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祖輩為江西婺源人,不但祖墳在婺源,而且皇帝下詔朱熹故鄉婺源為闕里,還詔旨在婺源興建朱熹祠廟。然而朱熹父親帶著祖父較早就移居了福建,朱熹不但出生在福建,且一生大部分歲月都在福建度過。你說朱熹的籍貫在哪裡呢?
朱熹字元晦,後改為仲晦,別號晦庵,六十歲後稱晦翁、晚號遁翁,又號雲谷老人、滄州病叟、遯翁、紫陽等。在古代社會中,出名的文人有眾多別號,並不稀奇。奇怪的是,朱熹著述文章,往往採用不同的籍貫,作為署名時的定語:如鄒縣朱熹、吳郡朱熹、丹陽朱熹、平陵朱熹、新安朱熹、婺源朱熹、紫陽朱熹……這一現象使人們產生疑問:朱熹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籍貫?尤其是鄒縣、吳郡、丹陽、平陵等地,宋時早已撤置,朱熹為什麼將這些地方作為自己的籍貫呢?
這要從朱熹的先祖說起,答案只能在其祖上不斷改變的遷徙地中找到。據考索,朱熹的始祖邾子所居邾國,就位於山東南部的鄒縣,“沂”通“熹”,所以朱熹時會署名“空同道士鄒訴”,“鄒訴”即“鄒縣朱熹”。到戰國末年,邾滅而遷沛,沛地屬徐州,朱熹的先人移居江蘇徐州一帶。後漢時又遷回山東北部的青州,然後再南遷過江至吳郡(今江蘇蘇州)、丹陽(位今安徽馬鞍山東南的當塗縣境內)等地,東晉時朱氏再遷平陵縣(今江蘇溧陽縣西北),唐時再遷至徽州黃墩,隋唐時或稱新安郡。上述朱氏先祖的遷徙情況,主要得之於族譜的記載,而族譜中採於傳說、自行附會之處俯拾皆是,許多地方是不可靠的。而朱熹將其作為籍貫別號,可見其懷祖思想之濃烈。
朱熹之宗族真有史實可考的家譜,是從唐末開始。其遠祖朱古寮當時在歙州刺史陶雅手下為將,率兵戍守婺源,遂在此安家,當地的紫陽山頗有風光,遂成為地方的一個標誌。朱氏在這裡生活到第八代,就是朱熹的父親朱松,進士出身,北宋宣和年間授建州政和縣尉,正逢睦州方臘起義,危及家鄉,便攜全家寓居政和(今屬福建),其父朱森(朱熹祖父)隨子赴閩,後病死也葬於政和縣。朱松調任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縣尉,家又遷居尤溪,建炎四年(1130),朱熹就誕生於此地。
朱松後又當過秘書省正字、校書郎、著作郎、度支員外郎諸職,性情剛直,不久辭官,退隱尤溪城外毓秀峰下。紹興七年(1137),移居建州建甌(今屬福建)。紹興十三年(1143),朱松過世,託孤於朋友、右朝議大夫劉子羽,劉在其家鄉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的五夫裡蓋房,安置朱熹母子,生活頗為安逸。紹興十七年(1147),朱熹在建州(今福建南平)參加貢舉考試,說明朱家早已取得當地的戶籍。
