南宜陽縣城西北的甘棠村,尚留有“召伯亭”和“召伯聽政處”石碑。

      據學者考證,召伯姬奭的長子名叫姬克,別稱燕侯克。因其父召公在周輔政,他被封於燕(今河北北部),都城在薊(今北京),是燕國的始祖。克罍記載有西周初年周成王冊封燕侯克,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實。

    據《通摯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譜》等史料記載,燕國被秦國所亡,召公的子孫以原封地“召”為姓,稱召氏。據《氏族博考》所載:“召與邵,春秋本一姓,後分為二。”由此可見,召氏和邵氏其實同出一姓,只是寫法不同而已。大約秦漢以後,召姓多改為邵姓,故召姓就不多見了。

      從西周初至元末2400餘年,召伯姬奭的後世子孫們,在古燕國的疆域內繁衍生息,他們師承祖宗門風,好學上進,習文尚武,熱心朝政。至始祖繼先之父時,雖時處蒙古民族統治時期,由於其才能出眾,仍被委以重任,擔任負責皇帝安全的“帶刀指揮”。

    元末,社會矛盾日益激化,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漢人反抗層出不窮,蒙古王朝內部紛爭不斷。祖籍遵化、官居京師的我們的先祖因奸臣讒言被追殺,在逃難途中,老祖爺召(邵)貽謀與老祖奶奶誥命弓氏失散,也就發生了碑刻和家譜上所記載的歷史:為了避難,遷居雞澤縣西硯池村,改召為趙。

  • 5 # 王兆林0309

    開州乜堌太原王氏遷開由

    且天下有一定者,綱常名教,歷千古而不改。亦有無定者動作,雲遂時勢而變遷。古今來上而聖賢下而愚頑,大扺如斯矣。

    即我始祖世居順天縣名宛平,平日以讀書為事,復以行義為心,箴規之誼,忠貞之忱,素以矢之。及服瓊林之宴,官拜少卿之職,豈當食祿而變其素志?無如身居河中之日,正遇群盜迭興之時,陳友亮逞雄於兩湖,張士誠橫亂於三江,烽煙紛紛難以列舉。觸於目者莫非顛沛流離之子,盈於耳者盡成干戈擾攘之聲。鼎鼐悉陳,不若食藿之甘,旌旗載道,不若僻處為樂。於是辭爵祿而賁邱園之念起,遠華膴而趨密林之意堅。署中幕友言及大名府開州城西北乜堌之地,峰巒重重非山而似山,幽雅不讓于山,叢林密密如城而非城,避難更勝於城。

    不數年,明興元滅,遂謝篆望東方而來。及抵乜堌,四顧形勢,深信幕友之不虛言也。卜居於茲,理亂不聞。存心俱是忠厚朴誠,迎人無非春風和氣,庭除約以規矩,子孫教以詩書。論今援古,一時之文人學士,共上飽學之頌。恤孤憐貧,四方之遠近朋友,群來善人之詠。跡雖隱而名譽不減,較勝食祿之榮。身既歿而後裔繼起,仍趨功名之路。

    前後若此,援筆以記之。

    十六世 昌宇

  • 6 # 禍禍大王啊

    我家是遼寧的,我家祖上也是山西大槐樹遷移過來的,我家的家譜記載我是第九代。

    據記載我祖上是四個人在山西大槐樹出的發,家中六人只留兩人,好像是強制性的讓遷走。

    我的四位祖宗就走啊走,走到遼寧朝陽縣落戶一個,走到喀左縣又落戶一個,剩下兩個在我現在的家的隔壁的村子落下了。在那裡繁衍至今,到我是第九代。

    我家是在第四代的時候在那個村子搬出了的,距離兩三公里。別小看這兩三公里,就因為這兩三公里,他們那邊是國有農場,我們這邊是普通鄉鎮。

    現在我們這一支搬出來的還有點人,原來住的那個村子就剩一戶郭家人了,是我爺爺那代的。他的兒子也在城裡定居了,如果他百年了之後應該那個村子就沒有我郭家人了。

    聽我爸小時候給我講,我家族以前是練九節鞭的,身上都有點功夫。當年來到這裡立足就是打出來的。當年在村子裡我家是富農,不是地主。

    可是到了我太爺爺(爺爺的父親)那代,只有我太爺爺會武功。

    村子裡回來了一個逃兵,栽贓陷害我家,說把偷出來的槍給我家了。那時候我家還挺有錢的,我覺得他們也看不慣,給了兩個選擇,要麼把槍交出來,要麼在家中出一個人去參軍。

    我家哪有槍啊,只好我19歲的太爺爺牽著一頭騾子去參軍了,那時我爺爺2歲。在遼瀋戰役中我太爺爺犧牲了,享年23歲。

    我爺爺那時候六歲,我太奶奶一個女人還帶著個孩子不好活啊,就走道了(改嫁),要帶著我爺爺一起走,還好我五太爺爺(我太爺爺的哥哥)強行不讓我太奶奶給我爺爺帶走,要給我太爺爺留個後,我五太爺爺養大的我爺爺。

    那時候還是有點錢的,可是我五太爺爺把值錢的古董什麼的都埋起來了,那時候怕被xx。沒得時候也沒敢告訴兒女埋在哪了,直到現在也沒找到,一下子又變成貧民了

  • 7 # 風棲緣

    沒有家譜。1912年我的太爺爺從河南洛陽做生意到西安,我的父母於1951年正式將戶口從河南洛陽遷至西安,我有36年沒有回過我的老家了。1998年家族寫信告訴我要修家譜,我寄了60塊錢回去,因工作暨身體原因(暈車),我一直沒有回去看看,今後也沒有那個可能了。懷念家鄉,但我是西安人,從裡到外,地地道道的西安人,從飲食習慣到思維模式都已經徹底西安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00元能組裝一臺什麼樣的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