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途蟲的百味人生
-
2 # 家有熊貓baobao
我想說馬屁不是一般人能拍的,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只要對娃娃有利,又沒有做傷害別人的事,應該繼續保持!
-
3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首先積極參加班級活動,這既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援,同時也在發揮自己的力量,幫助整個班級,而你的孩子本身也是受益者。但是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比如你在做好事,別人認為你在出風頭,比如你在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別人認為你在巴結老師。但是你很難去要求這些人跟你的認知達到同步,所以對於這樣的情況,你可以堅持自己的立場。
其次,你兒子在學校比較內向,你希望透過自己的榜樣力量來改變孩子的這種情況,一般來說起的作用不會非常的大。比如我們會非常欽佩別人長袖善舞,但是我們自己卻很難做到。另外,內向並不一定就是缺點,比如做一些科研工作,可能相對的內向安靜,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潛質。如果想改變這種情況,可以多幫助孩子提升他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而這個恰恰是需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的。你在學校展示的這種結果,所起的作用不會非常的大。
所以,具體應該如何來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你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和你本身的情況,來制定科學良好的實施方案,才能夠有效的達到你的目的。
-
4 # 福州禪武
學校的事情交給學校,家長最好不要參於。
兒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家長最好不要參於太多,這不僅會家長反感,學生也會覺得你的孩子脆弱。改變的辦法從孩子身上開始。
一、和老師做好正常的交流是必須,這樣也會使老師明白孩子的弱點和家長的需求。
二、找幾個班上很強勢的孩子,請他們和你的孩子一起玩,請他多照顧孩子,你可以是語言的溝通與請求,也可以定期請他們去吃飯、看電影,和強勢的孩子家長也進行一行溝通、孩子的交際圈比大人更好用。
二、家庭教育從表揚開始,每天都找時間表揚孩子,聽他講話,不斷的激勵他交流,把生活的一些小事都交給他去做,帶他去買菜,去酒樓吃飯,他去付錢,去坐公交遊玩,把一切的交費,問路都交給他,慢慢就會改變。
三、找一些性格和孩子差不多小朋友,甚至比他小的年齡,比他弱的小朋友,讓他們進行玩,不要過多的參於他們的交流,只是在事後想辦法模擬同樣的場景,或你父母之間重現給孩子看,不是批評。
四、去學習一種才藝技能,使他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
5 # 快樂庭院
很理解這位家長的心理,就我個人的觀點:
1,家長能參加班級活動,對於老師的工作是一個支援,對於自己的孩子是一種鼓勵。
不過在參加班級活動之前,和孩子一定要提前溝通一下,聽聽孩子的意見,說說自己的意見,以孩子的學習和孩子和老師同學的融洽相處為宗旨。
孩子性格內省或者外向,沒有好壞之分,不必過於擔憂,只要孩子心理健康成長就沒有問題。
2,家長為孩子做榜樣出心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不過重心還是在孩子的成長上,所以我們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是好事情,但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意見,同時在活動中能和老師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關係,多肯定老師多肯定孩子,不僅是自己的孩子,還有更多的孩子。讓自己的努力真正對孩子起到正向的作用,自信、Sunny。
3,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不必理會那些道聽途說之詞。家長首先是對自己家孩子的成長負責的,而不是別的人。
就我自己參加孩子班級活動的目的是:
為了和老師更好的溝通,讓老師更多更全面地瞭解自己孩子的優點,讓自己更全面地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更全面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儘可能給予孩子更好的幫助。
我一直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所以我參與班級活動,關注的是更多的孩子的狀況,不僅僅是我自己的孩子的情況。
所以面對個別人背後的道聽途說,我個人認為沒必要去考慮,誰人背後不被人說呢?誰人背後又不說人呢?
-
6 # 遠方老師在美國
發現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怎麼辦?家長要多加引導。孩子每天身處在學校的環境中,家長主動參加班級的活動,不但可以為集體做貢獻,而且也對孩子的言行起到導向的作用,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肯定。
在小學階段,很多家長有個觀念,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放心了,孩子在校園裡有老師看管,有老師教育,學的不好就是老師的責任,學校裡的事情家長不必參與。看到有家長經常參加學校活動,就議論說是在巴結老師,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
父母愛孩子,會甘心為孩子付出很多,很多家長都想為班級、為學校做點貢獻,建議這位家長多與其他家長聯絡,支援學校工作,共同配合老師參與班級的活動。
小學教育,是以孩子為受教育主體,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配合,齊心協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現在很多小學的班級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就是協助老師工作,溝通家校之間的聯絡。在學校的聯歡會、運動會、春遊、藝術節等活動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家長積極參與籌備,幫老師解決了很大的問題。如果每個家長都能夠為班級活動盡一份力量,班裡的孩子們都會受益,家長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自己子在集體中的狀態。
孩子的性格內向不算是缺點,很多家長希望孩子活潑開朗,需要多陪伴孩子,觀察孩子在班級中的表現,及時找到相應的對策。家長也要主動與班主任老師交流,徵求關於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幫助孩子。
-
7 # 天天陪伴
兒子在學校比較內向,作家長的經常參加班級活動,這不僅是給兒子做榜樣,也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援,以贏得老師對兒子的關注與好感。我覺得這沒什麼非議的。
其他家長背後議論,也許是不知情,也許是眼紅你能做到這樣。畢竟你家孩子贏得了關注度,可能受冷落的就是自家孩子。
把你支援老師的工作當成是一種巴結,可能他們自己也想這麼做,但時間不允許,或者是不樂意去無私付出。氣人有,笑人無,是很多長舌婦的特徵之一。
可是,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所以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盡力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回覆列表
你做得對,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相信這句話是正確的。
為了孩子,不要怕別人的議論。你比很多家長強多了。有些孩子也存在不少問題,但個別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但不理不睬不聞不問,覺得孩子進了學校,教育就是老師的責任,孩子有問題,就責怪老師。其實教育是家庭,學校和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家長和老師緊密配合,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寬容,最大受益者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