朱松雖攜眷長期寓居福建,但作為“婺源著姓”,在婺源老家仍有一定的產業,且還不時懷念故鄉。朱松在福建做官,曾以“紫陽”之名刻其印章,以念故土。朱熹後在崇安寓居時,“在五夫裡之潭溪,晦翁築室於此,匾曰:紫陽書堂”(《崇安縣誌》)。據《朱子年譜》載,朱熹曾兩次回婺源老家:第一次是紹興二十年(1150)春,朱熹二十一歲,回老家省墓。第二次是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四十七歲,也是回去修整祖墓。說明朱熹與老家婺源一直保持著聯絡。
然而,朱熹一生七十一歲,有五十多年生活在福建武夷山及其周圍的閩北地區,其中在尤溪約八年,在建甌約七年,在崇安(今武夷山)一帶生活了約三十餘年,而外出為官或活動的時間合計才十三年多。晚年根據父親的遺囑,移家定居於建陽縣(今屬福建)的考亭,約生活了五六年時間,其實此地離武夷山也很近,世稱“朱考亭”,死後葬於建陽塘石裡之大林谷。後人稱朱子學派也或作“考亭學派”。
從上述情況看,作為“婺源著姓”的朱家,從唐朝末年到北宋末年,在徽州婺源生活了二百餘年,那麼,朱熹的籍貫應該是“徼州婺源人”,《宋史》本傳也如是記載。南宋度宗曾下詔朱熹故鄉婺源為闕里。元代又詔旨在婺源興建朱熹祠廟。清代已形成如此觀念:婺源之有朱子,猶如鄒縣之有孟子,曲阜之有孔子。所以婺源是朱熹的籍貫,應無疑問。問題是徽州處於浙江、安徽、江西的三省交界處,清康熙年間此地屬安徽省,有人據此以為朱熹是安徽籍。民國時期,婺源劃歸江西,故也有人以為朱熹應為江西籍。
最麻煩的是,有人提出朱熹應為福建籍,理由是朱熹出生時,其祖父、父親兩代人已移居福建。朱熹不但出生在福建,且一生大多數時間也在福建度過。就以古代戶籍制度而言,有正籍、寄籍、佔籍之分,祖父、父親及本人三代都居於當地,立有戶籍,即為“正籍”,正籍就意味著取得了當地籍貫的法定資格。其十八歲時在建州參加貢舉考試,便是最好的佐證。然而,朱熹出生在尤溪、戶籍科舉在建州,一生主要的讀書寫作生涯在崇安渡過,晚年及葬在考亭,其中哪一個算其區域籍貫呢?
從上述情況來看,要確定朱熹的籍貫是不容易的。問題是中國在確定一個人的籍貫方面所使用的標準還頗模糊,一遇上像朱熹這樣較為複雜的人物就無能為力了
朱熹的祖輩為江西婺源人,不但祖墳在婺源,而且皇帝下詔朱熹故鄉婺源為闕里,還詔旨在婺源興建朱熹祠廟。然而朱熹父親帶著祖父較早就移居了福建,朱熹不但出生在福建,且一生大部分歲月都在福建度過。你說朱熹的籍貫在哪裡呢?
朱熹字元晦,後改為仲晦,別號晦庵,六十歲後稱晦翁、晚號遁翁,又號雲谷老人、滄州病叟、遯翁、紫陽等。在古代社會中,出名的文人有眾多別號,並不稀奇。奇怪的是,朱熹著述文章,往往採用不同的籍貫,作為署名時的定語:如鄒縣朱熹、吳郡朱熹、丹陽朱熹、平陵朱熹、新安朱熹、婺源朱熹、紫陽朱熹……這一現象使人們產生疑問:朱熹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籍貫?尤其是鄒縣、吳郡、丹陽、平陵等地,宋時早已撤置,朱熹為什麼將這些地方作為自己的籍貫呢?
