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不負相思意。這首《卜算子》是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代表作。品賞這首詞,或能對古人愛情、友情——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發散方式,有深一層的理解。這首詞看似明朗如話,實則包蘊甚深,表現了一個相思女子懷念郎君的深摯緬邈、纏繞無盡的心理情態。“我”和“君”也許是青梅竹馬時的一對情侶,也許是江邊勞作時多情的女子碰上如意的郎君。此時分別日久,身居長江頭尾,於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見君”的相思心理一語道出,這種久盼而久不見,愈想愈在眼前銘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為焦灼與渴盼,其中還有隱隱的擔憂,然此多種情感雖複雜,但表面卻來得極平靜,整個情感基調濃烈真摯,但語言卻淡泊自然,這種內心灼熱,外在含蓄的情感發散方式,積澱著傳統東方女性美的意韻。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傳統“平允中和”的美學風格。下闋,作者又深化了相思女的心聲,用比興手法傳達出她的堅定信念“長江幾時流盡,相思”恨“何時終止!在這裡,“情”積久而成“恨”,但這不是“負情恨”而是“痴情恨”。尾詞二句,表達了對郎君的期望,雖不免有幾絲隱隱擔憂,但更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貞信念。相思女子心理,實難描摹,而中國古代傳統女子心理情態,尤以為最。但作者卻成功地刻畫了這一心理及情感發散方式。作者在這首詞中力求用語淺淡而自然,含蓄雋永,表現了相思女子的情感雖然堅貞執誠,但卻婉曲柔敦,用語極淡,形成語愈淡則情愈濃,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這首詞構思巧妙,全篇圍繞“長江水”這一特定景物聯想生髮,又句句扣住“相思情”,把“長江水”和“相思情”非常自然地巧妙地融會在了一起作者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風味,明白如話,復疊迴環,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思新巧,變民歌、民間詞之直率熱烈為深摯婉曲,變重言錯舉為簡約含蓄。這首詞的結拍寫出了隔絕中的永恆之愛,給人以江水長流情長的感受。全詞以長江水為抒情線索。悠悠長江水,既是雙方萬里阻隔的天然障礙,又是一脈相通、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既是悠悠相思、無窮別恨的觸發物與象徵,又是雙方永恆相愛與期待的見證。隨著詞情的發展,它的作用也不斷變化,可謂妙用無窮。
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不負相思意。這首《卜算子》是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代表作。品賞這首詞,或能對古人愛情、友情——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發散方式,有深一層的理解。這首詞看似明朗如話,實則包蘊甚深,表現了一個相思女子懷念郎君的深摯緬邈、纏繞無盡的心理情態。“我”和“君”也許是青梅竹馬時的一對情侶,也許是江邊勞作時多情的女子碰上如意的郎君。此時分別日久,身居長江頭尾,於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見君”的相思心理一語道出,這種久盼而久不見,愈想愈在眼前銘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為焦灼與渴盼,其中還有隱隱的擔憂,然此多種情感雖複雜,但表面卻來得極平靜,整個情感基調濃烈真摯,但語言卻淡泊自然,這種內心灼熱,外在含蓄的情感發散方式,積澱著傳統東方女性美的意韻。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傳統“平允中和”的美學風格。下闋,作者又深化了相思女的心聲,用比興手法傳達出她的堅定信念“長江幾時流盡,相思”恨“何時終止!在這裡,“情”積久而成“恨”,但這不是“負情恨”而是“痴情恨”。尾詞二句,表達了對郎君的期望,雖不免有幾絲隱隱擔憂,但更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貞信念。相思女子心理,實難描摹,而中國古代傳統女子心理情態,尤以為最。但作者卻成功地刻畫了這一心理及情感發散方式。作者在這首詞中力求用語淺淡而自然,含蓄雋永,表現了相思女子的情感雖然堅貞執誠,但卻婉曲柔敦,用語極淡,形成語愈淡則情愈濃,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這首詞構思巧妙,全篇圍繞“長江水”這一特定景物聯想生髮,又句句扣住“相思情”,把“長江水”和“相思情”非常自然地巧妙地融會在了一起作者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風味,明白如話,復疊迴環,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思新巧,變民歌、民間詞之直率熱烈為深摯婉曲,變重言錯舉為簡約含蓄。這首詞的結拍寫出了隔絕中的永恆之愛,給人以江水長流情長的感受。全詞以長江水為抒情線索。悠悠長江水,既是雙方萬里阻隔的天然障礙,又是一脈相通、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既是悠悠相思、無窮別恨的觸發物與象徵,又是雙方永恆相愛與期待的見證。隨著詞情的發展,它的作用也不斷變化,可謂妙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