這要從朱熹的先祖說起,答案只能在其祖上不斷改變的遷徙地中找到。據考索,朱熹的始祖邾子所居邾國,就位於山東南部的鄒縣,“沂”通“熹”,所以朱熹時會署名“空同道士鄒訴”,“鄒訴”即“鄒縣朱熹”。到戰國末年,邾滅而遷沛,沛地屬徐州,朱熹的先人移居江蘇徐州一帶。後漢時又遷回山東北部的青州,然後再南遷過江至吳郡(今江蘇蘇州)、丹陽(位今安徽馬鞍山東南的當塗縣境內)等地,東晉時朱氏再遷平陵縣(今江蘇溧陽縣西北),唐時再遷至徽州黃墩,隋唐時或稱新安郡。上述朱氏先祖的遷徙情況,主要得之於族譜的記載,而族譜中採於傳說、自行附會之處俯拾皆是,許多地方是不可靠的。而朱熹將其作為籍貫別號,可見其懷祖思想之濃烈。
朱熹之宗族真有史實可考的家譜,是從唐末開始。其遠祖朱古寮當時在歙州刺史陶雅手下為將,率兵戍守婺源,遂在此安家,當地的紫陽山頗有風光,遂成為地方的一個標誌。朱氏在這裡生活到第八代,就是朱熹的父親朱松,進士出身,北宋宣和年間授建州政和縣尉,正逢睦州方臘起義,危及家鄉,便攜全家寓居政和(今屬福建),其父朱森(朱熹祖父)隨子赴閩,後病死也葬於政和縣。朱松調任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縣尉,家又遷居尤溪,建炎四年(1130),朱熹就誕生於此地。
朱松後又當過秘書省正字、校書郎、著作郎、度支員外郎諸職,性情剛直,不久辭官,退隱尤溪城外毓秀峰下。紹興七年(1137),移居建州建甌(今屬福建)。紹興十三年(1143),朱松過世,託孤於朋友、右朝議大夫劉子羽,劉在其家鄉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的五夫裡蓋房,安置朱熹母子,生活頗為安逸。紹興十七年(1147),朱熹在建州(今福建南平)參加貢舉考試,說明朱家早已取得當地的戶籍。
朱松雖攜眷長期寓居福建,但作為“婺源著姓”,在婺源老家仍有一定的產業,且還不時懷念故鄉。朱松在福建做官,曾以“紫陽”之名刻其印章,以念故土。朱熹後在崇安寓居時,“在五夫裡之潭溪,晦翁築室於此,匾曰:紫陽書堂”(《崇安縣誌》)。據《朱子年譜》載,朱熹曾兩次回婺源老家:第一次是紹興二十年(1150)春,朱熹二十一歲,回老家省墓。第二次是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四十七歲,也是回去修整祖墓。說明朱熹與老家婺源一直保持著聯絡。
然而,朱熹一生七十一歲,有五十多年生活在福建武夷山及其周圍的閩北地區,其中在尤溪約八年,在建甌約七年,在崇安(今武夷山)一帶生活了約三十餘年,而外出為官或活動的時間合計才十三年多。晚年根據父親的遺囑,移家定居於建陽縣(今屬福建)的考亭,約生活了五六年時間,其實此地離武夷山也很近,世稱“朱考亭”,死後葬於建陽塘石裡之大林谷。後人稱朱子學派也或作“考亭學派”。
從上述情況看,作為“婺源著姓”的朱家,從唐朝末年到北宋末年,在徽州婺源生活了二百餘年,那麼,朱熹的籍貫應該是“徼州婺源人”,《宋史》本傳也如是記載。南宋度宗曾下詔朱熹故鄉婺源為闕里。元代又詔旨在婺源興建朱熹祠廟。清代已形成如此觀念:婺源之有朱子,猶如鄒縣之有孟子,曲阜之有孔子。所以婺源是朱熹的籍貫,應無疑問。問題是徽州處於浙江、安徽、江西的三省交界處,清康熙年間此地屬安徽省,有人據此以為朱熹是安徽籍。民國時期,婺源劃歸江西,故也有人以為朱熹應為江西籍。
最麻煩的是,有人提出朱熹應為福建籍,理由是朱熹出生時,其祖父、父親兩代人已移居福建。朱熹不但出生在福建,且一生大多數時間也在福建度過。就以古代戶籍制度而言,有正籍、寄籍、佔籍之分,祖父、父親及本人三代都居於當地,立有戶籍,即為“正籍”,正籍就意味著取得了當地籍貫的法定資格。其十八歲時在建州參加貢舉考試,便是最好的佐證。然而,朱熹出生在尤溪、戶籍科舉在建州,一生主要的讀書寫作生涯在崇安渡過,晚年及葬在考亭,其中哪一個算其區域籍貫呢?
從上述情況來看,要確定朱熹的籍貫是不容易的。問題是中國在確定一個人的籍貫方面所使用的標準還頗模糊,一遇上像朱熹這樣較為複雜的人物就無能為力了